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霞梅的川剧人生
□ 黄基秉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川剧已有400多年历史。长期以来,在川剧艺术的表演传承中,草根剧团(也称火把剧团)一直活跃在民间,并深受人们喜爱。成都百家班班主代霞梅作为川剧传承人之一,历尽艰辛,百折不挠,痴心不改,是一位广受称誉的民间川剧艺术家。
自十四岁进入乡村川剧团,三十多载春夏秋冬,代霞梅先是在梨园天地单打独斗,向命运抗争,后来举旗立团,招兵买马,租场演戏,弘扬国粹,最后成为百家班班主。猴年春天的一个周末,笔者在成都川剧“窝子”悦来茶馆斜对面的春熙坊川剧园采访了代霞梅,木桌木椅,清茶一杯,聊川剧,话人生。
投身梨园 无怨无悔
代霞梅投身梨园班似乎是一种偶然,但偶然中却有着必然因素。代霞梅1967年出生于四川遂宁南江区,当时正值“文革”时期,国家经济萧条,民众生活艰辛。南江区地多田少,大米出产较少,代霞梅家里四姊妹,她是老二,上有父母和爷爷奶奶,八口之家,困难可想而知。
代家在南江区的场口边上,偶尔能在街上看到下乡演出的川戏。14岁时读初一的代霞梅遇到遂宁莲花公社川剧团到南江乡场上招演员,活泼灵气的小霞梅也去凑热闹。她看到川剧演员化妆很漂亮,唱腔很美,锣鼓好听,戏很好看,于是就报名应考。
代霞梅说,首先是考嗓子,看你发音准不准,是不是“左嗓子”。当时她很瘦,体重只有七八十斤。但面试老师见她模样乖巧,很有灵气,觉得可塑性强,有发展前途,便录取了。
进了莲花公社川剧团后除了练嗓子,还要练功,练腿功、练腰功,很苦、很累,尤其是练腰功要上夹板,很痛。有时都想打退堂鼓了,但想到家里姊妹多、很穷,在剧团里多少有口饭吃,她还是咬牙坚持下去。早上六点起床练功,早饭后到河边去练嗓子,练川剧的发音,一直练到晚上八点。就这样她打下了童子功的扎实基础,可谓终身受益。
剧团虽小,代霞梅的学习却从未放松。这里作为她川剧人生的起点,让她从师父和同行那里学到了许多。说到高兴时她又兴致盎然地向我谈起了川剧:过去有“蜀戏冠天下”的说法,清代乾隆时川剧在本地车灯戏基础上,吸收融汇了苏、赣、皖、鄂、陕、甘等各地声腔,形成了含有高腔、胡琴、昆腔、灯戏、弹戏等五种声腔的地方特色剧种。特别是川剧的高腔曲牌丰富,唱腔美妙动人,最具地方特色。它可分为领腔、合腔、合唱、伴唱、重唱等,意味隽永,引人入胜。
众所周知,川剧的语言生动活泼,幽默风趣,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同时表演中唱、做、念、打齐全,器乐帮腔烘托,变脸、喷火、水袖等绝技更是独树一帜,兴味无穷。代霞梅品了一口盖碗茶,不无自豪地向记者介绍。
四个春夏秋冬,四年梨园学艺;功夫不负有心人,十八满冠始登台。十八岁的小霞梅已经出落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师父说,你可以上台饰演角色了。记得当时出演的川剧折子戏是《孙玉娇》,戏中母女相依为命,靠养鸡卖蛋为生。代霞梅饰演女儿孙玉娇。也许是出生农家有生活经历,角色表演准确到位,演出效果出奇地好,当然获得满堂喝彩。剧团老师高兴地说:“你学得出来!”
初次登台成功,增加了代霞梅的信心,从而坚定了她一生从事川剧的信念。
百折不挠 自立门户
代霞梅在公社川剧团当了5年演员,各种角色都演过:大幕戏、折子戏、文戏、武戏,她也会变脸,能唱戏歌、能演小品……她成功过,开心过。但随着时代变迁,人们的娱乐形式多样化,电影电视及歌舞等的出现,却让川剧的观众越来越少,剧团难以为继,不少剧团陆续解散,演员退职回家自谋职业。
所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代霞梅在公社川剧团浸润了十载寒暑,有泪水也有欢笑,面对现实,她也只好离开剧团,独闯天下。
1990年代霞梅只身来到成都,在草台班子表演川剧,以微薄的薪水维持生计。十四从艺,十载荏苒,除了唱戏她已别无他技。为了生存,1992年她开始在成都九眼桥摆香烟摊子和公用电话,白天守摊,晚上到茶铺里唱戏,有时还会为红白喜事唱堂会,生活艰辛,只能勉强度日,只有演戏能给她自己带来快乐,她也正是在这当中找到了生活的勇气。只要有地方唱戏,代霞梅就似乎重新找回了自己。
她说,2007年农历冬月间的一天,天气阴冷,代霞梅接到一位朋友的邀请到龙泉山上的共河镇做“死人吹吹”,就是为“白喜事”唱堂会,唱川戏。她和爱人一起带上道具和行头,骑上摩托车,顶着迎面而来的纷纷雨雪,从市区赶到龙泉山顶的那户农家。她表演的是变脸和方言小品“中江表妹”,她爱人表演的是吐火和魔术。那晚节目多,主人又将变脸、吐火安排为压轴戏,这样可以为疲倦的“打丧伙”的亲友们提一下神。
这可苦了代霞梅和她爱人,最后演出结束时已经是深夜11点过,两口子只有麻起胆子匆忙下山。山里的路崎岖难行,一路漆黑,雨雪仍下个不停,两口子愁眉苦脸,心里也只有一个念头,哪怕下刀子也要回家。
所谓欲速则不达。不巧半路上前轮被钉子扎了一个眼,车子不能骑了,两口子没有办法,只有推起摩托车朝前走,夜黑天寒,还真令人害怕。也许是因为霞梅两口子平时与人为善,在黑暗的山路中最后终于发现一户人家,于是两个人在这家农户的屋檐下躲避雨雪,直到天亮后雨停风住,找到一家修车店补好车胎,才终于骑车回到市区家里。代霞梅类似这样的经历不止一次。这不仅只是出于生存的需要,同时也是川戏的魅力和民间对川戏的期待,让她不愿意错过一切表演机会。
俗话说天干饿不死手艺人。代霞梅在省城成都左冲右闯十数载寒暑,生活教育了她,让她认识到老是当“丘儿”是没有出息的,只有自己当老板,哪怕是个小老板,才会有出头之日。
2000年,代霞梅举旗立班、招兵买马,成立了“振兴川剧团”。虽说是草台班子,其实演员都是梨园弟子,从小在川剧团学艺成长,后因剧团解散才流落茶铺、堂会,凭一技之长找口饭吃。现在代霞梅举旗立班,大家抱团取暖,实在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振兴川剧团”位于成华区双林社区内的雕塑公园西南角,当时有30人左右。作为成都市仅存的四家民间川戏班之一,她们的演出节目正规,演员功底深厚专业,坚持演出长达12年,形成了比较稳定的观众群,受群众喜爱。2013年“振兴川剧团”更名为“百家班川剧团”,因演员来自四川四面八方,又取弘扬川剧、百年有继之意。
百家班川剧团十余年来演出了数万场川剧传统折子戏,凭借演出的精彩和低廉的票价,每天固定观众一般可达200来人,吸引了许多老成都川剧戏迷,甚至还有多家旅行社经常带欧洲、美国、日本等海外游客前来听川戏、看变脸、观吐火,使双林社区成为了蓉城为数不多的本土文化特别是川剧表演艺术的缩影地及重要场所。
弘扬川剧 海外扬眉
2012年5月7日至19日,为庆祝中斯(斯洛文尼亚)、中克(克罗地亚)建交20周年,应卢布尔雅那(斯洛文尼亚首都)大学孔子学院和萨格勒布(克罗地亚首都)大学孔子学院邀请,代霞梅参加了成都市成华区民间艺人组成的民间艺术团,圆满完成了赴东欧文化交流的演出任务。这次文化交流演出活动由成华区民间艺人带去了具有浓郁成都特色的川剧绝活、蜀派古琴、峨眉茶道等精彩节目,在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意大利三个国家的5个城市进行了9场交流演出。
整个演出活动在当地受到热烈欢迎,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卢布尔雅那大学孔子学院院长和各地市政要员连呼“震撼!”观众报以经久不息的掌声和喝彩,不少人更在表演结束后走上后台与演员进行交流,参观演员们精美的川剧服装和脸谱;有的观众在参观茶道的茶具时,一边拿着长嘴茶壶试着怎么倒茶,一边赞叹说:“原来成都的茶是这么喝的!太有意思了!你们的文化太精彩了!”当地的主流媒体都在第一时间对此次文化交流活动进行了重点报道。
代霞梅告诉记者,她们这次演出精心挑选了《变脸》《吐火》《别洞观景》三个节目,代霞梅主演的《变脸》共计演出了九场,几乎每场都受到观众热烈欢迎。川剧不仅冲出了盆地,更走出了国门、走向欧洲,展示出了它动人的风采和魅力,为此,代霞梅和她的百家班可谓功不可没。在当今文化娱乐多元化的大背景下,我们除了感谢代霞梅及她的百家班为川剧艺术传承的不懈努力和辛勤耕耘外,更期望作为非遗的川剧艺术后继有人,不断发扬光大!
【记者手记】
成都的草根川剧团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然而与东北二人转等地方戏曲相比,草根川剧团还可以谋求更大的发展。草根川剧团可以打开思路,借鉴二人转的发展模式走得更远、做得更好。这方面有几点建议可供参考:
一是整合资源形成联盟。成都城区虽然有四家草根剧团,但几乎都是单打独斗,各自为政,并没有发挥各自的优势,更没有形成合力。如果草根剧团能成立同盟,整合资金、场地和演员等资源,形成共同发展的合力,这样就可以一起共同把蛋糕做大。
二是创新演出形式,培养观众群。草根川剧团演出多为传统折子戏,虽然展现了川剧原生态,但并不能吸引年轻观众的注意。草根剧团可以凭借其“轻骑兵”的优势,编排符合潮流的川剧时尚小品演出,加入现代审美元素,吸引年轻观众;也可充分利用自身社区文化特色,加强互动性、娱乐性,培养自己的观众群。
三是培养川剧新偶像。一说到东北“二人转”,人们就会想到赵本山。同样从草根剧团里走出来的赵本山已经成为二人转的一面旗帜。而川剧恰恰缺少一位这样的草根偶像。虽然省、市川剧院从草根剧团里也吸纳了一些优秀的川剧演员,但由于草根剧团的演员流动性大,优秀的演员无法脱颖而出,川剧新偶像诞生的难度也无形中加大,培养优秀川剧演员已成为草根剧团的当务之急。
四是排演大戏,增加演出含金量。草根川剧团选择演出传统戏和折子戏既省时间,也少风险,但只有编演原创大幕剧,才能支撑剧团长久发展。记者了解到德阳金桥川剧团开创了一种新的生存模式,他们与三星堆博物馆合作,以三星堆文化为背景打造大型情景川剧《青铜魂》,使川剧团与博物馆相互借势、交相辉映,让草根剧团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与国粹握手合作,川剧就一定能得到完美传承。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成都市成华区文广局提供)
新闻推荐
四川经济日报遂宁讯(记者张琳琪)昨日上午,中共遂宁市船山区委宣传部举行新闻通气会,正式对外发布主题为“书香船山·莲香成渝”船山区全民阅读活动的相关情况。“书香船山·全民阅读”活动是船山区落...
遂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遂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