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反哺家乡是否只有“回家”一条路?

四川日报 2016-02-24 08:30 大字

《遂宁杂技要“回家”如何才能扎根常驻》追踪

□本报记者 李思忆

2月17日,本报报道了《遂宁杂技要“回家”如何才能扎根常驻》后,引发广泛关注。享誉世界的遂宁市杂技团靠什么留在遂宁,当地市场还是家乡热情?文艺院团改革的浪潮中,“落叶归根”一定就是民营院团的最佳选择?记者就这些读者和网友关心的问题,再次进行了采访。

要“回家”,遂宁杂技有两难

2月22日,本报接到遂宁读者打来的热线电话:“在外走市场走得挺好,就这样突然回来,会不会反而砸了招牌?”

对此,遂宁市杂技团团长童飞也道出了自己的隐忧:“我们在北京朝阳剧场驻场演出多年,做的多是游客生意。”童飞认为,民营杂技团要生存,市场才是根本。“要‘回家\’,首先需要在当地接到更多常态化订单。但遂宁本地市场目前还不成熟,不可能长久地撑起上座率。”

而为了让杂技团“回家”,遂宁方面也开出了各种扶持计划。童飞坦言,他接收到的信息指向却不明确。“政府希望我们承接‘杂技进校园\’巡演,但却没明确说是政府采购还是找学校要钱。”在他看来,类似的“指令”演出如果能进入政府采购公共文化服务的序列,也是为家乡服务的一种方式。

对于童飞的担忧,遂宁市文广新局副局长陈立告诉记者,遂宁市文广新局和教育局现已开始制定演出计划,遂宁市杂技团有望纳入政府采购。但记者进一步问到采购的细节,陈立表示,“有待进一步商榷。”

要“反哺”,也可学学德阳杂技

在网友留言中,记者注意到这样一条信息:与遂宁市杂技团类似的德阳市杂技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德阳杂技团”),怎么没被要求“回家”?

同样在北京租用剧场驻场演出,德阳杂技团仅演出年收入已达到1000多万元。对于“回家”的话题,德阳杂技团团长杨晓琳直言:“今年公司的一大工作计划就是争取政府采购,参与德阳文化惠民演出。”“其实早在前年,我们就在德阳进行了大半个月演出,实行30至80元的惠民票价。”德阳杂技团办公室主任李晓东回忆,那次演出每场上座率达到了70%。“但由于杂技团的演出对场地的要求很高,德阳暂时还没永久性的符合要求的场地提供,再加上德阳的人口比较少,文化消费水平不高,短期低票价惠民演出或许还可以吸引一些人走进剧场,可长久来看,驻扎演出还是有一定难度。”“其实‘反哺\’家乡的方式很多,不一定常驻。可以每年回德阳参加一些惠民演出,一点点培养市场。”李晓东透露,依托德阳杂技团的招牌,“今年我们将与德阳有关方面合作,在柬埔寨联合开发一家集住宿、休闲、演出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度假中心。”

记者连线

“回归”与“行走”相结合

“墙里开花墙外香”的民营院团,怎样才能在不违反市场规律的同时又能服务家乡文化建设?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范远泰认为,现在全国的演出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如果在外打拼了多年的民营院团有“落叶归根”的意愿,而当地政府也确想扶持民营院团扎根家乡,这是件好事。“只是院团应该思考,如何在继续‘行走\’市场和为家乡做贡献之间平衡发力。”“德阳借力德阳市杂技团的招牌,把生意做到海外,也给了民营院团一种新的‘回乡\’启示。”范远泰表示,民营院团“回归”是文化和心灵的回归,“行走”则是面向市场、放眼世界的行走。“也许两种状态相结合,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新闻推荐

锁定千亿目标 遂宁精准发力

□本报记者陈岳海袁敏“十二五”收官,川中遂宁拿出了漂亮的成绩单:2015年全市GDP、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等五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位居全省第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千亿大关。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

遂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遂宁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