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肥城以园区为载体构建“一核四区”格局 打造新引擎 构筑新高地

泰安日报 2017-09-18 10:54 大字

□特约记者 宋杰 周倩倩

高成长、高景气、高收益,锂电新材料正成为市场新宠。5月底,位于肥城的山东瑞福锂业公司2万吨碳酸锂项目试生产成功。该项目投资11亿元,预计年销售收入超过36亿元、利税15亿元,为肥城百亿级锂电产业集群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打造发展新引擎、构筑市场新高地,肥城以园区为载体,构建起以城市核心区为引领,以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世上桃源旅游经济开发区、汶阳田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骨干,协同发展、融合并进的“一核四区”格局,实施党建基石、创新引领、人才支撑、金融安全、品牌创塑“五大工程”,吹响了新旧动能转换的“集结号”。上半年,肥城市工业经济运行平稳向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15.6亿元、利润33.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和15%。

绿色转型调高调优

企业培植再造发展新动能

肥城市委书记常绪扩说:“企业绿色转型带动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肥城以园区为载体,培强企业、壮大产业,调优结构、推进绿色转型,再造发展新动能。”

石横特钢集团有限公司无疑是绿色转型的典范。

在钢铁行业还在大扩张之时,石横特钢拆除高耗能电炉,淘汰落后产能100多万吨,循环水利用率达97.8%,固体废弃物全部回收利用。2016年吨钢利润401元,位列行业第一。石横特钢从名不见经传中小企业发展为销售收入过200亿元、利税近30亿元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

石横特钢在石横循环经济产业园的画卷上,称得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石横循环经济产业园是肥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其中一翼。该市以石横循环经济产业园为引领,对煤炭电力、钢铁等产业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截至目前,该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主要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94.6%和99%,77个循环经济重点项目,64个实施完成,有效推动工业企业绿色转型升级。

传统工业绿色转型迎难而上,新兴产业的发展则成为转型利刃。

肥城围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产业,加快培植一批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的企业;发展高精尖项目,推动企业集成化、数字化、智能化、生态化改造。目前,瑞福锂业、中节能环保能源、京粮生物医药等32个新兴产业项目飞速发展;以征途科技、鸣迅智能、智慧能源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企业快速成长,拓展了绿色产业发展新空间。

向人才科技要活力

改革创新抢占高端领域

肥城市委副书记、市长殷锡瑞说:“肥城始终把创新放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向人才科技要活力,激增内生动力。”

“走老路子对传统制造业来说几乎是自取灭亡。唯有改革创新,才能走在行业前列,占领高端市场。”对于未来,泰鹏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建三信心十足。该公司研发的超高温过滤材料、新型涤纶无纺布,无论在质量还是种类上都比同行更胜一筹,面对持续低迷的市场,实现逆势上扬。1至8月销售收入、利税同比增长24.8%、28.9%。

泰鹏改革创新的突破口是人才科技的驱动。在“千人计划”专家张初阳科研团队的助力下,

下转02版

新闻推荐

孙伯镇 农村改厕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本报9月12日讯(通讯员雷梅)“以前家里老式的厕所太脏了,特别到了夏天蚊子苍蝇很多,现在好了,改成了水冲式的,既干净又方便,真是太好了!”近日,在肥城市孙伯镇孙东村农村改厕的施工现场,村民雷印生高兴地说...

肥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肥城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