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杂货铺 重回与物件“相处”的时光

四川日报 2015-05-08 10:32 大字

5月6日晚上9点多,成都建设南二路街道两边大大小小的门店相继打烊,唯有街道尽头一家取名“飞机场”的杂货铺里,灯光不知疲倦地亮着。走近一看,这家不到10平方米的店里竟围坐了不少年轻人,谈笑声不时传出来,倒更像一个正在举办聚会的客厅。

店里摆满了各种怀旧的物件,老橱柜、旧木箱、上世纪80年代流行的各式衣裙……“小店开业1年多,已经成了不少喜欢旧物的客人常来的地方。”小店老板、26岁的薇薇指指那群在店里聊天的人,“这样的杂货铺最近两三年在成都越来越多,虽然风格迥异,但都和怀旧、手工、创意分不开。”

开店:把儿时梦想装进小店

“受我外婆的影响,我从小就很喜欢收集旧物。”薇薇说,玻璃弹子、烟盒都是她收集的对象,“小时候家里堆满了我和外婆从四处收集的各种物件。”

长大后,薇薇从老家西昌来成都上学,也将家中的旧物搬到了成都。“一个人住,就更‘肆无忌惮\’了,大到柜子、长凳,小到钢笔、旧书、积木、玩偶……卧室全被旧物占领了,我只能在客厅睡沙发。”薇薇说,一些同学知道她的癖好后都喜欢来家里参观,遇到喜欢的还让她转让给他们。“这时,我觉得我可以开家店了,一来可以展示,二来家里空间毕竟有限,有些东西如果遇到有缘人转让给他们也行。”

在成都文艺圈里知名度颇高的“一山”杂物,也缘于老板王果的私人收藏。“起名‘一山\’,就是希望小店像山一样包罗万象,鸟、树、花草都能在山里自由生长。”

在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校门外堆满小玩具、零食和各种文具的杂货铺,对于小时候的她来说,绝对有着莫大的吸引力。”为了延续儿时的梦,80后小琴将自己的“6号杂货铺”开在了成都石室联中门外的小街上,“照自己的趣味装修,按自己的风格营业,不受他人限制。”

曾在成都一家环保组织工作的朱轶,对于乡间的手工产品存有极大的兴趣,于是在成都开了一家“云集”杂货铺,将各地的手工产品展示出来,“希望从中探索出一条民间手工与商业社会相融合的路子。”

淘货:每一件物品都要有故事

“这个周六一起去荥经吧,我要去和当地的砂器师傅谈今年的合作。”采访时,小琴接了个电话,她同四川美院设计系的学生要带着设计图去找一位荥经砂器传承人,“希望师傅能根据我们的设计把砂器烧制成一些创意产品。”小琴边说边从柜子里拿出几个土陶罐,“这是去年我从遂宁蓬溪淘回来的手工土陶罐子和灯盏,放在‘6号杂货铺’当花器和茶具,没想到一些熟客看到了也很喜欢,当初带回来几百个,现在卖得差不多了。”

去年夏天,小琴还从上海淘回了上百卷印花土布。“我把其中的一些做成了好看的茶席摆放在店里,非常受茶友们喜爱,没多久就脱销了。”

而朱轶“淘货”更注重特色,“战线”也拉得更长,每年寒暑假都会和丈夫贾磊去云南和缅甸、泰国、老挝等东南亚国家搜集各地的手工制品。“我们每次都尽量去不一样的地方。”朱轶指着几张靛蓝色的印染花布告诉记者,这是今年寒假夫妇俩在老挝“扫货”的收获之一。

“我出生在云南红河州中越边境的一个小镇。记得小时候在老家的集市上看到过这种印染花布。”贾磊回忆,多年前,他亲眼见过很多哈尼族妇女在河边染布的场景,“可惜这种印染方式现在我家乡很难看到了。”

朱轶夫妇为节省成本,每次都把在各地淘的手工制品背回来,“所以店里的每种产品都只有不多的几件,而且每件都有创意,有故事,有汗水。”

而“旧物有魂”,却是薇薇的信条。薇薇给记者展示她最得意的收藏——一盒装在画着花仙子的扁平纸盒里的漆画积木,“这可是我的心头好,小时候特别喜欢耍这种积木。几次有客人要买,我都没舍得卖。”薇薇告诉记者,成都十陵、崔家店、洪河附近的旧货市场是她店里旧物的主要来源,但是外出旅游中的“偶然邂逅”也必不可少。“这盒积木就是我在上海一个小弄堂里的杂货铺里淘到的,老板说这是20年前没卖完的存货,还剩最后几盒,我以60元一盒的价格全部收了,现在卖得只剩最后这一盒了。”

生存:坚持把杂货铺开下去

薇薇说自己是个感性的人,“东西只给有缘人。只要顾客真心喜欢,哪怕不赚钱我都会卖给他们;但如果我觉得他们对物品不是真心喜爱,再高的价格我也不卖。”在这样的经营理念下,“飞机场”杂货铺开业一年来,一直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但薇薇表示愿意再坚持,“我大学的专业是设计,我打算与朋友开一个服装设计工作室,一边卖杂货,一边卖自己设计的服装,希望能有所转机。”

而“一山”杂物的处境则相对好得多。“不以赚钱为目的开起来的店,生意却还不错,有些出乎意料。”身兼音乐人和VJ(影像骑师)的王果说,开始只是身边一些文艺圈的朋友来得多,他们在微信、微博上转发了一些店里的信息,没想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我们小店。

王果透露,“一山”杂物现在已准备搬迁至红星路二段,“店址会选在居民楼的顶楼,店里除了出售旧物之外,我还打算建立一个‘故事系统\’。”王果一直坚持,“故事”是旧物的灵魂,“我会将店里的每件物品的故事都整理出来,来店的顾客可以用‘交换\’的形式了解这些故事。此外,我们也可以帮顾客寄卖旧物,当然,最好把你的故事告诉我们。”

与前两者相比,“6号杂货铺”和“云集”杂货铺对待未来的态度则是“以不变应万变”。小琴向记者介绍,“6号杂货铺”的生意自开业以来一直不错,“但不论怎样,我都会坚持把这个店在原址经营下去。我希望10年以后,小店依然在这里,从这个学校走出去的孩子多年后回来还是可以找到熟悉的感觉。”朱轶和贾磊夫妇的“云集”如今也基本“收支平衡”。贾磊说:“我现在有了一家自己的手工木艺工棚,希望自己的产品可以与不同地方匠人的产品一起在‘云集\’与大家见面。”

□本报记者 李思忆

新闻推荐

两年内 遂宁电商交易额欲破千亿元

画好“作战图”,打响“突围战”本报讯(记者任鸿)5月7日,6.5吨遂宁青见运抵上海,随后将在上海城市超市进行销售。企业前行的步伐与遂宁发展电子商务的远景不谋而合。为推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日前该市编...

遂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遂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