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彩世界舞台上的遂宁人
工程师徐州 维和军人杨铭 钢琴演奏家谢明 川剧演员刘世虎◎全媒体记者王锡刚
随着我国在国际舞台大国形象的树立,经济、技术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中国影响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承认和认可。
在这些中国元素中,遂宁的身影也逐渐出现并与日俱增。其中,有参与国际维和的军人,有长期驻非的工程师,有出访多国的表演艺术家……近日,《巴蜀周末》记者对部分活跃或曾活跃在国际舞台的遂宁人进行了采访。
工程师徐州把中铁品质带到海外
今年9月,大型政论专题片《大国外交》播出后,射洪县沱牌镇的居民除了为祖国的日益强盛而自豪之外,还惊讶地发现在第五集《东方风来》中出镜的中铁二局工程师徐州,正是大家熟识的徐正德的儿子。
徐州生于上世纪80年代,从西南交通大学毕业后进入中铁二局工作。近年来,徐州从非洲转战到老挝,和千百位中国铁路人一起,挥洒青春和汗水,把中国铁路的品质和速度带到了海外。
2011年,中铁二局与埃塞铁路公司签署了项目合同,修建埃塞俄比亚和吉布两国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市至吉布提市的铁路(下称亚吉铁路),徐州便随建筑团队前往非洲,担任项目二分部总工程师。
在奔赴亚吉铁路之前,徐州没有想到自己将面临着如此多的挑战:物资匮乏,材料供应不足,运输距离长,缺少施工用车……恶劣的施工条件、紧张的施工工期、巨大的施工压力让他每天都神经紧绷。
在亚吉铁路修筑过程之中,埃塞铁路路基填筑用的A、B组填料紧缺,所用材料要到数百公里外的地方去拉,并且成本很高。如何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减少工程投入,是摆在徐州和中国建设者面前的难题。
根据当地火山渣多的特点,建筑团队开始进行“火山渣掺拌粘土”作为路基填料试验。为确保填料改良试验成功,徐州牵头成立攻关小组,带上试验仪器每天徒步10余公里,对不同配合比下的路基稳定度进行检测。半个月下来,他脚磨出了皮,手搓出了茧,晚上还也顾不得休息对大量的试验数据进行归纳、分析。进行了上千次的配比实验后,徐州带领的团队终于用智慧和毅力成功驯服了“火山灰”,得到了理想的工程数据。
这一创新成果被推广运用于整个埃塞铁路项目建设,为当地铁路建设节约了巨大成本,并提高了建设工效,优质地建设了一条真正适合埃塞国情的高质量现代电气化铁路。这种因地制宜、变废为宝的创新也为当地未来的建设发展拓展了资源。
今年5月,徐州又将中国先进而成熟的铁路施工技术带到了老挝,继续为中老铁路贡献力量。“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有一条由中国人修建的崭新的铁路呈现在老挝人民面前,想想这个事情就是很开心,很幸福。”徐州说。
川剧演员刘世虎变脸表演震撼多国观众
近年来,遂宁川剧不断走出国门、对话世界,刘世虎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上世纪60年代初,刘世虎出生于崇州一个工人家庭,成年后考取了崇州县川剧团。1997年,在川剧界已小有名气的刘世虎调到了遂宁市川剧团工作。
刘世虎第一次海外“变脸”是在2003年,演出地是加拿大。“演出之前我是有所顾虑的,担心不能与国外观众产生共鸣。”刘世虎的担心不无道理,首先是语言不通,其次是外国友人可能并不了解川剧,难以看懂其中的奥秘。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观众的热情超乎了他的想象,整个演出过程掌声非常激烈。演出结束后许多观众久久不愿离开,等待与他拥抱和合影。
成功的加拿大之行给了刘世虎更多的自信。此后,他又到韩国、罗马尼亚等国进行演出。
2008年,受中国驻罗马尼亚大使馆和罗马尼亚国家文化部之邀,遂宁川剧团赴罗马尼亚进行了为期12天的文化交流演出。此次演出,是刘世虎在海外演出中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次。由于工作劳累,到了罗马尼亚后他就病倒了。但刘世虎坚持为该国观众奉献了川剧经典剧目《钟馗嫁妹》。罗马尼亚媒体盛赞道:“中国文化魅力无限,川剧艺术神奇迷人。”
如今,刘世虎常常想起自己刚学变脸之时,坚持每天观看老师的“变脸”表演、不断地进行摸索的情景。尤其是“回脸”,从上往下一抹,看似简单,但对初学“变脸”的刘世虎来说却是难关。经过无数次的尝试,他最终掌握了其中的窍门。
“川剧变脸是一种表演艺术,是用肢体语言展达主题,不仅要变得好看,还要感染力强。”刘世虎说,与观众之间强烈的共鸣是他毕生的追求。
军人杨铭在黎巴嫩维和10个月
穿着20多公斤重的防护装具,探到地雷,清除地面伪装层,由外向里掘进;汗水不停从脸上、额头上滴落在面罩上,每一个动作都十分吃力……虽然距离在黎巴嫩维和已经整整10年,但杨铭至今对那段经历和很多细节记忆犹新。
杨铭告诉记者,因为父亲是一名军人,他从小受到影响便立志要报考军校。2000年,他顺利进入国防科技大学,圆了儿时的梦想。而之所以报名参加维和,是希望经过战火硝烟的历练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军人。
但真正踏入黎巴嫩维和战场的那一刻杨铭才发现,现实情况比想象中要糟糕得多:满目疮痍的大地上布满弹坑,地雷随处可见,锈迹斑斑的铁丝网和醒目的骷髅头警示标志令人感到阵阵寒意。杨铭说,他清楚地记得,自己第一次排雷时双手不停发抖的情景。
有人说,工兵是“刀尖上的舞者”。在排雷、排爆过程中,杨铭既遇到过诡雷、跳雷、反坦克地雷,也见过千奇百怪的航弹、榴弹、子母弹……在军校学的毕竟是理论知识,在真正的战场上却要面对各种不确定因素。拆弹过程中除了不能有丝毫失误外,同时也要警惕随时可能发生的其他危险。
“子弹常常从我的身边飞过。”杨铭说,在雷场每前进一步都仿佛是与死神作较量。“有一位外国专家前一天还同我在一起交流,但第二天就牺牲了。”即使如此,身为副连长的他依然是冲在最前面的那一个。
“男人要有男人的担当,军人要有军人担当!”今天,在杨铭的身上,军人的那种坚毅性格仍然如初。
钢琴演奏家谢明国际乐坛的耀眼新星
“他拥有的技艺远超他的年龄。”这是纽约音乐会评论周刊对遂宁青年钢琴家谢明的评价。翻开这位年仅23岁的小伙子的履历,他走过的是一条不凡的钢琴之路。
17岁时,谢明考入世界最著名专业音乐院校美国纽约茱莉亚音乐学院。初到美国时,因语言不通,谢明和母亲度过了难熬的适应时间,自己租房,操持家务。“我非常佩服妈妈。作为一个并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她全靠意志力慢慢地将英语学以致用。”正是在母亲的帮助下,谢明得以迅速地融入当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在遇到学习难关时,也是母亲的微笑和鼓励成为了他最强大的精神支柱。
在茱莉亚音乐学院期间,教授谢明琴艺的是来自芬兰的著名钢琴家玛逖·瑞卡力奥教授。玛逖·瑞卡力奥教授在国际上享有盛誉,演奏水平和教学水平都非同凡响。经过这位钢琴大师的指点,谢明的琴技突飞猛进,日臻成熟,在第28届意大利瓦伦西亚国际钢琴比赛、田纳西国际钢琴比赛、第六届雅马哈国际钢琴比赛等国际大赛中多次获奖。
去年,在巴拿马城第七届国际钢琴比赛中,谢明从20余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荣获大赛第一名。颁奖结束后,他与巴拿马国家交响乐团合作演出了俄罗斯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C大调第三钢琴协奏曲。在观众的掌声和喝彩声中,谢明两度返场加演。同样是去年,在悉尼国际钢琴比赛上谢明荣获阿格里奇大奖、最具潜力钢琴家奖以及最佳现场听众奖。“我最想拿到的是People’sChoicePrize,这个奖是现场和网络观众投票产生的。”梦想成真的谢明掩饰不住一脸的喜悦。
其实,最初学钢琴时谢明的先天条件并不好:不仅手指短,而且手指非常软,经常无法完成老师的要求。但在老师、父母的帮助下,通过勤加练习中最终被纠正了过来。自从6岁时与钢琴结缘后,谢明就很少外出玩耍,除了上课、吃饭、睡觉,他都将自己关在房间里专心练习,几乎天天苦练到半夜。“想要成为一名好的钢琴家没有捷径可走,必须靠反反复复地练习。”谢明说。
新闻推荐
市三医院骨科·运动医学科—— 微创技术创奇迹 脱胎换骨获新生
关节镜手术病情讨论主任查房11月27日—12月15日,市三医院骨科·运动医学科邀请到专治足踝、骨病的欧洲顶尖专家AxelKnipper在该院坐诊。据悉,为了与世界领先技术接轨,市三医院骨科·运动医学科不仅...
射洪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射洪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