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区试点 海绵城市建设的“遂宁范本”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张小星 张琳琪文/图
“如今,下小雨出门不湿,下大雨街上也没见积水。”这是广大市民对遂宁海绵城市建设带来变化的普遍反映。
近日,记者走进改造后的遂宁市体育中心,红色的健康骑道、平坦的绿地、小小的花园……虽然看上去没什么改变,但其中隐藏着不少秘密:因地制宜设置了透水铺装、植草沟、碎石下渗带、下沉式广场、雨水花园、雨水桶、蓄水池等海绵设施,改造后的市体育中心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由45%变成80%。
“市体育中心改造项目仅是遂宁市河东新区2015年17个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中的一个。”遂宁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遂宁开展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以来,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按照规划引领、样板引路、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在2015年探索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按照“体现连片效应,避免碎片化”的要求,综合考虑排水分区、行政区划等因素,将2016年、2017年的试点项目及相关的市政基础设施项目整合成10个工程包(总投资约82.21亿元),主要采取PPP模式推进。
截至2017年3月底,试点区域共23个排水分区均全面开工,累计开工试点项目316个,占三年实施计划的91.3%;完工试点项目248个,占三年实施计划的71.7%;在建项目68个,占三年实施计划的19.6%;待建试点项目30个,占三年实施计划的8.7%。试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9.2亿元,占同期计划投资的83.43%。
扛起试点大旗
打造海绵城市建设范本
地处低洼地带的遂宁市复丰巷小区,是上世纪90年代建设的开放式小区,由于小区管道没有进行雨污分流、管网过流能力不足等原因,过去每逢下雨,居民出行就变得困难。社区业委会主任王泽富拿着一张老照片对记者说,2013年6月的那场特大暴雨,小区积水1米多深,真可以划船了。
2015年,遂宁市成功申报为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市,计划投资50多亿元,通过3年时间实现城市雨水可通过地面自然积存、渗透、净化,减少城市内涝,做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最终成为“会呼吸”的“海绵城市”。
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复丰巷小区按照系统治理、小区治理、环境综合整治的思路,综合采取优化排水体系、雨污分流改造、客水拦截、道路下垫面改造、透水铺装等多种措施,既实现了“路平、灯亮、水通、景美”的民生目标,又实现了“大雨不内涝,小雨不积水”的海绵目标。
复丰巷小区仅仅是遂宁海绵城市建设的缩影。
据遂宁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海绵城市试点建设中,全市坚持因地制宜,开拓创新,积极构建整体联动的组织工作体系、科学完善的规划引领体系、全面覆盖的技术保障体系、全面监管的建设管控体系、因势利导的项目运作体系、多元投入的资金保障体系,在连片效应、内涝治理、理顺体制、技术创新、海绵管控、吸引社会资本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注重全民参与,构建整体联动的组织工作体系。为做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遂宁市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相关副市长为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条块结合”、职责明确的工作推进机制,规划、住建、财政、水务、发改、国土、造价、审计等部门通力协作,群众积极参与,形成了全民共建的良好氛围,确保了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注重问题导向,构建科学完善的规划引领体系。遂宁市编制并发布了国内首部《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提出了“国家海绵城市典范”的总目标和浅丘平坝地区内涝防治示范、老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示范、滨江水生态文化示范三大示范目标,确定了5大类24项考核指标。
注重技术支撑,构建全面覆盖的技术保障体系。结合遂宁实际,充分借鉴国内外经验及现有研究成果,在试验、实践的基础上,出台了《遂宁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遂宁市海绵城市设计图则》《遂宁市海绵城市植物名录》等地方性技术规则。
注重建管结合,构建全面监管的建设管控体系。遂宁市出台了《关于开展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的决定》《遂宁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等系列政策文件,初步形成了海绵城市建设管控的制度体系。
注重项目整合,构建因地制宜的项目运作体系。注重多元投入,构建政企合作的资金保障体系。
坚持规划引领
实现城市转型升级
“2015年4月,遂宁市成功申报为全国首批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市,成为四川唯一入选城市,也是西部地区唯一入选的地级市。遂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海绵城市建设的试点工作,将其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重大变革和技术创新,以此推动城市发展转型升级,探索丘陵地区海绵城市建设新路,努力为全省乃至全国海绵城市建设作出示范。”遂宁市委书记赵世勇日前在接受四川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说,遂宁建设海绵城市无经验可循,只能坚持规划引领,根据城市生态本底和国家相关要求,构建科学完善的规划引领体系。
据了解,遂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域面积为25.8 平方公里。在建设过程中,为避免重复改造,加强全域管控,遂宁市还研究制定了《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等措施,要求试点区域外的新建工程项目按照海绵城市标准,在基本建设程序各环节进行管控,为全域全面推行海绵城市建设奠定基础。
有资料显示,2016年,遂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竣工项目,成功经受住了2016年5月6日暴雨的考验,工程综合效益得到充分发挥,并在技术方案、建设模式、材料甄选、投资控制、质量标准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可复制推广的经验,考评成绩在全国16个试点城市中名列前茅。
实施连片治理
激发全社会参与
按国家住建部“体现连片效应,避免碎片化”要求,遂宁因地制宜,综合考虑排水分区、投资规模、试点效应等因素,将规划的300多个试点项目整合成10个工程包,解决了试点项目数量多、试点区域多、涉及专业种类多等难题,连片推进,发挥工程的综合效应。在排水分区之间,遂宁注重对山水林田湖生态系统的识别、分析、梳理,最大限度地保留原场地良好的生态本底,实施城市大海绵建设。针对丘陵山体的地形地貌,实施层层截流,上水下用;梳理水系,畅通行洪通道;整治湖泊洼地,增大调蓄空间;修复湿地,消纳建设地块等小海绵体部分径流指标,净化水体。统筹推进试点区域内外的大小海绵重构,实现大小海绵和区域之间的平衡。完成的15个排水分区的试点区域实现“连片效应”,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平均达到75%。
在安排具体项目时,遂宁市始终坚持民生优先,首先解决城市内涝,完善城市基础功能。2015年,遂宁市启动的海绵城市试点建设项目中,已完成45个内涝点整治,且经受住了三场强降雨考验,实现了“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的目标。
与此同时,为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建设,遂宁积极推行PPP模式,筹集社会资金参与建设,计划PPP项目达到总项目数的50%以上,投资约30亿元。目前遂宁市共计吸引各类社会资本105.5亿元参与海绵城市建设。
目前,遂宁市已对221个试点项目和72个在建、新建的非试点项目进行了海绵审查和建设,建设项目业主正在由被动建设海绵逐步向自觉建设海绵过渡。
发力“十三五”
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遂宁市是联合国授予的“全球绿色城市”,市委、市政府一直践行绿色发展的理念。在建设“海绵城市”试点中,当地重点打造沿山生态走廊,沿江、沿河公园、湿地,形成完善的山水生态体系,着力打造“大海绵”格局。
记者在遂宁市莲里公园看到,这里建设了许多美丽的小池塘景观,显得格外别致。这些小池塘也是一个个“小海绵”设施,他们通过管网设施,与一旁的湿地、河流相联通,又组成了一个“大海绵”。
赵世勇表示,遂宁不但要追求让城市在绿水青山中自然地生长,还要坚持为人管城,倡导绿色生活,推进人城融合,通过海绵城市建设进一步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下一步,遂宁将以海绵城市试点建设为契机,结合“城市双修”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全面实施城市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提升,同时,在全面完成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任务的基础上,计划在“十三五”期间通过海绵改造、风貌塑造、管线下地、绿化景观提升等措施,投入30多亿元分年度、分片区完成6平方公里老旧小区立体式综合改造,通过PPP模式对老城区雨污系统进行全面整治和改造。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省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员彭云良团队特将今年小麦生产主要病虫害流行爆发态势加以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防控策略和措施。目前在四川省,小麦病虫害已进入流行和爆发阶段。尽早掌握动态...
遂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遂宁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