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南镇 文化建设助力脱贫富民和乡村振兴

遂宁日报 2019-02-15 08:31 大字

初春时节,行走在蓬南镇这片红色文化土地上,随处可见在广场上排练节目的表演队员,在图书室看书学技术的新型农民,在村文化活动室下棋的老人,一幅其乐融融的生动图景正在悄然铺开。

在当前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蓬南镇在突出重点扶贫项目建设的同时,积极利用本镇文化资源,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以文化建设来凝聚发展合力,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营造文明互助、和谐欢乐的文化氛围,将“文化扶贫”落到实处,为乡村振兴注入内生动力。

惠民演出进村暖人心

为文化振兴添动力

正月初一下午,阳光明媚,蓬南镇双木村热闹非凡,一台由群众自编、自导、自演的“村晚”在村委会广场上如期举行。没有华丽的舞台,没有大腕明星,也没有高大上的灯光音箱,但就是那一首首歌曲、一个个舞蹈、小品等丰富的节目既接地气,又添喜气,为乡亲们带来了一个又一个欢乐的高潮。

“现在的农村确实安逸,闲下来的时间还可以办村晚,让我们回到家就能感受到温暖。”远在福建当快递员的刘志军看着台上的表演拍手叫好,他说,双木村村晚活动已连续举办了两届,主要是为了增添过年氛围,希望大家放下锄头、走上舞台,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集体过春节。“舞台自己搭,节目自己排,演员没有大牌,但是热闹,年味浓,老百姓乐在其中。”刘志军说。

记者了解到,双木村今年的“村晚”以“改革开放40周年”为主题,展现了新时代农村生产生活的新气象、新风貌,体现了新时代农民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新时代农村民心凝聚的和谐美好画面。

据介绍,双木村举办村晚只是该镇文化振兴的一个缩影,除此之外,该镇的流动文化惠民演出已成为了农村文化阵地的主角,引领群众自信自强的一个缩影,更彰显出蓬南人民的文化自信和脱贫攻坚路上的决心。2018年以来,为助力脱贫攻坚,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推动科技文化服务资源向农村倾斜,蓬南镇组织开展了送文化下乡系列活动,以歌舞、小品、曲艺等多种形式开展文化惠民演出。截至目前,全镇44个村庄已走进了25个村庄。

挖掘红色文化资源

薪火相传放光芒

来到蓬南,不得不去烈士陵园,那是我县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农历正月初三,记者来到烈士陵园,沿着阶梯一步步往上走,远远就能看到古朴庄严的大门,以及那高高矗立的烈士纪念碑。“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我们应该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记者恰巧遇到了每年都会前来为烈士们祭奠扫墓的退休教师何连荣,他正坐在石凳上为孩子们讲述那段被鲜血染红的历史:从1949年12月8日蓬溪解放起,至1950年3月平息土匪暴乱止,前后有十一名烈士在蓬南场为国捐躯。为缅怀烈士,蓬溪县人民政府于1953年在此修建烈士陵园。“解放遂宁的时候,整个遂宁只有蓬南场发生过战斗,这是一片被烈士鲜血染红的土地,我们不应该忘记他们。”76岁的何连荣老人说。

听着故事,看着眼前的烈士纪念碑,两个简单的陵墓,虽没有想象中宏伟壮观,却透着一股庄严和肃穆之气。纪念碑上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几个苍劲的大字,似乎在无声地诉说着当年那场惨烈的战斗。

“在烈士陵园里亲人来祭奠的是少数,都是自发前来为烈士们祭奠扫墓。看到还有这么多人都惦记着烈士们,我们心里都感到很欣慰。”据蓬南镇民政办杨燕中说,一直以来,蓬南当地的人们都没有忘记,是当年烈士们的鲜血换来了他们平安幸福的生活,烈士们在当地人心里始终有着很重的分量。

如何挖掘蓬南镇红色文化底蕴,已成为蓬南镇党委政府重点工作。

据介绍,去年该镇启动了“红色文化小镇”创建前期工作,成立了专班对项目进行谋划,整理出红色文化书籍初稿213页,220万字,打造烈士陵园初步设计方案已完成。

乡村振兴,让文化先行,用源远流长的红色文化,助力建设新时代新农村。下一步,该镇将紧紧围绕“红色文化”,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建设中全面融入红色文化元素、培植红色文化载体、彰显红色文化魅力、创建红色文化品牌,通过对蓬南红色文化底蕴的挖掘、整理、编纂,力争将蓬南打造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文化旅游目的地,形成以“红色文旅”为核心,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环境“青而绿”,形态“小而美”,产业“特而优”,机制“新而活”的全国示范“红色文化小镇”。

一场场文艺演出的开展,一个个农家书屋的建设,一间间村文化活动室的兴起……如今的蓬南镇,正以方兴未艾的文化活力为乡村振兴增添着发展动力。

(全媒体记者杨雪雯)

新闻推荐

黄亚军 慰问春节期间坚守岗位干部职工

(全媒体记者黃祎然)2月9日,农历正月初五,县委副书记、代理县长黄亚军深入乡镇,看望慰问春节期间坚守岗位的一线干部职工,向他们...

蓬溪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蓬溪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