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遂宁坚持低影响开发,采用小规模、分散化模式 建设会“呼吸”的城市
【编者按】
作为全国首批海绵城市试点城市之一,遂宁的海绵城市建设自开工以来就备受关注。市委、市政府紧扣民生关切,问计于民,有针对性地实施海绵城市改造和建设,将自上而下的工作要求转化为群众自下而上的民生需求。不仅解决了内涝治理、雨污分流、径流控制等海绵城市内容,还及时解决了老百姓反映强烈、普遍关注的道路破损、停车难、环境差等问题;既实现了“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的海绵城市目标,又实现了“路平、灯亮、水通、景美”的民生目标。12月26日,《经济日报》城市版以《建设会“呼吸”的城市》为题,对遂宁市的海绵城市建设进行了深度关注。
四川省遂宁市是全国首批海绵城市试点市,25.8平方公里试点区已全部完成新建、改造,35个排水分区全部完工。截至目前,遂宁市城区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的区域面积占城市建成区面积的30.6%,超额完成国家制定的20%的目标。如今,遂宁已经实现了“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遂宁的目标是到2021年底,力争市中心城区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的面积占城市建成区面积的38%,把生态价值转化为旅游价值、文化价值,转化为市民的幸福感。
什么样的城市会“呼吸”?像海绵一样的城市。这样的城市有办法积极应对环境变化,尤其是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位于涪江中游的四川省遂宁市就是会“呼吸”的城市。遂宁是全国首批海绵城市试点市,25.8平方公里试点区已全部完成新建、改造,35个排水分区全部完工。截至目前,遂宁市城区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的区域面积占城市建成区面积的30.6%,超额完成国家制定的20%的目标。
从试点走向示范,遂宁通过创新探索,以政府资金为杠杆,带动多方参与海绵城市建设。
因地制宜精细施工
25.8平方公里试点区,346个试点项目,看数字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大型施工现场嘈杂的声音和拥堵的路段。
“没有那么复杂。”遂宁市老盐关社区居委会原主任董会说,社区改造的项目是主干道,改造按照分区、分块的方式进行。“要确保不影响居民出行,不给百姓生活带来大影响,改造期间我们没收到过投诉。”
正如董会所说,遂宁在进行海绵城市建设中严格遵循“低影响开发”的原则,346个项目采用小规模、分散化模式,并且多在天然河道、湿地基础上改造,不采取大面积挖坑、断道的方式。
这样的变化与因地制宜和技术创新密不可分。遂宁市住建局副局长唐静向记者介绍了建设过程中的“发明”:“雨水口‘微创’改造技术、道路边带透水混凝土技术、钢带波纹管调蓄利用新工艺以及海绵卓筒井技术,其中前三项已经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以雨水口“微创”改造技术为例,该技术主要通过对雨水口、路沿石进行“微创”改造,将路面雨水导入绿化隔离带、绿地广场及其他宽敞空间进行消纳,超出部分再通过既有管道溢流外排。
不同的“发明”适用于不同的区域和项目,这些“发明”体现了建设者“抠”细节的精神,也为规划建设节约成本。
例如,河东新区东平大道改造就采用了雨水口“微创”改造技术。这条4公里长的景观大道被切割成24个小段,分段、分批次施工,最终改造费用为700万元,比设计机构提供的方案节省约1000万元。
“在海绵城市建设试点5年内,我们既要确保高标准严要求完成建设任务,也要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唐静说,截至目前,遂宁海绵城市建设资金来源分为两部分。政府投入资金13.8亿元,分别是中央财政拨付的专项资金、奖励资金和四川省级补助资金。此外还有社会资本,主要包括PPP模式吸引的社会资本、银行贷款、开发项目投入资金等。
提升城市生态价值
遂宁的海绵可分为“大海绵”和“小海绵”,即分别对山、水、林、田、湖等生态要素实施保护和修复,又对小区、道路、公园实施重建或改造。“大小结合”显著提升了城市生态价值,群众生活发生了实实在在变化。
一个小区——船山区嘉禾东路39号小区。唐钧是小区业主,也是业主委员会主任。他告诉记者,这个老旧小区曾因地势低洼每逢大雨必定内涝,雨污混流又造成严重污染。改造后,路面全部改为彩色透水路面并将雨水管网和污水管网改为两套独立的系统。雨水被导入绿化隔离带消纳。“现在雨一停我们就能在小区散步,除了鞋底的水渍,再也踩不到油污、进不了泥。”唐钧说。
两条河——明月河、米家河。这两条河在进行改造时,优先实施排水管网改造,消除了河流直排口,消灭了点源污染。通过公园、湿地等建设,将流域附近片区内雨水通过湿地净化后排入河道,降低了面源污染。如今,试点区域内所有河流都摘掉了黑臭水体“帽子”,遂宁也成为全国第一批消除黑臭水体的城市。
还有越来越多的城市景观在海绵城市建设中诞生。例如,占地1.52平方公里的圣莲岛如今已经成为一座天然“海绵体”,其绿化率达到60%以上。盛夏时节,大片的荷花十分吸引人。
“遂宁的目标是到2021年底,力争市中心城区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的面积占城市建成区面积的38%,把生态价值转化为旅游价值、文化价值,转化为市民的幸福感。”唐静说。
持续放大绿色优势
“十三五”以来,遂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5%,城市环境质量逐年趋好,绿色优势持续放大,2019年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41天。与5年前相比,中心城区绿地面积由18平方公里增加到24平方公里。
今年4月,遂宁出台《2020年遂宁市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11月出台《遂宁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考核办法》,更加充实完善了海绵城市建设管理的机制,从任务制定下达到考核督查,工作开展依据更加充分、落实更有抓手。
依托海绵城市监测平台,通过电脑端和APP,相关人员可实时监控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全过程。当任何监测点位出现数据异常都会自动触发系统报警,值守人员或平台使用者会立即到现场处置。
如今,遂宁已经实现了“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的目标。这样的实践也为其他城市解决内涝问题提供了参考。(经济日报记者刘畅)
新闻推荐
(全媒体记者梁界波)12月22日,“老少牵手·温暖童心”市关工委暨遂宁经开区关工委暖冬行动启动仪式举行。市关工委执行主任蒋...
遂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遂宁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