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蓬溪地方绿色生态产品 ——记者打探任隆镇传统手工红薯粉条制作过程
眼下,正值红薯大量开挖的时节。近日,记者来到任隆镇安子沟村署兴粉条加工厂,目睹了手工制作红薯粉条的全过程。
煮粉糊化、搓揉、打浆、过滤、捞粉、冷却、上挂、晾晒成形……一步步一道道工序紧然有序地铺展开。“尽管现在有了机械化,但我们还是延续着手工制作工艺。”手艺人李秀芸说,他父亲从小就跟着老一辈学粉条制作,代代相传至今,在十里八乡是出了名的。每到冬天,请他去帮忙做粉条的很多,整个冬天都忙得连轴转,到现在已经干了15年。
“手工制作的红薯粉,一定要选优质的红薯。”谈到方法,李秀芸介绍说,先拿红薯在一个瓷缸里磨成浆,并过滤成淀粉晒干,再用开水搅拌,拍打,后用一个漏勺将其均匀的漏至开水中,冷却取出便成红薯粉。“看上去似乎比较简单,但每一个环节都有诸多的讲究。”李秀芸说,在搅拌淀粉时,用力要均匀,犹如和面粉。在用打勺打粉至开水锅中时,力道更有学问,“力气不宜过大,也不能太小。”受力均匀的粉团,会从勺底的圆孔挤出一根根粉条,落入开水锅中。煮一定时间后,再经冷水冷却,最后就被挂起来晾晒,才成红薯粉。
李秀芸告诉记者,制作红薯粉,除了红薯外,另一个原料就是水,其他任何东西都不添加,保证纯正而天然。手工制成的红薯粉条呈黄褐色,烹调既筋道又有营养,即便一顿没吃完,第二次回锅煮,粉条也不会被煮烂,每斤15元足不出户就能销售一空。
由于任隆镇纯手工红薯粉条制作历史久远,口感爽滑且有韧性,所以每年都会吸引重庆、南充等地的客户慕名前来购买。这一点在顾客口中得到证实。“手工红薯粉条,不添加增白剂、防腐剂、食品胶,吃着放心。”恰遇南充市民刘祥军正在与加工厂老板商谈购买100斤粉条事宜。刘祥军告诉记者,每年他都要订制任隆手工红薯粉条,分别送给亲朋好友品尝,也有帮忙购买的。
随后,记者深入村组了解到,每年入冬后,在任隆周边乡镇都能见到很多村民手工粉条制作场景。村民们纷纷在家门口加工红薯粉条,一台柴火灶,一口大锅,一块案板,几口大缸,几块用竹片做成的晒垫,这就是主要的加工工具。村民首先将红薯洗净,放入粉碎机内粉碎,然后放进大缸用清水漂洗,再用滤网将粉渣过滤,经沉淀后,倒掉多余的水和杂质,就制成了淀粉浆。村民在铝制蒸笼上涂一层油防粘连,淀粉浆薄薄地铺到蒸笼上,然后放进锅里蒸熟,在冷水中过一遍,接着铺到晒垫上摊开,就做成了薯粉。薯粉完全冷却后,放到竹杠上晾晒,在太阳的照射下,粉条闪着金光,晒干打捆就能出售了。
(全媒体记者杨雪雯)
新闻推荐
蓬溪县召开2018年度党报党刊发行及新媒体推广工作会 把党报党刊发行及新媒体推广工作落到实处
(全媒体记者王令)11月27日,蓬溪县召开2018年度党报党刊发行及新媒体推广工作会,传达贯彻省市2018年度党报党刊发行及新媒体推广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全县2018年度党报党刊发行及新媒体推广工作。会议...
蓬溪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蓬溪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