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都是怎样过年的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在春节期间,人们举行各种庆祝活动,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表达对未来一年的热切期盼和美好祝福。有些活动延续千年直到今天,有些则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不发短信 发飞帖
据《神异经》载:“西方山中有山臊,犯之则令人寒热。”此“山臊”原是瘴气之类,后被先民神化为一种叫“年”的怪兽,说它怕竹子爆响儿。于是人们烧竹来赶走它,遂成习俗。
宋代以前,拜年习俗一如今日,亲朋好友携礼品相互串个门,晚辈给长辈叩个头,说几句平安长寿迎新的话,长辈给晚辈拿点压岁的东西,整个拜年礼仪算是成了。但到了宋代,人们拜年一般不进门儿了,流行送“飞帖”,相当于今天的贺卡之类,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即承放飞帖之用。
《清波杂志》载:“元祐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到明代仍然如此。文征明《拜年》诗云:“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清代燕台月令》也形容北京“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
送走穷鬼 迎富贵
二月二日是迎富的日子,《岁华纪丽》载:有巢氏时,有人在这天领养了一个小孩,从而家富。后演绎为采蓬叶以代子,在门前祭之。又,《天禄积馀》载:秦代在这天携鼓到郊外游玩,朝出暮归,名为迎富。南宋魏了翁有《二月二日遂宁北郭迎富》诗云:“才过结柳送贫日,又见簪花迎富时……里俗相传今已久,漫随人意看儿嬉。”
从西汉时起,又开始流行送穷的习俗,如扬雄有《逐贫赋》,其中就有送穷神的说法。据《金谷园记》云:“高阳氏子瘦约,好衣敝衣食糜。人作新衣与之,即裂破以火烧穿著之。宫中号曰穷子。正月晦日巷死。今人作糜,弃破衣,是日祀于巷,曰送穷鬼。”传说穷神穿破衣,吃稀饭,在正月最后一天死去。
唐代也有送穷的习俗,如韩愈有《送穷父》文,姚合有《晦日送穷》诗:“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女化彩妆 男挂幡
各种礼仪过场之后,就该应酬娱乐了,先把自己打扮漂亮一些。
春节到来之际,妇女多在脸上画各式图案,有“斜红、面靥”等,还涂唇,有“万金红、大红春、内家圆”等名目,反正是怎么好看怎么画。传说宋武帝时,寿阳公主在人日卧含章殿,檐下梅花飘落在公主额上,形成一种装饰;宫女效之,以红点额为“梅花妆”。此俗传至唐宋,妇女便在脸上画“彩妆”。
妇女爱美,宋代官员更爱美。据《东京梦华录》云:“春日,宰执亲王百官,皆赐金银幡胜,入贺讫,戴归私第。”《梦粱录》:“立春日,宰臣以下,皆赐金银幡胜,悬于幞头上,入朝称贺。”满头挂上金色银色的“幡”,当时的人觉得很美。
结伴出游也是女性的一种过年习俗。如六对山人《锦城竹枝词》:“为游百病走周遭,约束簪裙总取牢。偏有凤鞋端瘦极,不扶也上女墙高。”描写当时成都妇女以在元宵夜遍游城墙为乐事,民间又叫“走百病”。正月十六日走百病,对妇女而言,其实是一种健身活动。而那些已婚未孕的妇女,摸城门钉,取“添丁”之意,希望来年可生子。
没有春晚 看迎春
春社是老百姓的娱乐。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是春社日,祭祀社神,以祈求丰收,祭祀后,撒肉四周以饷乌鸦。这一天可把老人与小孩乐翻天了。范成大在《四时田园杂兴》中的“春日杂兴”里,还描述儿童在春社这一天斗草的情形,互相用草角力,喧闹得一塌糊涂。
灯会,是古代春节娱乐中的重头戏,历朝历代都有灯会。唐代在“元夕”期间要“放灯”,京城破例取消夜间戒严。唐睿宗时作灯树高二十丈,燃灯五万盏,号为“火树”,允许市民逛灯三整夜。
明清时期的迎春仪式最娱乐,其丰富多彩与热闹劲儿堪比如今春晚。《清嘉录》载:“先立春一日,郡守率僚属迎春娄门外柳仙堂,鸣驺清路,盛设羽仪,前列社伙,殿以春牛。观者如市。”地方官与民同乐,热闹非凡。
猜谜语,也是古人过大年不可或缺的娱乐方式。到了清代,开始流行谜社,如光绪年间有竹西后社、射虎社、萍社等灯谜组织。其间谜手云集,每以茶馆酒肆,或在自家私宅作为灯谜活动场所。或研究探讨,或张灯悬谜,招引猜射,娱乐民众。谜灯有四面,三面贴题签,一面贴壁,此灯又名弹壁灯。猜中者揭签,获小礼品留念。
新闻推荐
(全媒体记者梁界波)1月19日上午,遂宁经开区在船山体育馆举行新冠肺炎核酸检测应急演练活动。本次演练由遂宁经开区管委会与...
遂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遂宁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