带着责任去 落实在基层 肥城咬定“一线工作法”不放松

泰安日报 2019-03-21 10:55 大字

本报3月20日讯(特约记者 于亚婕)近日,记者跟随肥城市高新区国土分局副局长刘涛等一行人来到山东农大肥业有限公司实地调研,刘涛是该公司的包保领导,他边走边告诉记者:“这已经是我们今年第2次来到农大肥业有限公司了解发展情况,解决发展难题。”

据了解,山东农大肥业有限公司去年就已获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这与肥城高新区为农大肥业提供“一对一”包保服务密不可分,包保领导、干部第一时间掌握企业发展第一手资料,建立《企业诉求台账》,实行“跟踪式”“店小二式”服务,搭建起银企平台、创新平台,吸引高校智力资源拥入,破解企业发展中的资金、人才难题。公司董事长马学文告诉记者:“农大肥业的发展见证了政府一线工作的理念。”

肥城市相关领导说,要持续提升学习力、谋断力、执行力,对基层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坚持“一线工作法”就是最好的学习,要以专业的素质、过硬的能力引领发展、推动发展。

干在一线,棚改是“跑”出来的。“以前,我们住的旧村离镇驻地远,进出也不方便,现在住的社区跟城市小区一样,可方便了。”说起棚改新居环境,家住孙伯镇莲花峪社区的李大姐喜上眉梢。“为保证棚改工作顺利开展,我们基层领导干部奔跑在项目一线,有的村将村支部都搬去了棚改工地。”孙伯镇党委书记肖海霞告诉记者。跑会议、知政策、研法律、找方法,跑手续、合规定,跑群众家里,知民意、抚民情、达共识,跑现场、知进度、保成效,孙伯镇总结出“跑起来”的棚改工作法。“干在一线,我们不光撸起袖子,还在勤于跑腿,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肖海霞底气十足地向记者说。

干在一线,项目是“抢”进来的。据统计,去年该市累计公示签约项目152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40.02亿元。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肥城招商队伍“招”在一线、“服务”在一线的干劲与热情。肥城招商队伍奔赴全国开展专题招商10次,快速推进新材料、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项目洽谈签约。对在谈项目,建立起在谈项目推进台账,两周一更新,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困难问题。对重点在谈项目,充分发挥专业谈判队伍作用,及时介入,时刻保持干在一线的责任心与使命感,确保项目“抢”得来,落得稳。

干在一线,服务是“沉”下来的。肥城市深入推进城市社区管理改革后,在各社区形成“社区——片区——楼组——楼栋——单元”梯次服务格局,选派出100余名片长、500余名楼栋长、7000余名单元长,就成了每日“沉”在一线、群众身边的贴心人。他们按照社区“六化”要求——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秩序化,及时查摆问题,迅速反馈处理,实现巡查无死角,问题处理无搁置,服务全方位的社区治理格局。

作为民生兜底的“扶贫”,更是将“一线工作法”发挥到了贫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扶贫干部实地走访、建档立卡、学习政策、研究方案、洽谈项目,把扶贫产业搬到群众家门口,动态了解贫困人口脱贫现状,所有这些都离不开他们善于在一线获得第一手资料,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展开工作。

肥城市相关领导表示,该市将继续咬定“一线工作法”不放松,坚持做到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矛盾在一线化解、措施在一线落实、成效在一线体现。

新闻推荐

车辆拍卖公告

车号鲁J0E557鲁JYM501鲁J9021E鲁JME705鲁JXU095鲁JHH736鲁JTH360鲁JTM095鲁A82668鲁J45560名称上海帕萨特轿车上海帕萨特...

肥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肥城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