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东平湖的禁渔经 “封”湖开“路”

山东商报 2018-04-15 08:37 大字

禁渔期渔船都闲置在湖边点击查看原图闲置的网箱点击查看原图今年4月1日,黄河禁渔期制度正式实施,为期三个月,这是黄河首次实施流域性禁渔,其中山东泰安东平湖也在禁渔区域范围内。根据实际情况,东平当地把东平湖禁渔期调整为4月1日到8月31日,长达五个月,较往年延长一个月。禁渔几十年,东平湖已经不单单“禁”,而是迈入了综合整治的步伐,看似是“封”,其实是为保护生态环境和增加渔民收入开了新路。这些年当地渔民也已经习惯并且有了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相较于往年,今年较大不同是,东平湖中所有网箱网围全部被取缔完毕。这一举措,对当地渔民影响颇大。记者走访东平县老湖镇和旧县乡两个乡镇发现,网箱网围的取缔增加了普通渔民的收入。而养殖户却受影响不小,随之也波及了周边产业链条。文/图记者刘云鹤

延长禁渔期

王李屯村属于东平县老湖镇,位于泰安市东平县西北,坐落在东平湖畔。全村有上百户人家,打鱼养鱼的占到一半,是典型的渔村。

沿一条南北走向的主路进入村子,村民居住的地方位于公路东侧,往西就是东平湖。路两旁挖了很多树坑,上午10点多,一些村民开着三轮车拉着一车树苗挨个放在树坑旁边。树苗不小,几个村民一边喊着口号一边往下抬。加上来来往往的车辆,声音相对于西侧的湖面,显得有些喧嚣。

湖水在阳光的照射下,透蓝。湖面很平静,旁边停满了大大小小的渔船,有些破旧。

“现在不能进湖捕鱼,禁渔期一直到8月底,比往年还要长,村里很多人都出去打工了。”“70后”的村民李亮(化名)说,村里祖祖辈辈都打渔为生,他也算得上村里最后一批渔民,“年轻人都走出去了,不愿待在小渔村。”

4月1日,黄河禁渔期制度正式启动实施,禁渔期从4月1日12时到6月30日12时,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根据省内实际情况,也发布了“关于黄河禁渔期制度的意见”。

记者从东平县水产局了解到,东平湖禁渔期从4月1日0时到8月31日24时,比国家层面的禁渔期延长两个月。“专门请了专家过来考察调研,主要是根据气候水温以及鱼类的生长期等条件来决定禁渔期的长短。”东平县水产局安全生产科科长屈玉说,较往年也延长了一个月的时间,去年禁渔期到7月底。

“延长禁渔期有利于增加产量,比如之前我们投放螃蟹苗,5月份投的,7月份捕捞,投进去时如纽扣那么大,等两个月后捞上来差不多有2两重。”老湖镇乡村建设监督管理办公室主任贾勇说,“但是后来我们发现,时间再晚一两个月打捞的话螃蟹就能长到一斤多,甚至2斤。”

取缔网箱网围

4月的渔村比往年平静。

走在村里,房顶上、大门口以及村民的院子里,到处都能看到绿色的闲置网箱。湖旁有一个醒目的蓝色大牌子,上面写着“湖内严禁投饵违者重罚”。

“就是不允许在湖里投网箱进行人工养鱼了。”李亮说,“我家所有网箱加起来有3000多平米,养鱼的村民平均每家都有几千平网箱,去年全部撤了,以前这个季节,村里养鱼的人家可都在湖上忙着,现在你看湖上哪有人。”

现在不仅是王李屯村,整个东平县都禁止在湖中从事人工投饵性网箱养殖或其他可能污染饮水水体的活动。

记者从东平县水产局了解到,以前这里的渔民用网围网箱养鱼,25万多亩的水域面积,养殖面积超过了一半。养殖密度大加上人工投饵,东平湖水一度富营养化,局部水域水质降到了V 类。“一片乱象,我们老百姓说,根本插不进脚去,除了基本的航道之外全是网箱网围。”贾勇表示,“那时候很多渔民都跑到东营那边去打渔。”

从2017年初,东平县开始逐渐取缔网箱网围的养殖方式。贾勇告诉记者,之前平均每个渔村有八户十户的人圈一块湖面进行人工养殖,每家都有几千平,现在扯掉了,大大增加了捕捞面积。据统计取缔后,渔民平均收入有5到6万元,之前一年平均收入也就一两万元,“比之前增加了五六倍。”

他举例称,原来一个村十户的话,每户能达到十万收入的话,总收入是一百万,一个船上要是达到五万多收入的话,一百条船的收益要比那个高的多。“牺牲少数人的利益,惠及大多数人。”

养殖户一时难适应

旧县乡屯铺村的王女士今年50岁,从20多岁嫁给丈夫后就开始打鱼,十年前转为养鱼,这些年靠养鱼供三个孩子念完大学。

“我们家当时也有3000多平,投入的成本不小,一个网箱根据大小不同,几千块钱不等,质量好的能用好几年,不好的一两年就坏掉了,还有鱼苗,成本最高的还是鱼苗。”王女士说,“撤网时鱼苗还太小,不能当成鱼卖,价格卖得很低,亏了不少钱。”不过所幸的是,当地政府对养殖户按照每亩900到1000元不等的补贴,挽回了不少损失。王女士介绍村里养鱼的有20来户,不能养之后多数人已经外出打工了。

“也不仅是我们受影响,别的环节受影响也不小。”李亮的妻子告诉记者,每年家里卖鱼的时候都会雇人帮忙,还有收鱼的商贩,以及周边的小工厂,“我们周边关了不少小厂子,比如鱼料厂,网箱厂等。”当天上午见到李亮夫妇时,他们正在家中和几个乡亲喝茶。李亮开玩笑道,“平时哪有这闲工夫。”

之前过完春节,李亮和妻子就开始在水中插竹竿,投放网箱、鱼苗。投完鱼苗后,他们每天五六点就开始起床忙活着割草、喂鱼、捞草等,忙到日落回家。这样的动作重复了十几年,一下子停下来,两口子觉得很不习惯。不能养鱼后,今年年初李亮还跟着老乡去了江苏打工,转了一圈后又回来了。

“当了大半辈子渔民干别的很不习惯。”李亮一边抽烟一边说,不过这是大趋势,不能被甩下。

“理解”更重要

禁渔到取消网箱网围,是为了保护东平湖的生态环境,这一点已经在渔村形成共识。其实,最开始,东平湖的综合治理并不是一番风顺,多数人不理解。

老湖镇渔政站站长于连冬说,自己从事渔政工作十几年,东平湖已经不单单是通过简单禁渔的方式来保护生态环境,而是采取了很多措施综合整治,科学治理。

为保护水源水质,改善东平湖环境,东平县政府通过渔政执法,加强巡逻,严厉打击电鱼、毒鱼、稠网密箔等违法作业行为。同时还通过人工增殖放流,池塘改造项目等综合整治。

东平湖还划定了五个常年禁渔区,用调整生态的方法净化水质……“湖里的鱼数量多了,种类也多了,东平湖的水质现在整体稳定在III类以上。”于连冬说。

贾勇回忆,前几年禁渔的时候总是会有一些渔民偷偷跑到湖里去打渔,现在这种情况很少出现,除了执法严外,主要是渔民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了,“包括取缔网箱时也是如此,你前脚撤了,他后脚又扯上了。”那时,除了固定的巡逻人员,村里的村干部以及从各个部门抽调的工作人员整天靠在湖里监督,就是做渔民的思想工作,让他们意识到综合治理的意义。“从湖里做到岸上,在湖里做工作,到他们家里做工作,磨破嘴皮子。”贾勇说道,“欣慰的是,大部分人都渐渐理解了,不过也有极少数的人继续进行违规操作,那只能采取强制手段。

贾勇介绍,渔政执法,一旦发现违反规定的行为先警告再出现就开罚,“不是为了罚谁,最主要的目的是让渔民形成这种意识,不过这个需要时间。”

新闻推荐

东平 扶贫更扶志 致富有动力

□特约记者陈淑锋潘小菌的致富梦想,是从自己网店上的一声“叮咚”而起,开始照进现实。“生活困难,让信心都磨灭了,是电商扶贫让我燃起了致富的希望,不然,还处在贫困、无望、焦虑中。”东平县彭集街道后...

东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东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