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七旬“耳朵司令”享受为人掏耳之乐

四川日报 2013-07-05 15:40 大字

□王勇 文/图

有人称他是“耳朵司令”,也有人直接喊他汪老头或是汪大爷。他今年70岁,为人掏耳朵已有47年时间,至今每天还要去绵阳人民公园,为喝茶休闲的市民提供掏耳朵服务。

手艺从父亲手上学来

汪大爷的老家在射洪县青冈区农村。汪大爷说,小时候,家中非常贫困,勤劳憨厚的父亲用理发、掏耳朵的手艺挣钱养活一家人。因为没钱供孩子上学,所以汪大爷没读过一天书,从小就跟着父亲边打杂、边学习理发和掏耳朵技术,同时还要干农活。

长大成人后,汪大爷第一次从老家步行3天时间来到绵阳。在他的记忆中,那时的绵阳虽然全是小青瓦房,但在他眼中,那就是大城市,尤其是临园口位置最为热闹。

此后几十年中,他又先后去过遂宁、成都、广元以及安徽的一些地方,有时在场镇,有时到城市,用掏耳朵手艺艰难地维持着生计。“那时,掏一次耳朵的费用也就几分钱、一毛钱。”汪大爷说。

待结婚成家有了儿女之后,掏耳朵的收入又成了他养家糊口的重要经济来源。

带出徒弟十多名

十多年前,汪大爷定居在了绵阳。儿女们都已经成家立业,生活富足,而他和老伴也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掏耳朵已不再是“耳朵司令”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而是变成了一种休闲、健身运动,或是一种割舍不断的情结。“干了一辈子的掏耳朵,现在根本放不下这门手艺。”汪大爷说,每天出来走一走,有生意就做,没生意就当作健身。

经常到人民公园休闲喝茶的市民,也会经常看到这位手中拿着皮套筒,里面装着掏耳工具的“耳朵司令”打身边经过,一边走一边轻声吆喝,“掏耳朵,掏耳朵……”汪大爷介绍,掏耳朵讲究的是眼尖、手稳。尽管他已70岁高龄,身板依然十分硬朗,干起这行仍得心应手。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掏耳朵的费用也从最初的几分钱、一毛钱到了现在的10元、20元或30元,服务项目包括掏耳、按摩、捶背。

为了把这门手艺传下去,汪大爷还收了十多名徒弟,现在都已经学成出师,分别在人民公园、铁牛广场、青年广场等地方提供掏耳服务。

新闻推荐

数字看变 2013四川文化的奋进之路

新年伊始,我们就迎来了四川文化的两大盛会。回眸过去的一年,当一个个数据从笔下奔涌而出,我们心怀感奋;展望新的一年,美好蓝图已绘就成册,巴蜀文化期待振翅而飞。□李思忆图片由省文化厅提供1进步飞速...

射洪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射洪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