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剑南批发市场历经二十年繁华,如何再创辉煌?

绵阳日报 2014-08-27 01:18 大字

现状

20年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

本已狭窄的过道还被商家扯出帐篷伞,电瓶车通过都要发生碰撞,火三轮、电三轮把各个出口堵得像拉斯维加斯;一到中午,市场内炊烟袅袅,电磁炉“哧哧”地冒着火花,线路短路、燃烧,引发火灾的事时有发生;地上,淘米淘菜水流淌,纸屑、果皮、生活垃圾到处都是……

这就是如今剑南批发市场。

商家胡大伯感慨道:20年了,剑南批发市场怕是快完成它的历史使命了!

胡大伯告诉记者,他是做干杂生意的,18年前,用1000元钱在剑南市场租了个小铺面起步,如今已赚下近亿元身家,没有剑南市场就没有他的今天,因此“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使命

受汉正街启迪,改革商品流通体系

在绵阳剑南批发市场工作人员和一些老商家的记忆中,上世纪80年代,绵阳城区面积很小,由于毗邻火车站和长途汽车客运站,迎宾路、先锋路、剑南路一带的流动人口最多,属于绵阳最为繁华的地段之一,为后来这一区域物流业的发展壮大打下了基础。

不久,火车客站、长途汽车站相继迁出,老火车站改为火车货站,作为曾经下辖广元、遂宁、德阳的老绵阳专区,无疑是川西北地区的中心城市,同时也是川西北的物流中心,进货出货都得经过绵阳火车货站。所以,绵阳果品公司、供销社、盐业站、农资站、百货站、糖酒站、农机站等等,都在火车货站周边的先锋路、剑南路、西山路、迎宾路、绵州路(长虹大道前身)建立大型仓库,就连中央储备粮基地、长虹的彩电仓库也在这一片区扎堆凑热闹,火车货站片区成了川西北名符其实的仓储物流中心,每天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再续繁华。

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长虹等电子产业的崛起,绵阳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步入了快车道,为绵阳商业的大发展、大跨越提供了先决条件。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召开,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指出:“改革现有的商品流通体系,进一步发展商品市场,在重要的产地、销地或集散地,建立大宗农产品、工业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的批发市场。”绵阳市相关部门在考察了武汉汉正街小商品市场、温州义乌小商品市场和郑州粮油批发市场之后,一个大胆的想法油然而生——结合绵阳实际,建立大型专业批发市场。民以食为天,首先就从食品入手!

辉煌

引领绵阳商业步入专业市场时代

火车货站周边的粮油仓库、食品仓库众多,就地取材,基础最好。1994年,由6家单位联手,投资2.9亿元,占地110余亩,建筑面积约40000平方米,门面1200间,摊位400多个的剑南批发市场就在原地原有的仓库群上改建而成。市场主要经营食品、副食品、干杂、干鲜、水果、调味品、水产品等上千种产品。市场地界范围广,改造后北至迎宾路,南至剑南西路,东至长虹干道,西至一环路,是绵阳乃至川西北地区最早的也是最大的专业批发市场。由于多年的商业物流积淀和交通优势、规模优势,剑南批发市场自开业以来成交就极为火爆,商品流通除本市辖区外,还辐射新疆、甘肃、福建、广东等30多个省市地区,成为绵阳一道蔚为壮观的商业景观。“省内外客商都到剑南批发市场来进货,不仅批发,也做零售。20年来,绵阳人到剑南市场买‘相因\’成了一种习惯,绵阳周边的农民有了土特产也习惯到剑南市场来打堆卖。”剑南批发市场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剑南市场四周拥有10处公交车站,城区的和近郊的专线公交线路直达市场就有15条。尽管如此,逢年过节和周末,不仅通往剑南市场的公交运力不够,剑南市场周边也成了绵阳城区的一大堵点,为如今的必然搬迁埋下了伏笔。

剑南批发市场一经运营后,即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释放出惊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挖掘出了绵阳势不可挡的商业潜能。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花园批发市场、高水蔬菜批发市场、高水钢材市场、三汇装饰城等大型专业批发市场也就应运而生,为绵阳率先成为四川商品流通第二城立下了汗马功劳。自此,绵阳商业大步流星地步入专业市场时代。

困局

五大因素导致覆盖面、影响力和交易额日渐萎缩

新世纪以来,随着绵阳“中国科技城、四川副中心”建设的深入推进,灾后重建,又给绵阳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绵阳城市人口和城市建成面积双双过百万,几乎是剑南批发市场建成之初的二倍!绵阳原有的专业批发市场逐渐满足不了绵阳发展的需要,若干个新建大型专业市场占据了城市新区的显要地段,推动了新区的繁荣。值得一提的是,高水蔬菜批发市场外迁城北龙门镇后,不仅没有像当初部分商家想象的那样有“场”无“市”,对周边区域的辐射作用反而增强,交易量和交易额迅速飙升到全省同行业第二,辐射范围远达湖北、甘肃等地。

高水蔬菜批发市场外迁获得了巨大效益,为绵阳其他专业市场的整体搬迁提供了成功范例。作为绵阳资格最老、品牌效益最高的剑南批发市场,“如今陈旧脏乱的市场面貌已经无法适应商家的需求和市场发展的需要,可能只有搬迁出去才能做大做强,才能巩固绵阳专业批发市场的老大地位,早搬比迟搬好。”剑南批发市场管理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

这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剑南批发市场自开业以来,交易额年均增长20%以上,年交易额曾突破7亿元,但是最近几年,剑南市场的交易额却出现了负增长。“这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批发市场普遍面临的现象,要不荷花池就不会外迁。”市场经济学家、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吴丰认为,剑南批发市场在绵阳城市飞速发展中渐渐落伍,五大原因导致它若不寻找新的出路,必然会被淘汰出局。

其一,从城市竞争看,广元、德阳、遂宁这帮小兄弟一路奋起直追,绵阳对它们的辐射和影响日益减弱,它们新建了大量的食品类专业市场,开始吞噬剑南市场的市场份额,由于起步较晚,它们在规划、业态和定位上反而具备了优势。

其二,从绵阳城市发展看,作为西部商业强市,必须对零售业和专业市场进行合理布局——物流、车流、人流、仓储、交易展示要求更高的大型专业市场出现。剑南批发市场现有的条件,显然已经完成不了绵阳商业赋予的历史使命。

其三,从配套设施上看,剑南批发市场地处老城区的中心地带,“小”绵阳时代的优势就是“大”绵阳时代的劣势,挤在城中心,外围交通不发达,仓储、物流配套功能缺失,应有的设施、机构无法改变。

这一点,记者在剑南批发市场采访商家时得到了证实,商户魏女士抱怨道:“现在做啥批发哦,车堵得凶,进出都不方便,多数都是本地一些市民买些日常用品。”看似人气火爆的背后,商家却吃尽了“该赚的钱赚不到”的经营苦头。

其四,剑南批发市场周边的土地寸土寸金,高楼林立见缝插针,根本无法原地重建或扩建,提升市场规模和改良商业模式无法实现。

其五,商品品种依然停留在旧时代,无法满足高中端收入家庭的需求,市场的吸引力逐渐丧失,采购环境、食品安全、停车难等一系列问题已经暴露无遗。“确实很相因,我们的客户多数都是城中村农民和郊区开小卖部的。”商户张先生说。

出路

绵阳商贸必须以大市场、大流通、大商贸求大发展

20年来,剑南批发市场为绵阳商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原有的商品流通格局被打破,大型食品批发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必须是功能全、定位准、品牌化、信息化、规模化、联盟化。

如何提升?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商业是城市的生命,是催生城市文明的灵魂。绵阳商贸发展有很多有利条件,比如城乡商业体系逐步形成、产业基础趋于完善、比较优势明显、市场潜力大,这也是绵阳能进入福布斯商业百强城市的原因所在。

但是,竞争力不强、特色不突出、现代流通水平不高、环境不优等问题也是绵阳市商贸流通服务业亟待解决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基础设施薄弱、流通方式落后、产业关联度低、外部环境待改善等。

如何破局?根据《绵阳区域性商贸中心发展规划》,绵阳市全面推动“一枢纽四中心六基地”建设,围绕“一核四带”产业布局,创新流通方式,增强服务功能,打造大市场、大流通、大商贸,把绵阳建成辐射川西北、面向全省、融入全国的区域性商贸中心。

市商务局以“大市场、大流通、大商贸”建设为工作着力点,大力推进绵阳区域商贸中心、物流中心建设,狠抓商务项目投资,对天泰·剑南国际食品城等43个重点流通项目实行重点督办、专人跟踪、个性服务,加快项目早建设、早竣工、早营运。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谈到,高水蔬菜批发市场、绵阳农资批发市场、天泰·剑南国际食品城等一批大型批发市场迅速崛起后,将成为完善市场服务功能、创新交易方式的领头羊。绵阳区域性商贸中心建成后,绵阳城市更加海纳百川、融会贯通、大气磅礴!绵阳的商贸物流业也会更加多姿多彩,魅力四射!

(本报记者冯光全专刊记者陈虎)

如今的剑南市场杂乱无序

新闻推荐

全力打造人力资源服务品牌

本报讯(智宏伟)“求职者面试不用来招聘现场”!这个消息引来众多有志到高新区发展的求职者们的好奇。该区应用“远程视频招聘系统”,借助视频、音频、文字等实现了求职者与面试者的远程互动,既可展示企...

遂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遂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