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产业支柱 落实发展措施 凉风垭村脱贫底气十足

遂宁日报 2018-08-08 08:25 大字

庞先明看着眼前的瓜蒌,喜悦之情溢于言表7月27日,记者走进蓬溪县赤城镇凉风垭村看到,100多亩地的瓜蒌郁郁葱葱,一个个碗口大的瓜蒌“躲”在叶荫下,压弯了枝头,甚是喜人。凉风垭村村书记庞先明看着眼前的瓜蒌,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再过1个月,凉风垭村就将迎来瓜蒌的第一个收获期。100多亩瓜蒌,每亩产量最高能达到2000斤,按目前市场鲜果价格1元钱一斤来算,今年瓜蒌产业的产值将近20万元,除去成本,村集体和贫困户还能拿到近万元钱的分红。

然而,在今年3月前,凉风垭村的产业还是制约脱贫的短板。今年初,蓬溪提出要高标准脱贫,要求贫困村人均收入达到4500元,如何增收成为凉风垭村两委面临的第一个难题。

“我们这个村如果搞传统的种植业,那要达到4500元是不可能的,所以就只有引进农商资本。”庞先明告诉记者,作为2018年蓬溪县23个预脱贫村之一,凉风垭村不仅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落后,在家村民还多以老弱病残为主,经济来源主要靠传统农业。“引进农商资本并不简单,首先要达到双方都满意就不是容易的事,我们也多方找业主,最终在遂宁找了2个业主,但是经过考察,觉得实力不够,就又放弃了。”

一次偶然机会,有人引荐了蓬溪一家药业公司——蓬溪芯汇通医药有限公司,经过实地考察,双方初步达成合作协议。但本着对全村发展负责的态度,村里商量后只流转了80亩土地给公司种中药材。

“我们当时就担心他是吃政策饭的,来了把地给我们整烂了就跑了,所以就没有流转太多土地给他。”凉风垭村“第一书记”吕毅说,随着合作深入,公司希望能扩大在凉风垭村的种植规模,而看到公司的行动力后,村两委也就放心了,又流转了520亩地给公司。“现在总共流转了600亩地给他们,公司种下了瓜蒌、黄豆,目前正计划在瓜蒌地里套种黄精。”

产业引进来,中药材种下地,那么这些药材又如何变成“真金白银”揣进老百姓的腰包里,它们的销路在哪里?

“我们在工业园区建设中药材初级加工厂,到明年我们种植的中药材成熟时,就可以自己进行初级生产加工。”蓬溪芯汇通医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唐学坦告诉记者,由于企业本身是做药品零售和药品批发的,构架已经达到集基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模式,凉风垭村种植的中药材也就不愁销路了。

除了中药材种植外,上个月,由县农业局牵头引进的蔬菜专业合作社还在凉风垭村流转了120亩土地种蔬菜,加上村里自有的200亩核桃和570余亩优质水稻,凉风垭村已有中药材、蔬菜、核桃、水稻四大产业支撑,土地租金、保底收益、就近务工、入股分红,多渠道的收入模式既能满足短期收益,也能确保长效脱贫。

产业能顺利发展,还得益于凉风垭村良好的基础条件。从2014年到2018年,村里水泥路从3.75公里增加到21.75公里。去年底,村里提前完成了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贫困群众全部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今年,凉风垭村还被确定为赤城镇的乡村振兴示范村,即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前期期望值虽然不是很高,但是现在有效果了,老百姓和村两委、镇党委都很高兴,现在大家脱贫的底气十足。”庞先明说,预计2018年底,人均收入能达到4500元。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然而,像凉风垭村这种以传统农业为主的贫困村,发展什么产业、如何引进产业却成了头等难题,而一旦突破了这一难题,脱贫就变得有底气了。如今,凉风垭村正努力摘掉“穷帽子”,向美丽乡村“蜕变”。(范晶)

新闻推荐

蓬溪交警开展“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集中整治行动 不断净化城区交通环境

2018年“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整治活动”中,城区交通秩序问题备受关注。其中包括了电动自行车、三轮车、摩托车不遵守交通...

蓬溪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蓬溪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