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回放 一对好父子 两个诚信人

大众日报 2018-05-17 01:25 大字

李浩东平县斑鸠店镇斑鸠店村村民

多年经商的父亲意外去世,一个账本摆在李浩的面前,一张“考卷”也摆在了他的面前。父债子还,李浩用诚信品格完成了父亲的遗愿,也留下了一段鲁商佳话。账本是考卷,家风做裁判;口碑比天大,商德映万年。人生一诺千钧重,十里八乡留美名。

2016年11月27日,家住德州市临邑县的李浩专门赶到聊城,把父亲李道明生前欠下的约4.9万元货款挨家挨户还清了。

“人都不在了,钱肯定要不回来了。”很多跟李道明合作过的客户都这么想过。拿到欠款,他们纷纷竖起大拇指,赞李道明、李浩是“一对好父子,两个诚信人”。

李道明1999年12月承包了东平县斑鸠店镇供销社鞋帽店。他每次进货后都及时清账,年底不用催就会还清货款。2015年5月,李道明住院,查出脑瘤。住院期间,他给拖欠货款的商户挨个打电话,希望他们上门拿货款。

童鞋批发商周国鹏接到了李道明的电话。“老李在电话里说,要是不来,他就不去济南看病。”商户刘玉伍架不住李道明絮叨,跑了一趟东平县。李道明欠他5000多元钱,这次还了3500元。“我去的时候他已经病重了,说不出话来,拿到钱我的眼泪就掉下来了。”

2016年4月25日,57岁的李道明去世。“我原以为钱打水漂了。”李道明的主要供货商杨新彬说,李道明还欠一万多元货款。当时李道明打电话让他去拿钱,他感觉人家生病了,住院也得花钱,不好意思去。没想到老李的儿子专程来聊城还钱。

重信守诺,父债子还。李浩说,父亲去世后,他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一个账本,就是依据这个账本来还款的。“账本就像无声的教育,是我们家风的最好见证。我爸没给我留下遗产,但在我还完账之后才明白,他给我留下最宝贵的遗产是诚信。”

新闻推荐

东平街道 持续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

本报5月2日讯(通讯员张文)近日,东平街道从党员干部带头、群众自治、宣传引导、监督检查四个方面发力,持续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

东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东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