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姓氏系列报道·胡姓(09)胡
我的姓氏系列报道·胡姓(09) 胡安国画像。
□黄勇
特别致谢:四川蓬溪县文史专家胡传淮先生。
胡安国,又名胡迪,字康侯,号青山,谥号文定,学者称他为武夷先生,后世称为胡文定公,著名理学学者。
胡安国后来能取得那么大的成就,真的得感谢母亲吴氏对他的启蒙教育。
胡安国从开始说话起,出身于书香家庭的吴氏就教他以童蒙韵语数十字,胡安国7岁就能写诗。
吴氏还把胡安国送到娘家,让胡安国跟随外公读书,一年回家一次。
胡安国还拜在著名理学大师程颢、程颐的弟子杨时门下,研究性命之学。
壹
著书讲学
他潜心续撰《春秋传》
15岁时,胡安国到州学读书。一天,州学前演戏,学生们都跑出去看热闹了,只有胡安国待在教室里安心诵读,让老师非常感动。
两年后,胡安国进入最高学府太学读书,以程颐的朋友朱长文、靳裁之为师。靳裁之非常器重他,经常与他讨论经史大义。
绍圣4年(1097),胡安国参加科举考试,考中第三名探花,被任命为太学博士,后提举湖北路学事,又改使湖南路学事。
政和元年(1111),胡安国出任成都府知府,说起来还与四川有缘。
可惜这缘分没持续多长时间,第二年,母亲吴氏去世,胡安国回家居丧,后迁居到江东。
父亲胡渊去世后,胡安国对弟子说:“我过去做官是为了奉养双亲,如今即使有万贯俸禄,我又给谁呢?”
从此,胡安国称病退出仕途,在父母墓旁建造房屋,耕田种地,准备终老于此。
宣和5年(1123),胡安国开始撰写《春秋传》。两年后,有人荐举胡安国出任屯田郎,他推辞了。
靖康元年(1126),宋钦宗任命他为太常少卿,他又推辞了;再任命他做起居郎,他还是推辞。
但宋钦宗坚持要起用他,下旨催他上任,胡安国无奈,只得到京师以有病为由请假。
南宋绍兴元年(1131),胡安国被任命为中书舍人兼侍讲,他为宋高宗上疏《时政论》21篇,内容包括定计、建都、设险、制国、恤民、立政、尚志、正心、养气等。
宋高宗又任命他为给事中,胡安国到任10多天后,就主动辞职,带着家人寓居在湖北荆门。但荆门一带兵荒马乱,他准备迁居别处。
绍兴2年(1132),潭州湘潭县(今湖南湘潭县)士人黎明、杨训备船迎接胡安国,胡安国于是落籍在湘潭县隐山。
胡安国修建碧泉书堂,著书讲学,从游弟子数十人,他潜心续撰《春秋传》。
绍兴5年(1135),30卷《春秋传》成书,宋高宗任命他为提举万寿观兼侍读。
胡安国还没就职,谏官上疏攻击他,宋高宗改任他为永州知州。胡安国推辞,后改任为提举太平观,升任宝文阁直学士。
绍兴8年(1138)4月,65岁的胡安国去世,朝廷破格赐给谥号“文定”。
胡安国是两宋时期著名的经学家、理学家和政治家,对两宋之际的政治和学术领域均产生了较大影响。
他一生以圣人为目标,提倡修身为学,主张经世致用,重教化,讲名节,轻利禄,憎邪恶。
他潜心研究《春秋》,所著《春秋传》成为后世科举士人必读的教科书,奠定了将心性之学与经世致用相结合的湘派风,开创了著名的湖湘学派。
因胡安国著有《春秋传》,他的后裔遂以“春秋”作为堂号,是为春秋堂。
贰
胡安国有三子
湖湘学派得力干将
胡安国有胡寅、胡宏、胡宁3个儿子,他们承袭父学,都是湖湘学派的得力干将。
胡寅,字明仲,学者称他为致堂先生,他不是胡安国的亲生儿子。
胡安国的父亲胡渊一共3兄弟,哥哥叫胡耸,胡耸有个儿子叫胡淳,胡寅就是胡淳的儿子,与湖湘学派另一个著名的胡氏学者胡宪是亲兄弟。
胡寅是过继给胡安国抚养的,胡安国视他为亲生儿子,胡寅因岁数大于胡宏、胡宁而居长。
宣和3年(1121),胡寅考中进士,初授秘书省校书郎,后调任司门员外郎。
当时的中书侍郎张邦昌看他年轻有为,想让胡寅当女婿,被他拒绝。
金军攻陷汴京后,要立张邦昌为儿皇帝,胡寅愤而弃官归故里,在武夷山下建夺秀馆舍,隐居讲学。
建炎3年(1129),经抗金名将、四川绵竹人张浚推荐,胡寅出任起居郎,先后任永州知州、中书舍人、礼部侍郎兼侍讲、直学士院、徽猷阁学士等。
后来,胡寅因主张抗金,斥责秦桧为“和戎宰相”,被秦桧以“讥讪朝政”为名,贬为梁州团练使。秦桧死后,胡寅复官。
绍兴27年(1157),胡寅逝世,谥号“文忠”。
胡寅一生著述甚丰,有《斐然集》30卷、《崇正辩》3卷、《论语详说》20卷、《无逸传》一卷、《二五君臣论》一卷、《西汉史钞》20卷、《三国六朝攻宋要论》10卷、《注叙古千文》一卷和《读史管见》一卷。
朱熹评价他说:“致堂议论英发,人物伟然,可谓豪杰之人。”
胡宏,字仁仲,号五峰,人称五峰先生。
胡宏15岁写《论语说》,编辑《程氏雅言》,后来师从程颐、程颢的弟子杨时、侯仲良。
胡宏没有经过科举考试入仕,而是通过父荫被补官为右承务郎。
秦桧当权后,因以前与胡安国关系交好,想举荐胡寅、胡宏兄弟,但遭到两兄弟的拒绝,并弃官隐居。
胡宏隐居在衡山,先后讲学于碧泉、道山书院。
碧泉书院原本为胡安国、胡宏父子在潭州湘潭县隐山所建,初名碧泉书堂,因胡安国谥号“文定”,人们又称为文定书堂。
胡宏弃官归隐后,修建和扩大学堂,讲学授徒,将书堂更名为碧泉书院。
绍兴31年(1161),四川绵竹人张栻(曾举荐胡寅的张浚之子),来到碧泉书院拜胡宏为师。经胡宏指点,张栻学业大进,后来成为湖湘学派第三代大师。
绍兴年间,胡宏曾给宋高宗献万言书《上光尧皇帝书》,论复仇大义,“愿陛下加兵敌国,犹饥渴于饮食”,主张“以仁为本,修心之志”。
秦桧死后,张浚等人向朝廷推荐胡宏,但这时胡宏已病重不起,死后被追赠为正郎。
胡宏著有《知言》《皇王大纪》《王峰集》《叙古蒙求》等,是南宋初期对振兴理学起了重大作用的关键人物,湖湘学派的奠基者之一、创立者。
胡宁,字和仲,号茅堂,人称茅堂先生,幼年跟随父亲胡安国诵读经史,后荫补为将仕郎。
秦桧当权时,召他为试馆删定官,后任太常寺丞、祠部郎官。
胡寅得罪秦桧,胡宁受到株连,被贬为夔州洛安抚司参议,后改任泮州知州,又改主管台州崇道观,在任上去世。
胡宁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一生博览群书,所著《春秋通旨》在明朝时成为科举取士的教科书。
叁
后裔及族侄
都是湖湘学派著名学者
胡寅有胡大原、胡大端、胡永3个儿子,胡大端、胡永早夭。
胡大原,字伯逢,师从叔父胡宏,因守师说,与朱熹曾经有过激烈论辩,是湖湘学派的主将之一。
胡宏有胡大常、胡大壮、胡大时3个儿子,胡大常死得较早,情况不详。
胡大壮,字季履,师从父亲,致力于研究经术,对科举仕途没有兴趣,安于做个农民,躬耕自给,学者称他为西园先生。
后来,有人举荐他做官,岳麓书院请他去做山长,他都拒绝了。胡大壮与张栻交往密切,与朱熹也有信件往来。
胡大壮寿命很长,《胡氏族谱》记载他活了98岁,这在当时算是超级长寿了。
胡大时,字季随,号盘谷,自幼跟随父亲治学。胡宏临终时,将他托付给张栻,张栻把女儿嫁给了他。
胡宏死后,胡大时师从张栻,后来又师从朱熹、陈傅良、陆象山等,是湖湘学派后期的“主帅”。
胡宁有胡大经、胡大本、胡大正3个儿子,胡大经的情况不详。
胡大本,字季立,曾与张栻一起在岳麓书院读书,湖湘学派著名学者之一,与朱熹有过论辩。
胡大正,字伯诚,师从胡寅,累官至泉州签判。
一次,巡卒抓捕了四五十个打柴人,官府认为他们要造反,想全部斩杀。
胡大正亲自审讯,辨明他们的真实身份,使得打柴人免于一死,受到大家的称赞。
胡安国的族侄中,胡宪和胡实也是有名的人物。
胡宪,字原仲,号籍溪,人称籍溪先生,胡淳的儿子,与过继给胡安国的胡寅是亲兄弟。
胡宪自幼从学于胡安国,绍兴6年(1136)被赐为进士,历任左迪功郎、建州教授,后辞官回乡。
胡宪与朱熹的父亲朱松交往甚密,朱松病危时,嘱咐朱熹受业于胡宪、刘子翚(huī)和刘勉之。朱熹曾说:“从三君子游,事籍溪先生最久。”
秦桧死后,朝廷征召胡宪为秘书省正字,胡宪抱病进京,上疏说:“金人必定要毁约,老臣宿将中只有张浚、刘琦可用。”
后来,胡宪离京回乡,朝廷诏命他为左宣教郎,主管崇道观。
胡宪著有《论语合议》《南华真经解》等,谥号“靖肃”。
胡实,字广仲,是胡安国弟弟胡安止的儿子,以门荫补为将仕郎,但他没去做官,而是以讲学为主。
胡实对学术有自己的主见,曾与朱熹、张栻有过辩论,可惜英年早逝,年仅38岁。
新闻推荐
(李佳芯全媒体记者杨树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期间,为有效回应人民群众对执行工作开展的关注,充分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
蓬溪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蓬溪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