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养老变成一件幸福的事 船山区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

遂宁日报 2018-10-09 08:14 大字

“吃喝住都不用发愁,逢年过节还可以看戏,经常还有志愿者过来陪我们聊天,这样的日子简直太安逸了。”9月26日上午,记者走进船山区河沙镇中心敬老院,只见敬老院内温馨祥和,老人们有的聊天、有的下棋、有的读书看报、有的在屋内看有线电视、有的在锻炼身体,生活逍遥自在。

这只是船山区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如何让养老成为一件幸福的事?如何让老年人的生活更美好?船山一直在努力。

近年来,船山区把敬老院建设放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和提供高质量的养老服务的大局中来谋划和部署,花大力气推进,取得了初步成效。全区先后投入资金5342万元,通过公办公营、民办公助等方式,全面建成公办敬老院11所、区域养老中心5个、民办养老机构4所,设置床位3577张,全面覆盖到10个乡镇、6个街道,集中供养老人1245人,基本满足了群众的养老服务需求。

“近年来,为进一步提高五保老人的集中供养水平,我们把敬老院建设管理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先后投入资金2300万元,改造提升床位2050张,安装烟雾传感器610个,灭火器727个、喷淋装置全覆盖,消除了养老院消防安全隐患。”区民政局局长杨平介绍说,“现在,敬老院棋牌室、医疗室、健身场地等一应俱全,院内道路全部进行了硬化,提升了老人居住的舒适性和安全感。”

“说实在的,原来我到这里来挺担心的,手脚又不方便,怕这怕那,后顾之忧很大。如今,已经在这里住了1年多啦,衣食住行有人管,吃穿住用不用愁,早已习惯了快乐舒心的集体生活,敬老院成了我的家呀!”住在河沙镇中心敬老院的75岁艾引云大爷谈起自己的感受,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眼下,在河沙镇中心敬老院里,像艾大爷这样“老有所养、老有所居、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的农村老人有56名。

漫步在干净整洁、绿树成林、环境优美的敬老院,如同走进了一个团结和睦的大家庭。老人们有的背着双手悠闲漫步,有的手捧唱戏机听戏娱乐。在船山区中心敬老院,见到记者来采访,老人都围过来,有说有笑,一个个高兴得像孩子似的。

船山区中心敬老院是一所集生活、健康、娱乐、休闲、医疗为一体的重点敬老院。该院投资1450万元,8700多平方米的建筑面积,有配套齐全的健身、娱乐休闲设施,住宿区域按照星级宾馆设置,有循环供热水系统、空调、电视、医务室,2015年被民政部评定为三星级敬老院。

记者了解到,早在2015年3月,船山区民政局就联合区卫生局,依托仁里镇卫生院,在区中心敬老院建立起医养中心,率先在全市开展“医养结合”试点。

“对入住养老院的老人来说,院方和老人家属最担心的,就是他们突然发病。”船山区中心敬老院相关人员告诉记者,医养中心建立前,养老机构无法提供医疗服务,患病老人不得不在养老院和医院之间“辗转”,既耽误治疗,又增加老人和家属负担。医疗和养老的分离,也使许多患病老人把医院当成养老院,成了医院的“常住户”。

如今,医院搬到养老院,让入住老人既免于奔波之苦,又能在生病时及时获得治疗,还能享受到专门的护理服务,一举多得。“现在不用出院门,也能在‘家门口\’看病,省去了儿女的挂念和操心,我也能更放心地安度晚年!”代养老人郑素清乐呵呵地说。

政府通过把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结合的方式,在养老院建立一所医疗机构,让老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一举解决入住老人到城里医院看病远、看病难的问题。

在这个日益老龄化的时代,对于养老模式的探索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养老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只有政策给力,多方努力,政府主导,各方参与,才能使医护养一体化模式“枝繁叶茂”。(梁惠)

新闻推荐

用爱照亮孩子未来 记安居区师德标兵、马家初中教师刘凌燕

刘凌燕,从事教育教学工作21年来,从初为人师的困惑、惶恐,到渐入佳境的兴奋、成功,她与学生共同成长。而且逐渐深刻地理解了“...

遂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遂宁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