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增效 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泰安日报 2019-03-12 09:26 大字

□赵红 张雪莹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发展乡村旅游则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对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泰安市对乡村旅游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岱岳区、东平县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岱岳区里峪村、肥城市刘台村、东平县塘坊村和南堂子村被评为中国首批乡村旅游模范村。虽然泰安市乡村旅游发展已跻身全省第一梯队,但与泰安市乡村旅游的资源优势相比,与日益提升的乡村旅游的需求相比,泰安市乡村旅游的发展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必须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增效,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乡村旅游

首先,各地要将乡村旅游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等专项规划,在规划中充分体现乡村旅游的发展要求。独立编制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应符合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的有关要求。其次,乡村旅游发展规划要符合当地实际,强化乡土风情、乡居风貌和文化传承,尊重村民发展意愿。再次,筛选思想认识到位、领导班子过硬、乡村资源基础好、交通便利的村落,聘请国内乃至国际一流专家团队按照国际先进理念,高起点规划设计,重点打造差异化特色乡村旅游目的地。最后,在制定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各地的发展实际,合理布局乡村旅游。对发展区位比较好,交通便利,具备开发条件的地区,给予资金、技术和产业政策方面的扶持;对虽然资源丰富,但是交通不便,或者保护难度比较大,现有的资金和技术无法实现科学利用的,要坚决不允许开发,待各方面条件成熟后再予以开发。

优化环境 全力助推乡村旅游

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加快乡村旅游地的道路建设、旅游厕所、垃圾污水处理以及环卫、供水供电、停车场、通讯等配套设施建设。

加强对乡村旅游的引导支持和监管。一是制定完善乡村旅游各领域、各环节服务规范和标准,引导旅游经营主体向游客提供富乡有村特色环保风格的住宿保障,绿色天然安全卫生的餐饮保障,高水平的导游服务、现场咨询服务、网络咨询服务等服务保障。二是注重旅游资源开发的整体性,鼓励相邻地区打破行政壁垒,统筹规划,协同发展。依托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特色景观旅游名镇、传统村落,探索名胜名城名镇名村“四名一体”全域旅游发展模式。三是探索运用连锁式、托管式、共享式、会员制、分时制、职业经理制等现代经营管理模式,提升乡村旅游的运营能力和管理水平。四是市场监管、环保部门等各职能部门应整合完善乡村旅游行政执法职能,将乡村旅游行政审批、乡村旅游等级评定、乡村旅游质量规范统一纳入乡村旅游行管执法范围,实施日常统一监管,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整合资源 强化乡村旅游要素支撑

一是优化金融支撑。地方政府在积极对上争取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的同时,应联合银行、企业等探索“PPP”模式、众筹模式、互联网+等新型融资模式,破解乡村旅游融资难题。二是优化人才支撑。首先是积极引进人才。要与国内外大中院校开展合作,大力招揽旅游专业方面的人才,提升乡村旅游的管理水平。其次是着力培养人才。举办乡村旅游培训班,邀请国内高校、旅游设计单位专家、教授亲临授课,邀请乡村旅游点负责人现身说法,交流发展经验;筛选资源条件好、发展欲望强的乡村旅游带头人参加国内外学习考察,开阔视野,启发发展思路。对于区域外引进的乡村旅游人才的培训应将重点放在本土民俗文化、风土人情培训和乡村气息感染上,采用先进经营理念的同时,更接地气,适应本地乡村旅游土壤;应注重本土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旅游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客房服务、餐饮服务、文明礼仪等培训,帮助本土乡村旅游人才更好地融入乡村旅游业发展,掌握更多的经营管理技巧和服务技能,提升当地乡村旅游产品的品位和档次。

突出特色 培育乡村旅游品牌

我国许多乡村自然环境优美,历史文化遗产和遗迹众多,民俗习惯保存较好,有些传统耕作方式依然使用,绿色的饮食结构及清闲的生活习惯等,都是吸引广大城市游客的亮点,这为发展乡村旅游特色品牌奠定了基础。当前,乡村旅游的各类经营主体,应树立乡村旅游品牌意识,积极吸收和学习借鉴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深入发掘本地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提升品牌形象,打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品牌和产品品牌,增强乡村旅游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鼓励具备条件的地区集群发展乡村旅游,积极打造有影响力的乡村旅游目的地。支持资源禀赋好、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的乡村旅游点申报创建A级景区、旅游度假区、特色小镇等品牌。

重视乡村旅游品牌的宣传营销。乡村旅游企业可建立自己企业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进行宣传营销;可利用互联网+旅游的模式,搭建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网上营销;可进行区域营销如节会促销或特色旅游商品展销会促销;开展联合促销,联合地域相近且有明显差异化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外出参加旅游推介会等活动,形成“拳头”旅游精品线路,形成整体营销合力。采用定点促销,通过选取目标客源比较集中的乡村旅游客源地,联系一家有影响力的旅行社,将乡村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进行统一打包,给予特定优惠政策,吸引旅行社积极宣传推介。

产业融合 拉长乡村旅游产业链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包含吃、住、行、游、购、娱等多个产业部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同时又需要与上下游的金融服务业、加工制造业等产业紧密联系,旅游业离不开其他相关产业的支持,同时它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其他相关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应努力建设一批产业融合发展,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的乡村旅游项目,拉长旅游产业链。在旅游+农业、林业、水利方面,鼓励发展具备旅游功能的定制农业、会展农业等新型农业业态,打造“田园综合体”“示范农庄”“示范新村”等产品;依托森林资源、地热资源和水体资源等自然资源,积极推进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温泉度假村、地质公园、山地旅游、水利旅游。在旅游+交通、工业方面,加快建设房车旅游营地、自驾游营地,推广精品自驾游线路。在旅游+健康养生方面,积极推进健康养生游。

开发与保护并举 提升乡村旅游综合效益

乡村旅游资源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重要工程。一要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修复工程,打造天蓝、水绿、地洁的美好家园。尽快制定地方生态环境保护和整治办法,划出生态环境保护区、水土流失治理区,严禁乱采滥伐、田间秸秆焚烧、工业废水和废渣向乡村排放,严惩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让自然生态环境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永续资源。二要引导游客树立环保意识,文明旅游,避免对乡村旅游资源的破坏和生态环境的污染。三要在开发乡村旅游项目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农村纯天然、原生态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打造绿色天然品牌;在乡村旅游项目建设过程中尽量避免破坏自然环境,避免使用污染环境的工程建设办法;在乡村旅游项目经营和管理过程中,为游客提供自然状态下的原生态、纯绿色的旅游产品。四要加大对乡村旅游文化资源的保护。应尽快组织有关部门进行摸底、造册、登记,编制文化遗产遗迹名录,避免文化资源的遗失;尽快明确这些文化遗产遗迹的保护主体责任单位,尽快落实人员和经费支出,让保护责任落到实处,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弘扬。

(作者单位:泰安市委党校)

新闻推荐

东平交警进校园开展开学第一课主题宣传

为有效预防和减少涉及学生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切实增强广大师生的交通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自身保护能力,2月20日,东平县公安...

东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东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