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县:组织引领聚合力 乡村振兴正当时

四川经济日报 2021-12-31 06:51 大字

近年来,大英县坚持强组织、聚人才、促发展,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不断激活乡村振兴“红色引擎”,为筑牢“成渝之星”支撑、建设“大美大英”注入强劲动力。

突出“人才引领”

为乡村振兴激发内生动力

走进大英县乐香小镇核心区——隆盛镇土门垭村,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发展蓬勃、群众安居乐业,这一切都离不开当地党员和人才队伍的带头引领。

土门垭村外来女婿、大英县卓维达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法人文笃阳,起初投入资金近600万元,连片种植猕猴桃,大力发展生态观光旅游,全年出产猕猴桃20万斤,实现收入230余万元。既推动了土门垭村的产业发展,又带动了当地村民增收致富。

为什么选择到大英发展,文笃阳表示,大英良好的发展环境、基层领导的支持和便利的交通,坚定了他把洪雅红心猕猴桃引种到土门垭村的信心和决心,经过6年的种植,取得了成功。

为积聚人才,健全“选育管用储”全链条机制,土门垭村全力做好了乡贤引领文章、本村人才培养和储备文章。

隆盛镇土门垭村党总支书彭俊松介绍,在隆盛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土门垭村全力打好人才“组合拳”,通过招引乡贤和土门女婿回村创业,发动村民自主创业,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文笃阳只是涵养人才“蓄水池”、全面启动“卓筒井之星计划”的代表之一。近年来,大英有序推动创新创业人才、产业工匠、乡土专家等8大领域人才培养,激发了本土人才干事创业活力。创新出台“本土人才激励措施18条”,在全市率先建立了乡村振兴人才服务驿站。

实现乡村振兴的深度和广度,关键在人才。大英县坚持人才供给保障,锻造优秀人才队伍。建强乡村“作战部”,持续加大乡村干部队伍建设,提拔重用农业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37名,9名乡村振兴一线干部被充实到乡镇领导班子担任主要领导;以村(社区)换届为契机,选优配强农村带头人。扎牢提能“充电桩”,举办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主题培训班9期,累计培训1000余人,实现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全覆盖;深化村(社区)书记“党性+学历”双提升,大力提升基层干部的政治素质和知识水平。

突出“组织引领”

为乡村振兴培育发展动能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大英县卓筒井镇为干屏村走“农文旅”融合产业路,经过近20年的努力,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该村先后荣获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省市两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四川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天府旅游名村等荣誉称号。

卓筒井镇为干屏村第一书记柯敏介绍,自2006年以来,为干屏村在产业发展中全方位嵌入党建基因,坚持“党支部+合作社+果农”的模式,走出一条“农文旅”融合的产业路。同时,由该村牵头联合4个村党组织成立了产业发展党总支部,旨在提升“农文旅”发展质效。

结合“1+3+6”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全县横向跨村组建柠檬、甜桃、柑橘等区域化产业发展党建联盟6个,形成“上下协调、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村级党组织体系,实现党组织全覆盖。立足特色主导产业及聚居点设置,纵向构建“镇(街道)党(工)委+村党组织+产业聚居点党支部+特色党小组”四级组织构架,在产业链、新村聚居点、易地搬迁安置点等设立药香党支部、食药同源党支部等特色党组织26个,实现网格化管理。

着眼加强自治建设,在36个农村大型聚居点创新推行“院长+服务”模式,组织开展文明联创、卫生联洁、治安联防、应急联动、纠纷联调等自治活动;全面推广“积分+评比”机制,围绕乡风文明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幸福指标,进行投票评分和检查,用积分兑换物资等方式,引导鼓励群众主动摒弃陈规陋习,积极参与乡村治理。

创新建立“乐香”党建APP平台,运用“互联网+”手段,将党的建设与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深度融合,集成村级组织建设、“三务”公开、便民服务等8大类60余项功能模块,实现组织建设、便民服务、信息查询等“一键办理”,有效解决农村党员组织难、有效服务群众难、共建共治参与难“三难”问题。

突出“产业引领”

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大英县通过实施集体经济“消薄倍增”计划,以发展壮大产业体系,实现村集体经济从“消薄”起步到“倍增”壮大的快速转变。

同时,将“两项改革”后镇村闲置资产与集体经济发展有机结合,通过“充实办公用房一批、改作公益用房一批、支持产业发展一批、市场化处置变现一批”方式,有效盘活镇村公有资产237宗、80233平方米。

开展“村企结对、抱团发展”活动,完善企业与村结对帮扶机制,选派62家企业与87个村结对,引进“国字号”龙头企业“中化集团”,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六个一”顾问团,在中省财政扶持村先行先试,选派40余名领导干部、50余名业务骨干下沉到33个扶持村,推动政策、人才、资源、资金、项目向农村倾斜。

结合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及县域片区划分工作,在星宿村、土门垭村、为干屏村、吊脚楼村等产业核心区探索成立联村党委,以产业发展为主线,形成“联村党委抓发展、村党组织抓治理”的示范带动效应,推动优质粮油、中药材、柑橘等主导产业连片发展,片区各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民不断增收。

截至11月,全县实现集体经济收入589.45万元,38个脱贫村集体经济收入村平超10万元,最高达70余万元。

苟明华 蒋亮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张琳琪

新闻推荐

大英县城区建筑综合改造交流座谈会提出 推进城市能级提升 改善群众居住条件

(罗小东王茜全媒体记者杨树林)近日,大英县召开城区建筑综合改造交流座谈会,听取各方代表对县城区建筑综合改造的意见和建议。...

大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大英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