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促和解 铁腕柔情解民忧 东平法院疫情期间转变办案模式做好执行工作
本报4月27日讯(通讯员 侯传蒙 张文慧)为保障疫情防控期间执行案件及时有序办理,东平法院在夯实各项防控措施的同时,着力创新执行模式,坚持“强力+温情”双管齐下、“线上+线下”两箭齐发,春节以来,共执结案件529件,执行到位标的额5000余万元,切实保障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不因疫情而延缓兑现。
帮工受伤赔偿钱,翘首以盼
“帮工受伤致瘫痪,五年胶着要钱难。法院执行促还款,一朝如愿泪涟涟。”本是短短一首打油诗,却是因工致残的申请执行人袁某在接到赔偿款那一时刻的真实写照。
申请人袁某瘫痪不能自理,妻子年前因病去世,儿子打工出了交通事故,全靠80多岁的母亲照料。被执行人崔某脑瘫需要照顾,大儿子和人打架躲出去多年没回家,二儿子做了上门女婿无力偿还19万赔偿款……这次事故让两个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法律并不是冰冷的,执行也不能仅仅靠强硬手段才能获得效果。执行法官在充分掌握双方情况后,决定打一手“温情牌”,积极和村书记联系,建议他们为袁某申请了低保、残疾人补助等救助金,让袁某一家在基本生活上有所保障;接着和村书记多次沟通,了解了崔某二儿子的情况,并积极做其工作。
为了尽快解决双方的后顾之忧,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执行干警在村民委员会对双方进行了现场调解。经过法院与村委努力,最终被执行人二儿子同意拿出11万元为其父亲偿还债务。申请人袁某在签字拿到执行款的那一刻,流着激动的泪水说:“我是真没想到还真能赔我这个钱!”压在袁某心中五年的大石终于落下。
孩子手术治疗钱,迫在眉睫
2018年春节,4岁的李某在姥姥家与6岁的李某某玩耍,期间一起放鞭炮时李某不慎被李某某燃放的鞭炮炸伤右眼,后李某父母诉至法院,法院依法判决李某某父母赔偿李某治疗费用7万余元。因李某某父母未履行判决书确定的义务,李某父母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法官利用“总对总”查控系统对被执行人的银行、车辆、股票、房产等进行了查控,发现有20000元存款,遂及时进行了扣划。“被执行人常年在外地打工无法联系,我们找到村委深入了解情况,通过村委联系上了被执行人,通过给双方释法明理、分析利弊,最终促使双方达成了和解。”执行法官表示。
本来案子到此就该结案了,但由于新冠疫情爆发,双方都被困在外地无法交接赔偿款,而李某年后就要手术,极有可能耽误孩子的治疗。执行法官通过电话、微信等手段积极和双方保持在线联系,制定了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由双方老人在村委的见证下代为交接,其他手续通过微信发送给法官,疫情过后再交至法院。
该案最终得以执结,不仅解决了法律问题,还化解了双方家庭矛盾,真正做到了司法为民。
复工复产周转钱,刻不容缓
随着疫情形势不断好转,企业也渐渐掀起了复工复产的热潮,保障启动资金到位成为了每个企业的当务之急。东平法院在执行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时,通过在线调解帮助企业要回了欠款,有力保障了企业顺利复工复产。
被执行人吴某某未按调解协议支付东平县某建材有限公司30万元欠款,建材公司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在春节集中执行活动中,执行干警将被执行人拘传到庭,被执行人承诺当日偿还10万元,剩余欠款于2020年5月1日前还清。但突如其来的疫情严重影响了申请人资金周转,复工复产压力巨大。
在了解到申请人的困难后,执行法官主动联系到被执行人,建立了由执行人员、申请人、被执行人组成的微信群,开展线上调解。经过多番做工作,申请人表示愿意在迟延履行金、利息等方面做出让步,被执行人也松了口,“法官,我也不是铁了心不还钱,我想通了,复产关键时期不能因为我耽搁事,我一定尽快凑够钱给你们拿过来……”近日,被执行人终于将剩余欠款全部打入法院账户,执行法官当日便将执行款交付给申请人,给本案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新闻推荐
使命在肩 勇往直前 泰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情防控阻击战纪实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刘英迪通讯员刘晓倩疫情似火,使命如山。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泰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动出击、直面...
东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东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