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成效凸显 湿地飞白鹭 清流润心田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张隆德
水是生命之源。作为物质循环与能量交换的载体,水在生命的存续和变化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近年来,泰安市深入推进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全市生态环境尤其是水质得到了极大改善。汇集了柴汶河、瀛汶河、牟汶河三大支流的大汶河,再现白鹭成群的自然生态美景,东平湖也彻底抛开了“剪不断、理还乱”的网箱网围,呈现出洪畅、堤固、水清、岸绿的新面貌。
全市新增湿地面积515.9公顷
净水、补水为城市注入活力
东平湖是南水北调水源水质保障的重要一环,而大汶河水质长期稳定达标,是保障东平湖水质的重要基础。前不久,泮河(天泽湖)人工湿地正式启用,这个全新打造的“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工艺”湿地,通过滤池中的黄菖蒲、千屈菜等水生植物发达的根系和砾石表面形成的生物膜,实现对水中部分有机污染物、氨氮的削减和悬浮物的大部分去除。湿地处理来自泰安市第四污水处理厂的排放尾水,经过处理的出水主要指标可以达到地表三类水水质标准,后排入汶河,注入东平湖。湿地的建成投入使用,在减轻大汶河支流泮河的外源污染负荷的同时,为保障南水北调东线输水工程的水质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围绕确保东平湖水质稳定达到三类水质这一总体目标,东平县还通过建设汇河入大汶河等湿地项目,彻底解决客水入东平湖水质达标问题;通过县污水处理厂、第二污水处理厂、稻屯洼湿地升级改造及下游湿地等工程,解决县内的排水水质问题。
在泰城,人工湿地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位于长城路与泮河交界处东北侧的泰安市第一污水处理厂配套尾水湿地工程,已经完成了施工土地平整作业,进入基础施工阶段。位于万官大街与泮河交界处北侧的泰安市第二污水处理厂配套湿地工程也已完成规划选址,进入招标阶段。从这两处在建湿地的所在区域可以看出,它们所在位置均处于泮河沿线,而泮河作为贯穿泰城东西的主要河道,汇集了泰城主城区七里河、奈河、梳洗河的河水,它的水质“健康”成为大汶河、东平湖等重点河湖水环境质量长期达标的基础条件之一。因此,这两处湿地公园建成后,将把泰安市第一、第二污水处理厂的尾水分别引入新建的两处人工湿地进行深度净化处理,进一步提高水质类别,满足目标水体要求。同时,作为泮河优质补水水源,将减轻泮河及大汶河的外源污染负荷,对保障南水北调东线输水工程的水质安全起到积极作用。
“湿地不仅有净化水质、补充水源的作用,还将是供游客游玩的生态景观休闲区。”市建筑业服务中心工程建设管理科科长姜丰仑告诉记者,湿地工程的首要目标为深度净化处理污水处理厂的尾水,满足区域规划对泰安市污水处理厂排放水质的高标准要求。同时,人工湿地改造完成后还将对改善区域生态系统、保护生物栖息地、调节区域小气候、节能减排等有显著的效果,并成为泰安市人工湿地体验区和湿地科普教育展示区。
据介绍,泰安市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目前取得阶段性成果。截至6月末,全市新增湿地面积515.9公顷,占整个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总计划的81.9%。通过湿地建设,泰安市境内的河道水质持续改善、河道水活力不断提升,湿地及其周边打造的景观节点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全新生态窗口,进一步提高了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下转02版
新闻推荐
本报7月6日讯(通讯员王淑花)7月6日上午,东平县卫生健康局召开全县卫生健康重点工作部署会议。东平县卫健局副局级以上领导干...
东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东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