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溪县公安局扎实推进“一标三实”工作 着力解决“入户难”“见面难”“核实难”
在“一标三实”信息采集工作中,蓬溪县公安局高位推动、多措并举,深入村组、走遍万家。
自2013年该项工作开展以来,在全体民警、社区干部、网格员的辛勤工作下,在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全县目前共采集标准地址43.4万个,实有房屋27.75万套,实有人口33.65万人,单位1.45万家,从业人员7.25万人,查明户籍人口去向清理11.5万人。全县共建立流动人口申报点1106个,个人、单位共申报流动人口信息4308条。
专项业务培训有章可循
如何高质量地开展信息采集工作?该局组织民警开展了专项业务培训,采取难点集中授课、现场测试、当场点评等多种形式,分级分层次组织业务培训,让民警熟练掌握采集、录入和维护信息的基本技能,详细解答在“一标三实”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提高民警信息采集录入技能。
同时,对参与信息采集的民警,按年龄、特长进行分组搭配,做到每一组都“能采集、会录入”,并将重点人员、重点年龄段人群作为采集工作的重点,利用入户的机会进行法制宣传、安全检查、民意调查、防范推广,将各项工作有机统筹结合。
宣传开道营造氛围
为了能优质地完成采集工作,该局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一标三实”信息采集工作方案,通过集中宣传等形式,耐心向群众解释“一标三实”的内容,详细为群众解释为什么开展这项工作,站在群众的角度,换位思考,告知采集信息对生活有怎样的便利。
通过微信、微博等微警务平台广泛宣传,让“一标三实”信息采集工作家喻户晓。浓厚的氛围为信息采集奠定了基础,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创新方法破解难题
如何化解采集难题,做到应采尽采?该局坚持规范自身,解决“入户难”的问题。群众有不开门、不接待或拒绝等现象时,采集民警要规范着装、规范用语。
坚持错时登记,解决“见面难”的问题。根据很多居民上班、上学、经商等情况,该局实施错时登记信息,利用上班前、下班后开展上门采集工作,或张贴公告留言预约,提高信息采集见面率。
同时,该局坚持纠错治假,解决“核实难”的问题。质量是采集工作的核心,杜绝虚假、垃圾信息,力争做到采集范围广、源头实、项目全、信息真、更新快、共享全、应用好,打赢“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攻坚战。
——相关新闻——
通过“一标三实”为群众找到丢失财物
2月5日,李武德焦急万分地来派出所报称:从成都至蓬南的客运车在蓬溪县三凤镇月台村路口停放时,包被人提走了,包里有3万元现金和一本存有20余万元的存折,请求派出所帮忙找回。
民警听后立即和客运车辆车主取得联系,通过“一标三实”查找到同车人员李某元(南充大同人)有一个同样的行李包,民警马上又联系到李某元,并帮助李武德找回3万元现金和一本20余万元的存折。李武德握着找回的血汗钱喜笑颜开,连连称谢。
通过“一标三实”为群众找到失散亲人
今年1月19日,在公安民警的热心帮助下,与亲人失散33年的吴仔宝回到了久违的家乡——蓬溪县任隆镇柏泥垭村,见到了朝思暮想的亲人。
原来,在吴仔宝8岁时,其母亲带着他和妹妹离开蓬溪,独自来到安徽生活并定居。由于当时通信交通不发达,逐渐和父亲及老家亲人失去了联系。直到今年1月,安徽的一场大雪把其母亲曾经居住的老宅压垮。吴仔宝在收拾整理老家的东西时,看到了母亲曾经与舅舅的通信信封,从信封上的通信地址找到了遂宁。当天,吴仔宝随即带着妻子连夜开车从安徽来到了遂宁,并向县公安局寻求帮助。该局领导高度重视,指派相关单位根据线索找寻。很快,经过任隆派出所“一标三实”等相关手段查到其家人联系方式,这段跨越33年的寻亲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通过“一标三实”为走丢小孩找到家人
3月8日下午,玉泉派出所接110指令:蓬溪县外国语小学外有一疑似走丢小女孩,请出警。
接警后,民警迅速赶往现场后发现,围观人群中有一名约3岁小女孩正在哭泣。经过耐心询问,小女孩告诉民警只知道她父亲叫赵海,具体家庭地址不清楚。
根据这一线索,民警立即通过一标三实系统查询,并前往附近住宅聚集区西华安置点找寻,最终向周围群众打听到小女孩住处,并将其平安地送回了家中。
新闻推荐
蓬溪县妇幼保健院下乡开展“两癌筛查”工作 关注女性健康 开展“两癌”筛查
(全媒体记者杨雪雯)为提高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以下简称“两癌”)的早诊早治率,降低“两癌”死亡率,提高广大农村妇女健康水...
蓬溪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蓬溪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