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堂“优课”试解两道题

四川日报 2014-03-18 13:52 大字

线上电子课堂连接教育均衡与产业倍增——

□本报记者 张良娟

2月21日10点,遂宁市射洪县太和一小语文老师马小丽走进教室,打开电脑登录 “优课数字教室”(以下简称“优课”)。点开课本里的《花钟》,美丽的花卉展现在孩子们面前,随后又变成漂亮的时钟。

语文课有动画视频,数学课变成和小动物们做游戏……这样有趣的课,太和一小的孩子们已上了3年。2010年起,顺应教育信息化要求,配合“三通两平台”建设的“优课”正式在全省推广。

“优课”是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文轩”)拓展的又一条文化产业链,而省电教馆馆长舒欣则期待以其为代表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能推动教育均衡化发展。

“优课”能否解答教育均衡和产业发展两道题?

第一题:如何实现教育公平?答:乡村教室第一次有了音乐课

雅安市荥经县荥河乡楠木村小曾经是一所没有音乐课的学校。去年9月,一批成都来的设备让村小的留守儿童们第一次唱起歌:借助“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和“优课”链接的音乐课堂,他们与成都孩子一样,上起高质量的音乐课。“教学点”和“优课”,都是“三通两平台”的重要一环。“三通”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两平台”则指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优质资源班班通”正是“优课”的指向。全国20多家主流教材出版社的电子教材、全国一线优秀老师的参考教案、教学课件、课堂实录等资源“打包”,成为每个学生的共享资源。四川文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念定义:“优课”是富集全国优势资源的线上电子课堂。

电子课堂带来什么?上课变得有趣起来,这是老师和学生的第一感受。“老师用视频和图片讲课,很多物理和化学现象都很好理解。”绵阳实验中学学生杜泠芝说。“我们备课变得很方便。”马小丽告诉记者,丰富多彩的内容大大提升课堂效率,“学生听老师讲”的传统教学变成互动式的“智慧课堂”。

“优课”也受到家长们的欢迎。“促使学校和老师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最终受益的将是学生。”孩子就读于电子科大附小的杨先生说。

目前,“优课”在四川已覆盖2600多所学校、20000间教室。以“优课”为媒,省教育厅力邀文轩参与设计开发“四川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杨念说,“文轩期待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建设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

第二题:文化旗舰如何拓展?答:一脚跨出27个省市区

在文轩总经理杨杪的办公桌上,摊开一幅数据统计图——2009年销售收入180万元,2012年突破2亿元,截至2013年12月4.5亿元。他告诉记者,这就是“优课”的成长线路图,是文轩通过信息化、网络化实现企业转型、拓展产业链条的生动注解。

在教育信息化大背景下,教学用书经营似乎已触到市场的“天花板”。为此,文轩组建专门团队,耗时半年深入全国36个城市开展调研,结果显示,数字教育大有市场。以此为起点,文轩相继开发出“优课数字化教学应用系统”、“优课校园管理系统”、“优课数字图书馆”、“优课卫星专递课堂”、“微课”等系列数字产品及“优课教育服务云平台”等管理服务平台,面世以来,销售几乎以翻跟头的速度快速增长。

2012年12月21日,省级文化集团(单位)产业倍增计划项目建设现场会在成都召开。会议提出,四川省文化集团(单位)要坚定走信息化道路,在推动文化与信息化、网络化相结合中实现产业倍增,力争3年完成“倍增”,5年实现跨越。

面对这样的战略指引,文轩喊出“5年再造一个新文轩”的口号。杨杪表示,借助“优课”的推广,文轩的市场拓展到全国,“优课”系列数字教学应用产品已在全国27个省市区应用。“在数字教育服务领域,产业倍增并不遥远。”

在杨杪看来,抓住教育信息化机遇,向数字教育进军,是文轩实施企业战略转型、实现产业倍增的大好机会。这样的尝试也为传统出版业未来发展探索一个突破口,为出版企业进一步提升教育服务提供一个新视角。

新闻推荐

积极应对复杂形势突出稳定工业增长

魏宏在遂宁调研并主持召开部分市县经济运行座谈会本报讯(记者胡彦殊)5月28日,省委副书记、省长魏宏赴遂宁市调研,并主持召开部分市县经济运行座谈会,重点听取工业经济和房地产市场运行有关情况汇...

射洪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射洪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