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县构建数字城管,实现部门联动、市民互动 “大城管”让城市更加精致美丽
□特约记者 苏本善
公园里的座椅损坏了,市民孙海涛掏出手机,拍照、定位、描述问题、提交,短短几分钟,信息已反馈到东平市政部门。当天再次来到公园时,座椅已修整一新。“真没想到这么快!”孙海涛不禁拍手叫好。
现如今,市容环境、园林绿化、施工管理、街面秩序等常见问题都可随时反映。东平县成立城市管理委员会,运用数字化城管平台系统,实现了市政管理部门联动和市民互动,构建了“大城管”治理格局,城市变得更加精致美丽,提升了市民幸福指数。
科学规划 把便民利民放首位
时下,东平县城草木一新,百花怒放。东原湖附近一处新建的休闲广场上,市民畅游其中,乐享春光。“广场的修建,为街坊邻居们茶余饭后健身休闲提供了好去处。”在附近居住了20多年的市民王庆军说。
然而就在去年,这里还一度被违法建筑占据。东平县深度开展治乱拆违行动,治理违法建设11877处、面积407.15万平方米,为城市发展腾出了空间。整理出的土地很多位于繁华地段,寸土寸金,如何利用?东平县的做法是让利于民。记者从东平县园林绿化事业发展中心了解到,该县利用空地建设休闲广场、绿地1.3万平方米,新建主题公园1处,并计划对老旧公园设施进行升级改造;还将利用城内水系,建设横贯全城的十里荷廊。去年,全县城区新增绿地10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地覆盖率达到39.99%,绿化率34.99%,人均绿地17.5平方米,宜居水平得到提升。
城市建设,规划先行。东平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邀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科学编制《东平县空间战略规划》、新版城市总体规划,精心修订旧城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消防、燃气、环卫、景观等20余类专项规划,为城市建设提供了科学遵循。
去年以来,该县城区铺设雨污分流排水管网4.3万米,修建改建城市道路23公里,铺设沥青路面46万平方米。两个涉及5000余人的城中村改造项目正紧张进行,建筑面积25.08万平方米,市政建设红利让更多市民得到实惠。
智慧管理 突出科学化高效化
12块超高清液晶显示屏、专业服务器、不间断电源设备……分布在城区21.08平方公里的300多个高清电子眼迅速反应,实时画面跃然眼前。
“这是我们投资近400万元建起的城市管理‘大脑中枢’。”东平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张士才介绍,眼前这套城市智慧管理平台系统,具备无线数据采集、监督中心受理、协同工作、地理编码、监督指挥、综合评价、应用维护、数据交换、基础数据资源管理九大功能。在此基础上,该县拓展领导督办、视频监控、热线受理、移动执法、微信案件五大业务,接入16个城市管理部门和1个城区街道,确保对城管问题第一时间发现并受理。
智能设备是补充,协调配合是关键。东平县成立城市管理委员会,印发《东平县城市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明确了各部门职责。小问题单部门处理,大问题协同解决,工作效率得以提高。
人民城管人民管。市民参与,是东平县城市管理高效的另一个原因。该县把常见问题划分为8大类155项,畅通市民来访、电话受理、微信报案等多条渠道,把市民反映的问题反馈给相应部门。系统运营以来,线上线下互动1.8万人次,受理案件11072件,立案10230件,结案率98.3%。
擦亮名片 持续提升城市魅力
早上7时,护驾社区个体商户张建兵准时打开门面,清扫门前垃圾、收拾店面卫生。“门前卫生‘五包’,是所有商户每天的‘必修课’。”张建兵说。这种习惯的养成得益于该县国家卫生县城的创建。2017年4月,东平发出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的号召。一时间全县积极响应,城区15个网格共同发力,市民、商户、机关干部热情高涨,纷纷参与创建。2018年7月,东平被推荐命名为国家卫生县城。
创卫成功,行动不止。如今,东平县机关干部仍雷打不动地每两周开展一次志愿创卫活动,市民、商户也继续履行当初的创卫承诺。
“国家卫生县城是一张金字名片,客商夸县城漂亮,咱也脸上有光。”张建兵自豪地说。东平县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扎实做好“产、城、山、水、乡、土、路”七篇文章,着力打造山秀东平、水韵东平、文化东平、诚信东平、平安东平、美丽东平,其中,城市建设是重要一环。
“要不断推进城市扩容提质,促进城镇繁荣发展,加快产城、景城、城乡融合协调,一体推进。”泰安市委副书记、东平县委书记张涛表示,该县还将深入推进卫生、健康、文明“三城”同创,持续打造城市名片,让东平县城更有品位、更具魅力。
新闻推荐
郑国光带队来泰安市检查防汛抗旱工作时强调 做好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各项准备
本报5月22日讯(最泰安全媒体记者王国梁)21日,应急管理部副部长郑国光率国家防总黄河流域防汛抗旱检查组来泰安市检查防汛抗...
东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东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