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看了华西20年 他收藏了所有号外

华西都市报 2014-11-16 19:31 大字

老读者安庆选展示自己收藏的华西都市报号外。

2009年的10月,安庆选来到成都红星路二段70号,想找华西都市报前两天发行的《盛世大阅兵》号外。正是这件事,让我们知道了爱收藏华西都市报所有号外的他。2014年6月的一天,他致电华西传媒呼叫中心,说当天的版面“非常好看”。从华西都市报创刊开始,安庆选就是“忠实粉丝”,他不仅看报纸、挑错,还发表文章、参加活动……“四川的第一张都市报,一直很有看头啊!”

他是华西报“常客”

安庆选一辈子都在干宣传工作,日常工作就包含了“看报纸”。1994年华西都市报创刊时,还在遂宁市川中石油矿区的安庆选就开始组织单位订阅“全国第一张都市报”。“那个时候每个办公室都有华西都市报,觉得讲的都是老百姓的生活啊,值得看。”

安庆选常常给报刊杂志投稿。第一篇发表在华西都市报上的作品,让他得到了15元钱的稿费。上世纪90年代,华西都市报也常常改版,安庆选最喜欢的版面是“街坊”,这是个“市民写、写市民,讲述都市人平凡故事”的版面,尤其是《成渝口头禅》栏目,安庆选把俗语“再加工”,投稿见报,比如“挫是挫,是创作”、“成都到华阳县过县”。

那时候还没有电脑,他的稿子都靠寄信。再后来,安庆选甚至成为了华西都市报上的“常客”。文化娱乐版上,专门开辟了一条“影视你我他”,安庆选常常打来电话,评价电视剧、电影和晚会等。“很满足啊,我说得好,常常都被选在最开头的一个登。”1998年,他的名字就在华西都市报上出现了不下20次。

专门到报社要号外

安庆选喜欢收藏报纸,让他恼火的是,号外往往是当天发生大事后才推出,不一定随刊附赠,往往就错过了收藏机会。2009年,在得知华西都市报发布了国庆60周年的号外后,他专门从华阳坐车跑到了市中心来要号外。

在安庆选的家里,有他收藏的所有华西都市报的号外,2003年10月16日的《太空人凯旋》;2005年10月12日《神六飞天》;2009年10月1日《大阅兵》。

这几年,安庆选陆陆续续参加了华西都市报的很多活动,社区红歌会、作家富豪榜……“要不是华西都市报搭的平台好,我哪里见得到那么多名人啊!”他记得,自己最早一次参加华西都市报的活动,还是在10年前,他受邀参加本报为优秀读者颁奖的活动。“当时在四川省体育馆开的会,还吃了一顿饭。”他说,“我打电话评价报纸,推荐文章,建议恢复街坊版,报纸要加强互动性,开辟专栏让读者、编者进行交流。”

华西报体现城市温度

2005年巴金辞世的4个特版、2002年世界杯球迷手册、还有2010年的毛岸英家书遗失事件,都让安庆选印象深刻。“这样的连续报道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温度嘛,那个家书最后找到了,也显示了成都人的功德,而且华西都市报的独家新闻,写得又感人。”

时至今日,安庆选还经常给本报来电,或者挑错、或者表扬、或者咨询。在安庆选看来,华西都市报是“给老百姓办的报纸”,“接地气”。他最喜欢看的还是周末版。

看《华西都市报》已经成为了安庆选的习惯,即使明年他退了休,也得“继续下去”。他说,华西都市报一直在给读者传递巴蜀文化,语言很接地气,有幽默感。比起上世纪90年代的报纸,现在的华西都市报图文并茂“更漂亮”、标题更传神、评论也更好看了。”

华西都市报记者 王浩野摄影陈羽啸

新闻推荐

遂宁垃圾清运走向“智能化”

华西城市读本讯(欧欢记者唐亦锦)日前,记者从遂宁市环卫局获悉,遂宁投入近300万购买垃圾清运设备,从12月1日起,首次在36个社区投放使用150个“智能”垃圾箱,目前,基本实现了大街小巷的无缝覆盖。...

遂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遂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