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卓筒井】大英卓筒井:沉睡千余年,一醒惊天下

四川经济日报 2015-12-18 00:07 大字

□ 文强

非遗档案

遗产类别:传统手工技艺

遗产项目:井盐深钻汲制技艺

遗产级别:国家级

遗产 地:四川大英县、自贡市

遂宁市大英县的卓筒井是我国历史上小口径盐井的仅存遗作。始创于北宋庆历年(公元十一世纪)的卓筒井不仅是中国历史上小口径盐井的重要遗存,也是世界上最早创造的机械凿井先进方法(绳式冲击顿钻法)来挖掘地下矿藏资源。

卓筒井的发明揭开了人类用钻井方法开发地下深处矿产资源的序幕,此后地下的石油、天然气和盐卤等矿藏的勘探和开发得以实现,从而引发了世界能源革命并推动了人类进程。被学者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和近代石油钻井之父。2006年6月,国务院公布“井盐深钻汲制技艺”(大英县和自贡市)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石油勘探之父:小口径深钻盐井

卓筒井的名称始于北宋。它是世界上最早创造的绳式冲击法(顿钻)的产物。“卓”为植立之貌,有卓然、卓立之意,“筒”则指粗大的竹筒。卓筒井意为直立的以粗大竹筒为导管开掘的小口径盐井。

中国凿井技术源远流长,井盐凿井技术源于古代水井。四川凿井取盐技术从公元前250年前后李冰“穿广都盐井”直到十一世纪中叶,为大口井时期,盐井采用人力挖掘、开凿而成。盐工手持锄、锸、凿等简单的铁制工具直接在井内挖掘和破碎岩石,然后将岩石泥沙运出井口,逐步加深直至打挖到盐卤为止。此为我国井盐凿井技术发展的第一阶段。

自北宋庆历(公元1041~1048年)始,社会发展导致先进的卓筒井小口径技术即小口径盐井的出现,中国井盐凿井技术也进入了第二阶段,即卓筒井技术发展时期。开始开采地下深处的天然卤水,这是人类最早创造的掘井技术开发埋藏在地下的天然矿藏。(参见《中国文物》1998年3月22日,李全民)

《新唐书·地理志》:“蓬溪盐井属华池厂。其井口如碗大,但容盏大竹筒,用铁锥凿井数十丈,得咸而煎之。”《元和郡县志》载:“方义(今遂宁)、蓬溪诸县有盐井。”说明卓筒井在唐代便得以发明使用。大英县保留的古代早期的卓筒井和凿井相关器具文物,是中国和世界地下掘井采盐历史上的重要证明。

北宋苏东坡的《蜀盐说》则描述了卓筒井的开掘和采盐过程:“自庆历皇祜以来,蜀始创筒井。用圜刃凿,如碗大,深者数十丈,以巨竹去节,牝牡相衔为井,以隔横入淡水,则咸泉自上,又以竹之差小者,出入井中为桶,无底而窍其上,悬熟皮数寸,出入水中,气自呼吸而启闭之。一筒致水数斗。凡筒井皆用机械,利之所在,人无不知。”苏轼描述的筒井与大英卓筒井完全相同。文同则在其《丹渊集》记“……凿地植竹为之卓筒井,以取咸泉鬻炼盐色,后来其民尽能此法,为者甚众。”这些都说证明卓筒井在北宋时期已大量存在,为一时之盛。

川北卓筒小井分布在蓬溪县、大英县、乐至县、乐山市等地。大英的卓筒井一部分是唐宋时期的老井,一部分是明代依唐宋卓筒井之法开凿的新井。《蓬溪县志·盐政》:“明时蓬邑盐井共计3700余眼。”民国时期的大英盐务所属川北盐务局河边盐场管辖。当时仅卓筒井镇就拥有108个灶房,年产盐4000余吨,销于金堂、乐至、安岳、大足等地。

20世纪六十年代后,卓筒井制盐业受现代制盐业冲击,由于成本高、劳动强度大且无利可图而被大量淘汰。目前仅大英县卓筒井保存有41口这样的盐井,其凿井、吸卤、煎盐等生产工艺流程依然是宋代卓筒井的基本方法,它持续近千年,对研究中国盐业史和钻井史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受到盐业专家高度赞誉。

四川是中国井盐的主要产区。大英县境内的卓筒井积淀了千年的盐卤文化。大英盐卤资源经国家储委认定的大致有10亿吨储量,主要分布在蓬莱、象山、卓筒井镇、河边、玉峰等地。卓筒井技术被誉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和“世界石油钻井之父”,是世界钻探深井的始祖和活化石。

工艺流程:打井、散泥、下筒、修井

卓筒井钻井工艺流程分为打井、散泥、下筒、修井。在卓筒井镇的文管所内至今仍保存了打井的一整套生产工具,几处仍能取制卤水的保护性盐井,具有珍贵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卓筒井一般深约130米,井口直径10-13厘米,占地两平方米左右。井址的选择在过去则基本上是靠有经验的老盐工根据一地的山势和岩层具体情况来决定。选择井址也叫“度脉”,“度脉”不准的结果一是打成漏井,二是打成干窟窿。选准了井址后便是打井了。

根据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所记,卓筒井的钻凿方法是采用机械凿井的方法——冲击式顿钻凿井法,利用杠杆的原理,将钻头(圜刃)固定于碓头,然后足踏碓梢,带动锉头顿击井底而将岩石破碎为粉末,边顿击边加水;锉头在顿击到一定程度之后又重新被提起,清理出井底被粉碎的岩浆后又作第二次顿击,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捣碎井底岩石和清出岩浆,使井身得以逐步加深,钻出一个圆形的井眼。

钻井分为两个阶段:打大眼和打小眼。上层大眼的口径为15-25公分,深约50多米不等;大眼的作用是将牝牡相衔的楠竹筒(即套管)下探,楠竹筒可隔绝洞壁上渗透出来的淡水,不让淡水进入井里。竹筒能否隔绝淡水是钻井能否成功的关键。

大眼钻至50米深,竹筒也相应下50米,若不能隔绝洞壁渗透的淡水,就叫漏井,就不能再往下钻了,只有报废;淡水在上,卤水在下,大眼成功了才能打小眼。打(钻)小眼时将钻杆顶端的大钻头换成小钻头,继续往下钻,直钻至100米多深卤水出来。如果每天能产500-3000斤浓度7-10度的卤水就成了井。如果无卤就是选址不准叫干窟窿。

能产出卤水的小眼经过岁月的流逝和地层变迁,有时洞壁也要垮塌,这叫“垮匡”。岩石填塞了出产的卤眼就无法汲卤。有时,一些汲卤工具掉在井里或其它人为造成的障碍这叫“屙堆”,也无法汲卤。要汲卤必须排除故障。因此产生了修治井的工艺和工具。如果故障大、难度大,要修好一口井需时一月或数月才能完成。要保持一口不出故障持续产卤的井很不容易,这也是卓筒井在后世不能大规模发展的重要原因。

制盐流程:汲卤、晒卤、滤卤、煎盐

成功打出井眼后,便可用竹筒将卤水从井里汲出了。因盐井太深,又发明了盐车(又名羊角车、花车),上面用竹缆与竹筒相连,才能下到深处汲出卤水。

汲舀出来的卤水混浊,浓度一般只有7-10度,为了提高浓度,又产生了晒卤的棚架、晒坝(也叫盐田)等晒卤工具和相应的工序。

将汲出来的卤水倒入晒坝。晒坝低于地面为一块干净光洁的凹地,一般长60米,宽20米;棚架安放在晒坝上,长约20米、高5米,如八字型,木质穿斗,棚架上铺满了小荆竹;棚架顶端安放的“天船”长10米、高1米、宽1米,天船底部安有长长的空竹筒,竹筒上钻有小眼;晒坝的一侧有筒车。圆盘状的筒车高6米、径5米,筒身外圈上依次安有10个小竹筒,小竹筒长约30-50公分。

晒盐的工序运用了与传统水车运转的类似功能:在筒车内径的圈轴一侧安上踏板,盐工在踏板上用力踩动,让筒车旋转;筒车上的竹筒将晒坝凹池里的卤水舀送到天船里,卤水通过天船底部竹筒的小眼均匀地洒泻到棚架的荆竹枝上,这样滤去水份和杂质。晒坝里卤水浓度和质量都有了提高后还得要放入滤缸过滤,最后才能放入盐锅内煎盐。

煎盐的地方叫灶房(俗名场火)。卤水在盐锅中经高温逐渐结晶成盐,为使盐结晶,煎制中尚需加皂角、豆浆等物,同时提旦(旦为另一种矿物质,可点豆腐);成品出来后,灶工将其舀入盐仓中,再将盐撮到炕上,烘干水份即成食盐。卓筒井的汲卤、晒卤、滤卤、煎盐过程便算完成。在川西北及大英等地,这种传统的制盐工艺一直持续到20世纪六十年代终告一段落。

(本版资料图片由中共大英县委宣传部和大英县文物管理所提供)

新闻推荐

蓬溪首家农村资金互合社诞生四川经济日报遂宁讯近日蓬

蓬溪首家农村资金互合社诞生四川经济日报遂宁讯近日,蓬溪县工商和质量监督局窗口为蓬溪县天宫堂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办理并颁发了营业执照,此举标志着蓬溪首家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诞生。发展农村资金...

蓬溪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蓬溪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