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有多“香”?种粮大户有笔“明白账”

遂宁日报 2022-03-22 10:41 大字

改造后的高标准农田能排能灌、宜农机作业。

3月15日,记者坐车经过射洪市青岗镇里仁桥村,从山间道路向山下眺望,农田连线成片、平坦开阔,田坎规整。“漂亮吧!这是去年底开始建设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刚开始建就有种粮大户、农业业主过来说要流转。”同行的射洪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洪林说。

他拿出手机,打开一张土地整理前的照片,只见烂泥田里长满杂草,一片荒芜。

“村里3700余亩基本农田,40%以上是撂荒地。”里仁桥村书记杜金勇说,村里空心化、老龄化,劳动力不足,有个村户籍人口250人,常住人口只有10位老年人。加上农田耕作条件太差,没有业主愿意来。

“这片地以前就是‘送’给我们,我们都不敢种。”射洪市大桥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文斌曾为里仁桥村村民提供过农机服务,“种的时候心慌,收的时候更慌。地里排不了湿,机器经常陷到里头,常常让机手崩溃到哭。”

文斌给记者算起一笔种田花销账。他在射洪另一个村承包了一片高标准农田,农田田面平整、渠系能排能灌,旱涝保收,能机械化作业,每年可种大小春两季粮食。

“去年水稻最高产量每亩1700斤,小麦每亩平均产量700斤。”文斌说,大春一季的支出主要包括旋地80元/亩、育秧40元/亩、插秧80元/亩、收割80元/亩、无人机打药三次共80元/亩、种子肥料等农资加上田间运费200元/亩、人工管理150元/亩、烘干180元/亩,以及土地流转费300元/亩。高标准农田机械化达95%以上,规模化、机械化种植降低了生产成本。

对比高标准农田改造前的散户种植,“从旋地播种到收割烘干,不算另外请人帮忙和其他无形费用,种一季水稻每亩至少要花1200元。”文斌说,“机械化率在15%左右,只能种一季水稻,土地产出很低,生产成本很高。”

“现在就是跟到高标准农田项目后面‘撵’。”听说里仁桥村要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文斌和其他几位业主、种粮大户过来观摩了几天,抢着要流转。

里仁桥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包括田土调型、新建灌排渠道以及地力培肥等。“改造后的农田能排能灌、宜农机作业。”射洪市农业农村局农建股股长马军介绍了几个建设小细节,“为了方便无人机作业,农田周围须没有树枝或者电线杆。相邻农田间建了机械生态坡道,方便机器直接开到相邻地块耕作……”

“村里高标准农田建设后,我们对土地进行了重新调整。零星地块留给要自己耕种的村民种,其余的由村里集中起来,流转出去给种粮大户进行粮油生产。”杜金勇说,村民除了土地流转费用外,还可以在农忙时务工。土地流转在增加村民收入的同时,也避免了土地撂荒。

“去年底,遂宁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34.37万亩,约占全市耕地面积的75%。截至今年2月底,2021年项目的18.0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已完成13.3万亩,完成率达73.7%。”遂宁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遂宁正聚力高标准农田整区域推进示范建设,即将编制出台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正在编制整区域推进示范规划方案,深入开展“百日会战”,抢抓春季黄金期,按照“能排能灌、旱涝保收、宜机作业、稳定高产、生态友好”标准,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整区域示范建设,确保高质高效完成今年18.7万亩建设任务。

(王若晔/文廖锦辉/图)

新闻推荐

射洪市青岗镇以撂荒地复耕为抓手引进农业项目,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撂荒地“拾”起来 钱袋子“鼓”起来

人勤春来早,春早人更勤。这些天,在射洪市青岗镇改良村的撂荒地开垦现场,到处是一番热火朝天的场景:挖掘机械马达轰鸣开垦荒地...

射洪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射洪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