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人上台,满堂生辉——常祥霖走进“曲艺之乡”说曲艺

四川日报 2014-05-16 13:21 大字

□本报记者 李思忆

5月10日,本报与四川省文化馆联合主办的第六期“巴蜀文艺讲堂”在“曲艺之乡”遂宁开讲,这是“巴蜀文艺讲堂”在市州“首秀”。中华曲艺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曲艺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常祥霖,以“挖掘曲艺文化领略经典魅力”为题,为听众讲解了我国各地曲艺的发展历程和文化内涵。

[实录]

从寺庙村落走向电台电视

“寺庙道观入民俗,村落田间并江湖,勾栏瓦舍书茶馆,电台电视展宏图。”这个顺口溜是我编的,基本上说出了中国曲艺上千年的发展脉络。

曲艺是中华民族说唱艺术的统称。它来源于多种文化根基。文学史中有“俗讲”和“变文”,它们都是曲艺的前身。“俗讲”就是把国外取来的深奥晦涩的经卷以老百姓能接受的形式唱出来。“变文”是类似于诗歌的一种文体,把深奥的宗教的东西当作民间诗歌一样的传承出去,这应该是曲艺最早的源头。比如,四川竹琴,在湖南、湖北等地叫道琴,也有的地方叫渔鼓。这个就是道家文化的延伸。四川扬琴,它不但有支脉,支脉下还有不同的流派,这和当地的文化环境紧密相关。

然后这些唱着经卷的小曲儿进入百姓的娱乐生活,影响着他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化习俗。老百姓在地头上、炕头上,就开始说说唱唱。比如二人转,就是农闲在炕上唱的玩意儿。

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些说唱的民间形式渐渐地进入剧场,有了商业意识,勾栏瓦舍书茶馆里都慢慢流行起来。上世纪40年代末,在广东一带,很多商家就用曲艺人唱大鼓、说相声、说评书这样的契机,在电台里开始做广告,曲艺就此进入“电台电视展宏图”的年代。

传统文化也需融入时代价值

中国曲艺当下有430多种,但是成活的只有70多种,活跃的只有30多种。有时候一个老艺人离开了,这个曲种就带走了,所以很多曲种今天已经见不到。

一人多角,是曲艺比较明显的标志。搞曲艺的人,台上1分钟,台下10年功,第一要懂得有鼓有板有节奏,有学问还不行,还要声音嘹亮,顿挫迟疾会表现,一个人弄得满台生辉。

曲艺有很多传统段子,如何把传统的段子表现出今天的社会价值?今天的社会价值有一些关键词,比如说富强、民主、文明,我们的节目、书目、曲目,就需要把这些思想融入其中,演唱出来。

【现场互动】

听众:李伯清的散打评书是曲艺吗?

常祥霖:应该算是曲艺。但是从他的作品来讲,不具备经典性。他的散打评书主要是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发表自己的感慨。但正经的评书是有体系的,说评书不是光讲故事,也要发表对时政、风俗的解释和评点。李老师是评点为主,他的故事性、人物性,跟一般的评书还不是一个意义,但他的作品很注意时尚的元素和语言。我希望李老师以后在评书的规范上提高一下,走向新的高度。

听众:我很喜欢四川清音。学习演唱清音会不会有年龄限制?

常祥霖:专业和业余,在曲艺里没有界限。很多曲艺名家都是从农村和工厂中走出来的。为什么说“高人出在票友”?因为他们没有功利的驱使,学习完全是出于热爱,慢慢地水平就出来了。如果你喜欢清音,好好地学习,把清音作为你的精神生活,一旦有这种毅力,你就能学有所成。

听众:双簧算不算曲艺?

常祥霖:双簧是曲艺,它本来叫“二人演”,就是两个人演一个角色。传说是慈禧太后过生日的时候,老艺人黄辅臣和他的搭档就一人用形体表演,一人用声音说唱,合二为一,以假作真。因为两个人都姓黄,就被称为“双簧”。

新闻推荐

遂宁:探索镇村园融合发展

围绕“城镇优化计划”,以“镇园结合、产村相融、一体发展”思路,遂宁积极探索农业园区、小城镇、新村建设融合发展的新路子,构建以小城镇为核心、农村综合体为骨干、新村聚居点为基础的镇村园结合新...

遂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遂宁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