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条堰 两代人 一位民国县长的传奇

成都商报 2013-10-27 09:49 大字

【一条堰渠】 从乾隆二十六年修起,修了一百多年,屡修屡废,一直没修成。

【一介书生】 做了县长,筹钱、剿匪、智斗豪强,终于在抗战的艰难时期修了这条堰。

【一个女儿】 出于对父亲的怀念,70年后回到这里,为父亲当年的事业画上了一个句号。

父亲

他从事过教育,管理过中学乃至大学;他当过四川省建设厅的官员,当过县长、市长、水利局长,作为川北穷县三台县的县长,他在任上两年半,却做成了造福一方、支持抗战的几件大事:兴修水利工程“郑泽堰”,将乾隆二十六年以来,屡建屡废的工程圆满完成并泽被今朝;训练乡民,其中不少后来参加了中国远征军,为抗战英勇战斗;支持拦截日军飞机的军用机场;安置抗战中内迁的东北大学……

女儿

生于四川成都,长在北京,住在巴黎。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1983年将莎士比亚戏剧《奥赛罗》改编并导演成中国京剧,一举成名。1991年定居巴黎,写作散文、小说、剧本和演出。2006年,一本尘封的旧日记带领她来到三台县,进而继承父亲遗愿,四处奔走,重修“郑泽堰”。

三台县争胜乡高桥村71岁的刘丰平记得很清楚,门前的堰渠是“郑县长修的”,这条堰渠比他年纪还大,修堰的故事,是他从父亲、祖父哪里听说的。因堰是郑县长修的,修好后当地人就叫它“郑泽堰”,后来,改名为永和堰。这个渠至今仍在使用。

郑县长名叫郑献徵,当县长前,在北大读过书,在重庆大学当过代理校长,是重庆兼善中学首任校长,乃是一介书生。1937年10月,在抗战的烟火中赴任三台,在当时这个穷山恶水土匪多的地方,决意施展他的抱负。

郑县长的故事好多,比《让子弹飞》里的张麻子、马邦德还多。他修堰惊动了各方的名流政要,也遇到过像黄四郎这样的土霸王,“哦哟,你不晓得,郑县长把机关枪架起对准左大爷,看你敢不敢挡我修堰!”

几年前,出于对父亲的怀念,郑献徵的女儿郑碧贤来到三台,她走访故堰,查阅三台档案馆与父亲有关的公文档案,也看到了当年父亲修堰没有办完的事。于是,郑县长的女儿在时隔几十年后,决定把父亲当年的计划完成。

一条小渠 一百多年都搞不定

今天去看永和堰,那只是一条长约46公里,宽不过两三米的沟渠,它在涪江边的丘陵地带蜿蜒,在地图上都找不到标注。但它确是当地数以万计的村民谋生的主要水源,时至今日,依然不可替代。

关于修这个堰的历史,其实要追溯到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史书记载,由县民陈所沦创修,灌溉数年,废。至1810年,在县令督率下,陈所沦的儿子陈文韬继父志重修,历时10年,修好三年后,又废了。1905年大旱,县令、知府和当地士绅又商议重修,在当地的传说中,奏折都递到慈禧那里了,慈禧动了恻隐之心,脱下手上的金镯说,没钱拿去卖了修堰吧,故取名“金镯堰”,但终因为山峦起伏,地形复杂,再度作废。

如今沿着绵阳到遂宁的高速路上,可以看到三台境内都是丘陵起伏,唯有沿涪江部分才有适合种植农作物的平坝,但这几万亩平地,天干的时候,江里的水上不来;涨水的时候,江水漫过则被淹得颗粒无收。修渠的目的,就是在上游设取水口,让水进入沿着山丘修建的堰渠,沿途的平坝都可以引水灌溉。

修了100多年堰都没修起,主要是因为要修跨越山涧的桥很难,当地岩石不多,修桥用的石料只能靠人工从远处抬来,山沟里多是淤泥,往下挖再深都找不到稳固的地基。难度这么大的工程,在贫穷的地方,没有技术支援,又如何能修得好呢?

但是又过了几十年,有一个人终于把这件事做成了,这个人叫做郑献徵。

县长上任 书生从政出门不坐轿

郑献徵在三台不过两年多时间,但这里关于他的档案非常齐全,其中有一份是1937年由当时的四川省主席刘湘签署的民字第二八六七四号训令:“该区三台县县长冉崇亮调省,遗缺已另委郑献徵接署,总理三台县一切政务。”

郑献徵毕业于北京大学,当时北大的川籍学生在刘湘支持下成立了诚学会,郑献徵也是其中一员。毕业后,郑献徵先在重属联合中学(今重庆七中)任校长,后在卢作孚创办的兼善中学任首任校长,1929年,刘湘创办重庆大学后,郑献徵先后任重庆大学秘书长、代理校长。三台地处偏僻,盗匪猖獗,但战略位置又颇为重要。如今抗战全面爆发,刘湘决意出川抗战,便想找一个让自己放心的人来掌管三台县。

郑献徵是刘湘欣赏的人,但他之前主要是在学校,一介书生能主政一方么?刘湘也曾问过,他得到的答复是,“今日之事我与抗战大事有关者,当以身许国,不能丝毫消耗吾人之时间精力……即一人一卒,亦必奋斗到底。”

就这样,郑校长成了郑县长。

从成都出发,经过中江进入三台县境内,郑县长看到的情形是这样的,百姓用草绳捆起的光杆龙求雨,还有人在喊,“县长老儿不得行,大斗小秤不公平!”进入县政府,前任冉县长影子都看不到,他是不想再在这里多待一会儿,所以连交接不办就跑了。

县长的办公室,卷宗随处乱放,郑县长随意看看,要么是乡民为争夺水源闹出的血案,要么是盗匪抢劫、公开贩卖鸦片的陈述。看了几卷,三台县的问题基本都差不多了,赋税、贪污、盗匪、抓壮丁,加上天灾水祸,三台的老百姓基本是在火坑里。

问题如麻,郑县长决定先从作风抓起,政府人员必须“事到必办,信到即复”,如果办事拖拖拉拉不力,迟到三次就将遭到辞退。而县长出门,不坐准备好的轿子,要么骑马,要么走路。

但老百姓还是有疑问,看县长文质彬彬,能变出水来?

调虎离山 郑县长智斗左大爷

修堰渠是新县长觉得应该最先解决的问题,修好了渠,才能引水灌溉,才能长出庄稼,才有收成。郑献徵有个优势,他和当时主管四川水利的何北衡是同学,他于是向水利厅发急件,附三台旱情和已做好的地理测绘图及报告。何北衡马上召开会议,研究三台修堰方案。经过争取,当时的国民政府也同意以信贷形式筹措建设资金。另外一个利好是,当时全国的水利专家因为抗战都转移到了四川,黄万里就在会议中表态,“为三台修堰,算我一个。”此外,留美博士曹瑞芝,工程师万树芬等水利技术专家也参与了进来。

但真要修堰,并不容易,除了技术上的困难,那么多的土匪棒老二,得先解决。刚好三台有一个旅的驻兵,旅长姓彭,毕业于黄埔军校,可惜空有凌云壮志,却被排挤到三台。郑县长与彭旅长沟通好,以训练后的壮丁配合正规军,进山剿匪。出乎意料,很轻松地就把当地的几个土匪头子抓住枪毙了。杀人立威,郑县长的话就有人听了。

不过,土匪好剿,地头蛇难缠,修渠要征地,这里面也有钉子户,比如当地人都知道的左家岩的左大爷,有钱,有地,有枪,还有护院家丁,在省里的靠山也硬。根据测量的线路,水渠必须从他家门外过。

但左大爷还是不干,他说这是他祖宗留下的风水宝地,挖渠破坏他家的风水,会让他财运顺水流走。反正是软硬不吃,并放言:谁敢动就打死谁,绝不偿命!护院家丁真的是端起枪瞄准外面的施工队,时不时放上一枪显威风。

没办法,这个事情还得郑县长来。

隔日,左大爷收到郑县长亲笔写的请柬,左大爷很得意,耀武扬威坐轿去县政府赴宴。左大爷前脚走,郑县长就带了一个排的正规军,骑着马赶到现场。县长一挥手,机枪手架起机枪瞄准护院家丁。左大爷的那几个家丁哪里敢惹哦,赶紧进院连门都不敢出。这样,机枪手看着院子里的动静,施工队赶紧挖渠。

另一边,左大爷到了县城被县办主任留下来吃了午饭吃晚饭,就是见不着县长。左大爷哪里还睡得着呢,第二天小心翼翼告辞回家。回来一看,左家门口的堰渠已修完,才知道中了调虎离山之计。进门刚想发火,却看见一身军装的县长端坐在他家堂屋,不怒自威。

招呼打过后,郑县长以国计民生大义对他进行开导。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左大爷只有忍下来。至今,问一问永和堰这一带的老人,都能跟你摆出细节略有不同的郑县长智斗左大爷的故事来,这都是上一辈人传下来的故事。

高桥故事 黄万里的第一个作品

永和堰中,在争胜坝到新德乡之间,需要架一座石拱渡槽,让水通过渡槽从争胜这边的山引到新德那边的山去。不久前,成都商报记者和四川省档案局、三台县档案局的工作人员来到这座由水利专家黄万里设计修建的做渡槽的石拱桥时,依然能感觉到险峻万分。

这座石拱桥离下面的河沟底部最大处有约50米高差,而行人能站的地方,只有不到50公分的槽沿。当地村民告诉我们,从渡槽上过去,是最近的方式,但也很危险,最近几年已经发生过好几起人畜摔下致死伤的事情了。

实际上,黄万里在设计桥梁的时候是考虑过行人的,在拱桥水槽偏下方的位置,左右设计有一米宽可供行人通过的桥面,行人走的桥和水渠的桥融为一体。这个桥还有安防护栏的石孔,村民说,以前是将木头插入石孔做护栏,因为无人维修,木头早烂了。

记者到桥下河边站立时,能感觉到这里的泥土非常松软,村民说,这沟底全是烂泥巴和流沙。当初施工的时候,有人砍了一根楠竹,先用绳子捆住自己,再把竹竿踩下去试深度,踩着竹竿,一直踩到烂泥没到脖子都没踩到底。最后是黄万里亲自查证,认为当地盛产的青冈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于是,他们在两岸滑坡台地,逐台梯次打桩,编栅护坡,垫桥桩就用了3万多根青冈树棒。

对于这座桥,黄万里的要求很严,石料一律是火包硬石头,石条若不纯粹一律不能成为架桥材料。当年的黄万里27岁,作为后来享誉中外的水利学家,这是他设计的第一座桥,他以最严谨的态度完成了一个乡村的桥梁。时至今日,这座桥梁依然散发着朴实的美,饱经风雨,仍纹丝不动。村里的老书记刘常友回忆,“2008年地震的时候,这个桥也摇了的,但后来检测了,并没有问题。”

郑县长通过自己的关系,惊动了这么多民国政要名流、水利专家,效率也是惊人的。从向上提出申请,到开工总共花了两个多月,而从动工到完工,耗时才14个月。工程用银50万6千元,亏欠部分,考虑到战时国家经济困难,郑献徵不愿再向上伸手,于是变卖荣昌县老家房地产,凑了4万多银元补足了费用。

堰渠建成后,灌区旱地变水田,数万亩地受惠,三台也由一个逃荒要饭的贫困县,变成粮仓和抗战模范县。

继承父志

郑家女儿也来修堰

作为郑献徵的小女儿,郑碧贤很小的时候,父亲就从生活中消失了,她是在2006年10月24日才看到父亲的日记。那是一本精装的深蓝色猪皮面日记本,就是因为这本日记,郑碧贤产生了一个念头:到父亲日记里提到的地方去,去看看父亲以前待过的地方,找回她与父亲源自血液中的某种联系。

在三台县档案馆,郑碧贤看到了父亲1939年5月颁发的布告,这是为保护堰渠水的合理使用而制定的。她也看到了父亲写的《新三台建设大纲》,这个读书人,希望将其齐家治国的理想先在三台实现。这个建设大纲提出,在解决水利之后,三台要推广蚕丝生产;发展棉作织物手工业进而为小规模机器工业;发起繁殖家畜、开辟荒山的开垦和造林运动。他要将三台建造成一个十分现代化的地方。

郑献徵觉得,如果有6年的时间,他的建设大计就能有所成。但上司没有给他这么多时间。因为兴修水利,治县有方,郑献徵成为当时的明星县长,并被兼任四川省主席的蒋介石看重,1940年5月,他离开三台到成都任四川财整处处长职。四川因为军阀割据,财政混乱,设立财整处也是想整顿地方财政。但一涉及钱,就有各种机关纠葛,而且中国形势已经变化,郑献徵再难有在三台那种游刃有余之感,尽管后来又任自贡市长、水利局局长之职,但再没有创出三台奇迹的机会。

在翻阅档案和日记以及实地探访中,郑碧贤看到,父亲当年在三台待的时间太短,永和堰虽然修好了,但整个工程并没有完工,在上游的进水口,需要修一个防洪闸来保护农田,否则一发大水,农民就要遭殃。郑献徵离任前对此一再交代,但因为各种原因这件事一直没有做成。

站在父亲曾走过的地方,郑碧贤说自己感觉到来到三台并不仅仅是看看父亲的足迹,而是要完成父亲没有完成的事情,这个承诺,仿佛已经浸进血液。

兴修水利,钱和技术,缺一不可。郑碧贤作为一个老百姓,从2006年到三台,完全属于自带干粮去找资金,找技术人员。2009年2月,她终于见到了水利部部长陈雷,这个工程推上了日程,然后是筹集资金,找施工设计人员,找发改委批准。郑碧贤还记得,她自己到发改委去催,坐在人家办公室不走,结果那位发改委的处长只好拿报告去办批示了。她这个态度让一旁的外地人很吃惊,“我们都等了四个多月了,你才这几天!”

不管怎样,郑碧贤从招投标到施工一直时刻牢牢盯住,直到工程完工。

如今,在高桥村,郑碧贤正准备修建一个水文化园,在9月成都举办的华商大会上,郑碧贤已经和一家法资企业谈好,设计方面的专家也在联系中,她希望通过这个水文化园,带动这里的乡村旅游,增加农民的收入。对她自己而言,也是希望这个建在黄万里设计的石拱桥旁的文化园,能让父亲那一代人的精神传续下去,这也是一个女儿对父亲的纪念。

成都商报

四川省档案馆

联合出品

本版撰稿

成都商报记者 蒋庆

本期协办单位

绵阳市档案馆

新闻推荐

39头肥猪“跑”高速 小心“追尾”啊

昨日11时许,成南高速成都往遂宁方向,距淮口收费站约3公里处,一辆运载生猪的大货车发生侧翻,39头生猪从车内逃出,并在高速路上四处闲逛。事发后,货车司机全力围捕,高速交警、路政人员紧急赶赴现场,通过设...

遂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遂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