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举措 扎实开展教育扶贫进村入户 县教体局创新开展教育扶贫进村入户宣教工作纪实

遂宁日报 2018-04-03 11:40 大字

鱼泉小学教师为村民宣讲政策日前,记者从县教体局了解到,县教体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规划纲要,紧紧围绕教育扶贫目标,不断创新举措,积极开展教育扶贫一系列工作,以锐敏的思维、开拓的意识、较高的学识、高尚的人格魅力、充沛的精力,用心用情出色地完成了教育扶贫进村入户宣教工作。

成立“教育扶贫进村入户宣教团”

在县委、县政府的统筹组织下,县教体局在教育系统内统筹选调本土化优秀管理干部和优秀教师,建立了“蓬溪县教育系统教育扶贫进村入户宣教团”。同时,各学校分别成立校级“教育扶贫进村入户宣教队”,宣教工作覆盖全县所有贫困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县教体局还建立了“千名师资进夜校”师资库。以“脱贫攻坚奔小康、党的恩情永不忘”为主题,联合多部门精选各行业系统业务骨干,建立“千名师资进夜校”师资库。其中,教育系统夜校教师结合群众生产生活实际,主要采取播放宣传片、文艺演出、发放资料、现场讲授等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道德、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农村移风易俗“十反对”、农村乡风文明“十倡导”、科学常识、农村政治文明及精神文明建设典型、教育扶贫资助政策及国情、省情、市情、县情等知识和四川、遂宁、蓬溪等文化知识宣讲,切实增强工作实效。

五个“进村入户”保障入学

县教体局积极“进村入户”,以村为单位,深入每个贫困家庭,摸清适龄儿童少年底数,掌握入园入学情况,家庭成员学习志愿,建立完善帮教人员台账。特别关爱进村入户。把扶贫政策精准落实到人头,协调落实每一个适龄青少年入园入学,特别是义务教育保障一个不少的入学动员协调工作,编印学生资助明白卡1万余张,宣传各项扶贫政策特别是教育资助政策,抓好政策到人头的协调服务工作,在外地就学的,逐一指导帮助学生完善享受扶持政策的相关要件。送教上门进村入户。对智障、重度等不能入校就读的儿童少年,安排县特校师资100余人次,逐一协调落实送教上门工作,实现全纳教育;同时对有个性化需求的贫困村和贫困户子女开展送教上门和教育咨询服务。终身教育进村入户。有针对性组织协调开展生产就业技术技能培训,提升贫困村群众劳动致富能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资源,创新宣教方式,增强教育吸引力;全局统筹,各校组织编写7000余份村民喜爱的教育读物,课程资源适应教育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与农民夜校、相关部门协作,促进联合施教。感恩教育进村入户。与乡镇、村社等基层组织融合开展正面宣传、感恩教育、传统文化教育、致富奔小康教育,凝聚爱党爱国共识,弘扬文明新风,增强致富奔康的信心和决心。

四个“保障到位”夯实扶贫基础

据了解,为更好开展教育扶贫工作,在各村第一书记和“两委会”的直接组织下,综合利用村委会办公室、文化站等资源,建设宣教基地和村民学校(社区教育校点),保障教育扶贫阵地到位;同时制定进村入户工作方案和工作推进计划,定期向上一级报告工作情况,不断创新完善工作举措,保障制度到位;同时县教体局保障经费到位,考核问责到位,为更好地开展教育扶贫宣教打下基础。

(全媒体记者谢良栩)

新闻推荐

岳飞后裔精忠祠

在蓬溪县文井镇,有一座岳飞后裔精忠祠,成为该镇一大旅游景点。文井镇有逾千年的历史,原名文井场,先建老场,老场原属西充,解放后划归蓬溪县,老场规模较小,只有正街一条。由老场鸡市巷街出去,有一大院子,是富...

蓬溪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蓬溪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