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溪县红江镇:乡亲不富心难安
山清水秀的红江镇,是蓬溪县的一个边远乡镇。由于地处两县一区的特殊地理位置,长期以来,该镇一直处于“社会治安混乱,上访群众连年不断,基础设施老化,街道路面破烂”的贫穷落后状况,当地群众怨声载道。2013年4月,蓬溪县委、县政府经过反复研究和考察,果断决定调任新会镇党委书记陈东主持红江镇的全面工作。三年来,新一届党委治镇有方,让全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党建引领 依法治镇
2013年4月,年仅38岁的陈东服从县委、县政府的安排,来到红江镇。面对镇域经济贫穷落后等实情,他暗下决心:绝不辜负县委的期望,在三年之内,让全镇彻底变个样。在全镇党委扩大干部会上,他提出了“党建引领、产业先行;基础强镇、构建和谐”的治镇主张,并响亮地提出:看我干!跟我干!红江这片沉寂多年的土地,开始春潮四起。
据了解,当时红江镇的社会治安和矛盾纠纷比较突出,群众投诉上访的问题日渐增多,一度让党员干部无法正常上班;镇村两级干部纪律意识和法制意识淡薄,领导班子组织涣散,政府基本处于瘫痪和半瘫痪状态。
针对上述情况,镇党委从抓党建和整顿领导班子着手,把党委政府的思想统一起来,并制订了一整套干部管理考核制度;对群众反映较大的三个村领导班子成员进行了调整;先后对镇村两级财务进行了清理,并实行村账镇管;对康一村的原书记、主任和文书涉及相关的经济问题绝不手软,对部营村原书记、主任和文书因村财务违纪违规等问题一一亮剑。
为了及时解决好群众进京和到省市县上访问题,该镇党委还根据市长热线要求,对信访的每一个问题都落实了一个领导,制订了一个解决方案,负责到底,直到解决为止;复杂难办的事情都由党委书记亲自接待处理,公平、公正解决好群众的诉求。在一年的时间里,全镇所有老上访、沙石开发中积累的利益矛盾纠纷问题以及群众斗殴纠纷的遗留问题等都一一得到彻底解决;依法处理和解决了全镇一系列涉稳、涉诉、涉法的问题,确保了一方稳定平安,形成了全镇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
产业先行 村民致富
红江镇,曾经历过兴与衰的起落过程。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这里的企业在全县风扉一世;蓬溪县红江丝厂、红江水电厂、造纸厂、白糖厂等企业红红火火,远近闻名。到九十年代初,因企业改制、倒闭、破产,红江镇逐步走向了衰退,全镇没有一家企业和特色产业。当时的红江夜晚,一片沉寂。
如何把红江镇建设成美丽、繁荣、富强的特色乡镇?如何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地过上好日子?镇党委把整个白土坝自流灌溉的5000多亩小麦、油菜、水稻划定为种粮区;把所有不适合种水稻的沙土、河滩地10000亩划定为蔬菜基地。通过科学规范、技术引领、协会帮助、支部带动,全部种上了韩国大萝卜和白菜。如今,通过土地流转,直接带动了本镇1000多村民从事蔬菜产业,年创产值达1200多万元,红江已成为周边城市和省内外蔬菜供应的菜篮子。
据了解,2013年4月以来,该镇先后引进了占地400多亩、总投资1.5亿元的四川齐全集团公司入驻白坪村五龙盘,建起了百万头绿色生猪基地;该公司采取“公司+农户”和农户寄养等方式,带动了周边群众发展生猪养殖大户,并以多种模式合作让当地村民致富。截至目前,全镇已发展规模养猪场8个,养殖大户13户。省委、省政府领导曾两次到该镇调研,并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在巩固生猪规模养殖的基础上,该镇党委还结合本镇实际,积极发展黑山羊、肉兔、跑山鸡等特色养殖业,并把几个村的撂荒坡地进行了有序流转。目前,已种植核桃3000多亩,种植香桂1000亩。在确保生态环境安全的前提下,促进了全镇村民增收致富。
2015年1月,该镇党委又通过各种渠道,在红江村、部营村、白坪村引进了总投资5亿元的中国绿然智慧农庄体验园。该项目主要是以建设现代农业科技园为主,进行现代农业示范、科普教育、素质拓展、休闲观光、养生等。如今,已建成“高效、优质、高产”现代农业生产示范基地4000多亩,辐射带动周边农业产业化发展50000亩以上;年培训青少年17万人次;接待游客40万人次;承接产业发展聚居人口2万多人;解决当地就业2000多人,辐射相关产业就业1.5万人;园区年经营收入达1.8亿元,辐射和带动周边区域,年增加经济收入达10亿元;年贡献税利2000多万元。通过对接绿然集团、组织全镇干部群众上下联动、攻坚克难,目前,已建成绿然智能化大棚12000平方米、连栋大棚130亩;园区道路、沟渠、蓄水池、电力、温室大棚、机井、提灌站、保鲜库已全面建成,并开始了正常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
基础强镇 惠及民生
为了改变红江场镇街道路面长期坑坑洼洼、污水横流、没有一条好路的状况,2015年6月,该镇党委政府按照提档升级的要求,狠抓民生基础设施建设,千方百计筹措资金800多万元,对红江街道和蓬(溪)红(江)公路红江段路面全部进行了黑化,对人行街道进行了美化和雨污分流,在整个场镇街头安起了130盏太阳能路灯,在各街道路口安起了视频监控系统,组建了场镇运行维护管理队伍,对店招店牌进行了统一管理,全镇家家户户从此用上了天然气和从县城安装管道引进的达标自来水。村容镇貌和基础配套设施迅速得到彻底改善,全镇上下从此旧貌换新颜。如今,大街小巷来来往往的居民个个面带喜悦,谈笑风生,社会秩序稳定,一派安然祥和的景象。
2013年11月,为了减少各行政村的综合压力,镇党委将3个村的部分社进行了合并,成立了全省唯一的农村社区——白土坝社区。该社区占地面积1600亩、3300多居民;新建了十里农民长街,办起了红江镇第二小学校;建起了占地达10亩的居民小区。如今,十里长街有汽车销售市场,五金、农副产品交易市场,蔬菜、生猪家禽市场,家具店、服装店、超市、酒店、餐饮娱乐和70多个百货商铺等。逢场天,三县一区都来这里赶场,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为了把十里新型农民街规范好、改善好、配套好,镇党委还积极筹措资金1000多万元,将街道路面全部进行了硬化、亮化。其中,对两公里人行道进行了美化处理,并新安装了太阳能路灯103盏,及时组建了白坪街场镇维护管理队伍,进一步规范了市场管理。
从2013年到2016年,全镇各通村通社的道路全部进行了硬化,打成了水泥路,百分之八十的农户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并对红江村、白坪村、马岩村、水益村4个村坡地上的田和土进行了高标准良田建设;对所有堰塘蓄水池、生产道、田间道、人行道全部进行了硬化和整治;在粮油主产区的6000亩耕地范围内,对提灌站的渠系、人行道、田间道全部进行了硬化;新建了园区道路4.3公里,并改建了宽6米的村道路1公里。
三年来,为改善村民的居住条件,镇党委千方百计筹措资金5000多万元,为5个村的村民建起了别墅小洋房,其房屋的选址、设计构造、环境风貌等全部实行了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验收。截至目前,全镇已有320多户、2100多村民搬进了多年来梦寐以求的别墅小洋房,从而结束了历代乡下人住泥巴墙、毛草房的历史。
三年,花开花落,春去冬来。陈东和红江干部就这样胸怀民情、情系发展,一路走来,无怨无悔。他们明白,最美的风景还在前方!(周昶名 文/图)
新闻推荐
蓬溪县城东边有一条美丽的小溪,名叫“洗芝溪”,简称“芝溪”。你知道“芝溪”名字的由来吗?芝溪河虽小,但声名远播。早在清嘉庆《四川通志》和乾隆《蓬溪县志》中对“洗芝溪”就有记载。据称...
蓬溪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蓬溪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