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村村有队伍 天天有戏看

绵阳日报 2015-09-22 15:20 大字

本报讯(刘玉明)麦冬收获季虽已结束,但花园镇法源寺村文艺表演队的张泽先老人却还是没有闲下来。从简单的模仿到自创自编自演,法源寺村文艺表演队走出了特色,也在梓潼、中江、平武、遂宁等地打出了一片天地。农闲时,各地的庙会、农家的红白喜事,都有该村表演队员的身影。

近年来,花园镇以“送文化”为契机,以“种文化”为抓手,培养群众的文化自信,着力打造村社文化队伍,培养文化骨干,实现了“万家欢乐”。

“种植麦冬和其他农作物不一样,农忙时节短,一年里有很长时间都比较闲。”花园镇营城村的游丛科老人说。针对这一情况,花园镇以发展群众文化为切入点,大力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坚持“种文化”,有力地提高了群众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实现了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的“比翼齐飞”。

年过七旬的游丛科老人是营城村“涪江乐曲队”的主创和小提琴手。游丛科说,村乐队演奏的曲目和节目都是由队员们自创的,内容包括计划生育、反邪教、建设新农村、宣传好人好事等各个方面,很受村民们欢迎。

在该镇,像涪江乐曲队这样的文艺表演队就有18个。为了激发农村文艺骨干的积极性,繁荣本土文化,花园镇选拔了30余名“文化能人”,邀请市、县文化部门实行定向培养;利用各级举办培训班的机会,分批选派人员参加培训,还专门安排他们外出参加交流活动,开拓视野,使他们成为各村“留得住、用得上、撑得起”的乡村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该镇文化站上门指导的同时,定期组织开展各村社区文艺汇演及全镇文艺调演,让每支队伍、每个队员都各显其能,逐渐形成了“村村出动、家家动员、人人参与”的生动局面。

对群众文化事业,花园镇在资金、器材、场地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先后建起了18个村(社区)文化活动室、14个农家书屋和多个村文化广场(文化大院),形成了“20分钟乡村文化生态圈”;为鼓励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镇党委、政府每年拨出专款对文化活动搞得好的村进行奖励。

该镇文化站站长李安明告诉记者,目前,全镇18支文艺演出队有在册骨干队员300余名,其中年轻人达30%以上,包括歌舞、器乐、填词作曲、诗词朗诵、小品创作等各类人才。一些村社区文艺表演队不但在本地有一定影响,还活跃在周边区县,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新闻推荐

绵阳川剧演员斩获一等奖

本报讯(记者郑金容)8月22日晚,四川省第三届青年川剧演员比赛在遂宁完美收官。经过5天激烈角逐,比赛奖项尘埃落定。来自绵阳艺术剧院的川剧演员蒋婷获得一等奖,仇小青获得二等奖。据悉,四川省第...

遂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遂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