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穷二白”变身希望田野东平县易地扶贫搬迁纪实

济南日报 2017-12-13 15:21 大字

在朝阳老村村口,满是乡愁的记忆。(本版照片均由通讯员 隋翔 摄)薄雾中,朝阳新村红色的二层楼房昭示着该村人红火的日子即将开始。□本报记者 匡名梅 通讯员

巢晶 毕凤玲

近日,泰安东平县接山镇朝阳庄村的村民迎来一件大喜事。作为该县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典型,朝阳庄社区开始选房分房,266户居民喜领新房钥匙,即将搬进小康楼、步入新生活。这个拥有500年历史、“一穷二白”的小山村,插上腾飞翅膀,成为旅游开发一方宝地。和朝阳庄村一样,东平县彭集街道后亭村新社区正在加紧施工,4182人即将告别1980年代的老房子,不再担心泥沙地松软的潜在危险。

在东平,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不只这两个村。近两年来,东平县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当头炮”,用心用情用力推进,15600人将从“穷窝”搬出,入住新房。家门口还有配套产业,老百姓住上新楼又有钱赚,搬迁真正搬出美好生活。

记忆中的“贫瘠”老村

在三面隆起的半山腰间,有一座被薄雾包裹的古老村庄。因为它的海拔最高处能见到清晨第一缕阳光,人们便把这个村称作“朝阳庄村”。连绵的山峰,纵横的沟壑,高大挺拔的乔木,甚至于山杏和苔藓,记录着历史文脉的石砌小屋,都有属于朝阳庄村的独特魅力。

然而,山高坡陡,石灰岩地形,在朝阳庄村人眼中却没有那么美,因为它带给村民的是“吃水难”。难到什么程度?村党支部书记李强介绍,在“票证”年代,朝阳庄村有着鲜明特色的一种票——水票。每家每天只能领一桶水,村民都提着桶翻山越岭去周边村子找水喝。就这样,村民找水找了60多年,其间打了23眼300多米的深井,结果全部是干井,但朝阳庄村人民还是锲而不舍。“也许是老天垂怜,2009年,我们终于利用现代技术找到出水点,打出一眼水井。”李强说,村里现在一共新钻了5眼机井,朝阳庄村彻底摘掉了“缺水”的帽子。

挪“穷窝” 入“新窝”

初冬,朝阳庄村84岁的夏丙端老人正坐在太阳下憧憬新生活,她已在老土坯屋内居住了60多年。

最初,提到搬迁建新房,很多村民故土情深并不同意搬迁。“到了腊月,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回来,我们将政策讲给他们听,改变了工作思路,效果确实比较明显。尤其是‘集体大拜年\’活动后,很多村民扭转了思路,仅仅用了9天半,新村村民同意搬家并完成拆迁。”李强说。

有了思路,钱从哪里来?老村抓住有利时机,流转土地打造乡村旅游,收入6600万元,打造风格不同的农家乐,办起农家乐,建设旅游综合体。优质旅游资源引来海南普世南山集团的6.4亿元合作单。朝阳村人有了信心,铆足了劲建新房。

2016年9月16日,朝阳庄社区开工建设,规划设计按照“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依山就势、错落有致”的总体要求进行。新社区包含270户新居,投入8600余万元,全部为3间2层“小洋房”,一层按照人头算,每人25平方米的面积建设。二层则归村集体所有,打造乡村旅游项目,村民集体分红。记者在朝阳庄新社区看到,大红色房子在山村旁显得格外气派,车库、阳台一应俱全,专业设计编织出村民未来的美好生活。

在接山镇南面的彭集街道,后亭村也在加紧建设新社区。泥沙地质,水涝困扰,交通闭塞,在这座省级贫困村,90%以上的村民都渴望搬迁。

后亭村新社区选址在老村的西南方,占地188亩,建设20.8万平方米。这里东侧紧邻新105国道,交通便利,新社区的北侧和南侧都是柏油马路,村民再也不必为出行难发愁。村支部书记刘广格介绍,项目建成后,水电气暖等市政设施配套,集居住、商业、教育、文化、卫生、休闲等于一体的高品质现代化新型社区。换“旧业”创新业

搬迁只是手段,扶贫才是目的。

记者从东平县扶贫办获悉,东平按照“两区共建”的思路,做到“挪旧窝”与“创新业”并举。每个社区附近规划建设一个特色产业园区,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支部+合作社+农户”等利益联结方式,确保每个搬迁村都有1-2个致富项目,每个搬迁户尤其是贫困户至少有一个利益联结项目,并盘活土地资源用以发展观光农业、生态养殖项目,搬迁户既可以获得800元/亩的租金,又可以实现年底分红,每年还可以获得5000元左右的务工收入。

以朝阳庄村为例,借助接山镇制帽加工基地平台,朝阳庄规划建设占地3亩、厂房面积1400多平方米的制帽厂区,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带动朝阳庄社区及周边村庄100余人就业。以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唤醒沉睡的资源,与海南普世南山集团合作,投资6.4亿元发展集乡村旅游、农业休闲观光和畜牧养殖业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利用有利地形,朝阳庄村还计划投资1800万元,在270户居民房顶安装光伏发电板,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实现180万元的收益,用于社区物业和群众的养老医疗保险等费用。

如今,易地扶贫搬迁计划内的村庄正在蜕变中,未来,它们都将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朝着共同富裕和谐发展的康庄大道阔步迈进。

新闻推荐

山东省新增8个国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

□记者杨学莹毛鑫鑫通讯员董莹莹报道本报济南讯记者从省地震局获悉,日前,中国地震局公布了2017年度国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国家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认定结果,山东省8个基地...

东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东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