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扶贫搬迁 群众幸福满满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张中乾
见习记者 殷春晖
从破旧的石头房到崭新的楼房,从“夏天一身泥,冬天一身土”的旧农村到干净明亮的新社区,从下地种粮到流转打工……时下,一场因居住环境改变而带来的生活巨变正成为东平县万余名群众的切身体验,而正是易地扶贫搬迁让他们大踏步地走向幸福生活。
近几年来,东平县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当头炮”,用心用情用力推进,1.5万多人已于2018年9月底全部从“穷窝”搬出,入住新房,其中有不少人迎来他们入住新房后的首个春节。
搬迁后生活得怎么样?未来有何愿望?近日,记者一行到东平县,探寻他们的幸福之旅。
配套完善让群众“搬得进”
1月31日,农历腊月二十六,临近春节的东平县,灯笼高挂排成长龙,集市上熙熙攘攘,好不热闹,处处散发出过年的喜悦。
东平县大羊镇西王村,原先是一个地面塌陷的省级重点贫困村,不仅道路难行,而且地势低洼积水严重,多为土砖房。随着易地扶贫搬迁的推进,全村238户、1002口人,按照人均25平方米的标准,分两批全部搬进了新居。
记者在新建的西王社区看到,崭新的楼宇,完善的基础设施,让人仿佛来到了城里。
“进来坐,进来坐。”74岁的黄德福老人看到我们一行热情地招呼着。“从以前那又窄又破的老房子搬到现在的新楼房,放在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黄德福老人激动地向记者诉说起入住新房的感受。“新房子基本上可以直接入住,也不用怎么花钱,生活设施都很齐全。以前村民们只能种地,年轻人外出打工,但现在社区有了淀粉厂、电缆厂、制衣厂,能解决二三百人的就业问题,乡亲们吃得饱、穿得暖,干劲也足了,生活更有盼头了。”
今年30多岁的韩宝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平时在外跑运输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家。“家人从旧房子搬到新家,我心里踏实多了。”韩宝感慨地说,“在外打工很辛苦,但想要日子越过越好就得踏实勤奋,用双手打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产业扶贫让群众“住得稳”
接山镇朝阳庄社区是省内第一个实行易地搬迁的贫困村,该村按照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坚持“两区共建”的思路,实现产业发展多元化,让群众分享更多红利。
“搬迁入住社区,让村里人彻底改变了‘夏天一身泥,冬天一身土’的生活环境。”朝阳庄村支部书记李强告诉记者,目前村里刚引进的光伏发电项目年收入可达200多万元,在老村产业规划上将引进一批乡村旅游项目,建立古村落民俗度假村,在搞好村级产业发展的同时,让更多人实现就业。
产业扶贫是整个东平县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必须做好的工作。东平县按照“两区共建”的思路,做到“挪旧窝”与“创新业”并举,搬迁与致富同步,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融得进、能发展”。每个社区附近规划建设一个特色产业园区,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支部+合作社+农户”等利益联结方式,确保每个搬迁村都有12个致富项目,每个搬迁户尤其是贫困户至少有一个利益联结项目。同时,盘活土地资源用以发展观光农业、生态养殖项目,搬迁户既可以获得800元/亩的租金,又可以实现年底分红,每年还可以获得5000元左右的务工收入。
集体增收让群众“能发展”
清一色的黑瓦白墙二层小楼,门前清一色的木质对联,不乏有江南水乡的气质。在接山镇尹山庄社区,村支部书记尹承祥招呼大家去他家坐坐。他说:“自从建好房子后,生活条件改善了,孩子们也都愿意回来了。”
解决好社区剩余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和村集体持续增收问题,是保证群众“上得去楼和住得起楼”的根本保证。“我们老村现在是省级传统保护村落,有三大瓦大门,都是清末民初的大户人家建成的,我想年后好好规划一下,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目前,村里的制帽厂可以实现100多人就业,金银花产业也不限制男女老幼了,采一斤金银花能挣50元,再加上每户的地也承包出去了,都能有收入。”尹承祥告诉记者,村集体通过策划发展产业来增加收入,未来才能带动群众增收,让大家的日子过得更好。
如今,易地扶贫搬迁计划内的村庄正在蜕变中,未来,他们都将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从深山老林到新建楼房,从苦熬受穷到奋进新时代,乡民们铆足了建设新家园的干劲、冲劲、韧劲,获得了更多更直接的幸福感、安全感。
新闻推荐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分行与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分公司,债权转让暨债务催收联合公告
序号123债务人谷神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安邦冷暖设备工程有限公司东平县蚕桑生产技术指导站主合同文书编号2016年陵...
东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东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