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盛夏注意卫生 预防病毒性肝炎

四川农村日报 2015-07-18 00:19 大字

夏季,儿童肠道疾病、蛲虫病等增多,预防儿童夏季疾病,父母应把好源头关,严防病从口入,培养儿童良好卫生习惯。图为芦山县人民医院候诊室,患儿打拥堂。

□本报记者 廖晶莹 文/图

常见肝炎有哪些类型,通过什么途径做好预防呢?在7月28日世界肝炎日来临之际,记者就此采访了射洪县仁和镇中心卫生院住院部主任、执业医师蒋丕银。

甲肝预防需要管住嘴

射洪县仁和镇皂角村村民周大哥身体一向健壮,4月的一天,突然发热、恶心、频繁呕吐、极度乏力,家人把他送到仁和镇中心卫生院检查,才发现他感染了甲型肝炎。通过认真配合医生治疗,周大哥很快便出院。休养了三个月,周大哥的身体恢复了健康。

到底是什么导致周大哥感染肝炎呢?仁和镇中心卫生院住院部主任、执业医师蒋丕银说,患者口述自己在患病前一周曾从泥塘中挖了一碗田螺,爆炒后做下酒菜,而田螺等是水生贝类容易携带甲型肝炎病毒,若处理不当食用则极易感染患病。

“我们平常所说的肝炎,大多数都是指具有传染性的病毒性肝炎。目前已确认的病毒性肝炎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及戊型五种,其中前三种比较常见。预防甲肝要管好自己的口,注意日常卫生。”蒋丕银医生说,甲型肝炎主要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常在春季爆发,而农村地区家禽、牲口养殖提升了感染的几率,尤其需要注意生活环境和饮食卫生;水田、池塘里的田螺、毛蚶虽是美味但极易携带甲肝病毒,如果想食用最好用高温蒸煮,并需要足够的时间,爆炒等烹饪方式不可取。

乙肝普通接触不传染

“与乙型肝炎患者的一般接触,并不会导致自身被传染。”蒋丕银医生说,病毒型肝炎中,甲型及戊型肝炎是通过消化道传播,而乙型、丙型及丁型肝炎通过母婴垂直、血液、体液、注射及性接触等传播,所以普通的接触、乃至拥抱、亲吻都不会感染。

“乙肝患者以及乙肝携带者都可以参加正常的学习、工作以及更广泛的社交。”蒋丕银医生说,我国有大量的乙肝患者和乙肝病毒携带者,在各种具有传染性的肝炎中,乙肝是人们最关注的一种。因为害怕传染,很多人不愿意与乙肝患者乃至乙肝携带者进行正常的社交活动,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蒋丕银医生说,对于包括乙肝在内的病毒性肝炎,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接触,如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共同用餐、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会传播。而其他病因引发的肝炎,更是不具有传染性,因此不是一接触肝炎病人就会被传染。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的主要方法。世卫组织建议所有婴儿在出生后尽早(最好是在24小时内)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而准备要孩子的父母,应做好孕前体检,如果母体患有乙肝,可通过母体阻断,以免传染给婴儿。

丙肝爱美人士特别留心

“丙肝是通过血液传播,在接触到的丙肝案例中,不少人是因为在非正规机构穿耳洞、文身、文眉等爱美的行为引起。”蒋丕银医生说道。

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有过输血经历,接受过血透析治疗,与丙肝患者有过血液接触,曾有过文身、扎耳洞等皮肤损失的人群,都比较容易感染丙肝病毒。

蒋丕银医生提醒大家,预防丙肝,穿耳、文眉、文身以及拔牙都应去正规机构,并留心器具消毒情况,即便在农村也不可图方便选择不正规的机构。

除了常见的三种病毒性肝炎,丁肝的传播途径与乙肝传播途径相似,但一般情况下,与乙肝病毒同时感染或在乙肝病毒感染的基础上才可能感染丁肝,所以接种乙肝疫苗能有效预防丁肝。

戊肝病毒一般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主要通过被污染的饮用水传播。预防戊肝,需注意饭前便后洗手,同时还要注意食品卫生,避免饮用不干净的水、避免食用不洁食物等。

新闻推荐

月日在广安市广安区东岳乡竹滩村小板凳宣讲团成员王顺

11月4日,在广安市广安区东岳乡竹滩村,“小板凳”宣讲团成员王顺林(手拿报纸者)向村民宣讲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东岳乡近日成立由机关党员干部、村居干部及群众代表共100余人组成的“小板凳”宣讲团。...

射洪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射洪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