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6.2万群众正搬离滩区 搬进新房,厂房就和社区挨着

齐鲁晚报 2019-07-06 05:12 大字

东平县戴庙镇新时代佳苑正在进行社区绿化工作。山东黄河滩区脱贫迁建,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关系着60万滩区群众的“安居梦”和“致富梦”。作为黄河滩区迁建的一个试点,泰安市东平县共涉及4个镇61个行政村。这里,6.2万群众正搬离滩区,住上新楼房,过上好日子。曾经频发的水患和一贫如洗,正逐渐远去。

文/片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朱贵银

以前下雨就提心吊胆 现在搬进楼房真安心

7月4日下午,山东省东平县耿山口社区。77岁的张兰新正摇着蒲扇乘凉,“现在进了社区,各方面都比以前好多了。”她回忆,以前住在滩区,雨季一下雨就担心黄河发大水。“一下雨我们就得跑,整天提心吊胆的。现在可好了,住进楼房,风吹不着雨打不着,安心!”

张兰新的话引起了其他老人的共鸣。“当时政府动员俺们搬,还有人有不同想法。现在搬了,没想到这么好,改变这么大。”86岁的宋志英谈起从黄河滩区迁出不断感慨。

东平是黄河滩区脱贫迁建一期试点工程,而耿山口社区由黄河滩区的耿山口和丁庄两个自然村迁建而来,这个社区是山东省第一个搬迁的滩区迁建社区。

“2015年8月,签了搬迁协议;2016年3月,项目正式动工;2017年10月,整村搬迁。”耿山口社区村主任耿进周介绍,社区规划了28栋住宅,还有一栋养老中心、一栋幼儿园,社区还和新兴际华集团合作开发了银河鞋业项目,厂房就和社区挨着。“一些居民就在那里上班,很多村都羡慕我们。”

东平县戴庙镇十里堡村的村民王忠义,刚带着孩子去耿山口社区看了看,羡慕之情溢于言表。“他们这儿建得可真好,我们也盼着快点搬家呢!”王忠义目前正在戴庙镇新时代佳苑干活,这里是他即将要搬进去的新家。“你说搬家的时候我是放个三千响鞭炮好呢,还是放个五千响?”

100多栋楼真气派 还有学校卫生院

“我们这也快了。”东平县旧县乡旧县四村的张春理说。“新社区有一百多座楼,真是气派。”

旧县乡时代新城社区是东平县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工程规模最大的社区,也是全省4个万人社区之一,社区占地面积808亩,建筑面积47.4万平方米,规划建设住宅楼121栋。安置12个村,10905人,3408户群众,将回迁到这里。

“这里原来是旧县三村和四村的老村庄,我们社区是唯一一个先拆后建的。2018年9月5日开工建设,2019年4月主体就全部封顶,用了短短的7个月。”旧县乡党委书记郑兴利说。

郑兴利介绍,今年9月30日将全部达到竣工条件,10月份组织群众回迁。“121栋楼全部安装了电梯,室内进行了简装,安装了套装门,铺设了地砖,外墙保温,中空玻璃,拎包就能入住。社区配套设施齐全,九年制一贯学校、高标准幼儿园、设备齐全的卫生院,解决了群众的入学就医问题,天然气入社区解决了群众的吃饭和供暖问题。”

就业有着落 物业费有补贴

楼盖起来了,如何让群众买得起?旧县乡在实际工作中给出了答案。12个村搬迁后可复垦土地1816.34亩,土地流转后每个村集体收入可达80多万元,村集体对于搬迁群众中的低保户和贫困户进行政策兜底,物业费进行政策补贴,使所有群众都买得起房,住得起房。

“旧房评估多少钱,上级补助多少钱,自己还需要筹多少钱,前期就让群众做到心中有数。”郑兴利说,旧房的钱加上补助的钱,老百姓自己并不需要掏多少钱或者有的不需要掏钱,这样百姓心里就有数了。

住上了楼,生活怎么办?旧县乡按照迁建村群众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要求,加大招商引资项目,同步推进产业项目建设。“目前我们招来了两个项目,无纺布加工和好孩子集团童车加工,这些都是无污染、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项目,解决了社区建成后群众就近就业问题,前期能解决500人的就业问题。”郑兴利介绍。

同时,为了解决群众搬进来后担心生活成本上涨的问题,原有老村庄占地是近2000亩,除去规划、辅助等,这些土地将不分到每户进行分散经营,而是统一进行土地流转,进行规模经营,这样平均到每个村带来80万元左右的收入。这些收入大部分用于群众的物业费、水费、电费等,特别是村里的低保户、贫困户,这样就解决了老百姓的后顾之忧。

东平是全省20个扶贫工作重点县之一。东平县黄河滩区涉及戴庙镇、银山镇、斑鸠店镇和旧县乡4个乡镇、61个行政村、6.2万人,面积92平方公里。2015年和2016年,先后被纳入全省黄河滩区迁建一期和二期试点;2017年5月份以来,根据全省黄河滩区脱贫迁建总体规划,启动三期工程。

工程推进中,围绕“让滩区群众住进好房子、过上好日子”目标,打好政策支撑、资源整合、产业发展“组合拳”,统筹推进搬迁社区、产业园区“两区共建”,整体工作走向全省乃至全国前列,为全面推进山东省黄河滩区脱贫迁建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

新闻推荐

优化营商环境,精准服务企业,东平县山东大学科技园泰山分园 当好“店小二” 塑造“科技范”

□本报记者姜言明曹儒峰本报通讯员李娜在一间创业模拟实验室里,几位年轻人正在沙盘和电脑旁全...

东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东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