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市现有农家书屋1109个,实现所有行政村全覆盖 农家书屋“活起来” 精神粮仓“富起来”

遂宁日报 2021-12-21 03:33 大字

大英县回马镇山河村村民在农家书屋翻阅图书。杨树林/摄

“村村有书屋,户户飘墨香。”

行走在遂宁广袤的乡村,一个个农家书屋如一座座“文化加油站”,不仅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也为群众科学致富和乡村振兴加油助力。

近年来,遂宁市高度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持续加大农村文化设施投入力度,全面推动农家书屋提档升级。全市现有农家书屋1109个,实现所有行政村全覆盖。2020年,全市农家书屋借阅浏览25万余人次,占乡村总人口的15.8%;借阅浏览图书5万余册,占总藏书量的6.3%。农家书屋日益成为农民群众不可或缺的精神家园。

阅读变“悦读”

打造乡村文化加油站

“今天来借两本书,带回去给我孙子看。”12月17日,在大英县回马镇山河村农家书屋,村民王晓斌熟练地在借阅登记簿上登记。合村后,山河村利用闲置的办公室,建起40多平方米的农家书屋。新建的农家书屋不仅宽敞明亮,还摆放了电脑和桌椅,村民不仅可以看实体书,还能在网上阅读。

自镇村两项改革以来,遂宁市通过整合被合并村办公室、村级小学校舍等闲置资源,进一步拓展文化阵地及农家书屋。通过整合各地农家书屋、乡村学校书屋、市县图书馆三级图书资源,交流、共享各书屋管理使用信息。遂宁市始终坚持“规模服从需求、用好闲置资源、实现平台共享”三条路径,通过有机整合筑牢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支撑。

作为“文化强市”建设的重要内容,遂宁市通过推动全覆盖建投、全功能运行、全周期更新,同步落实专人管理、专项分类、专技辅导“三专”举措,推动农家书屋提质增效。结合各村产业规划发展,对图书进行细分,让种树的得“树经”、养鱼的得“渔典”,真正发挥书本“黄金屋”效应和促进乡村振兴功能。

打造特色书屋

让村民富了口袋富脑袋

去年11月,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公布第八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评选表彰名单,大英县金元镇江柏村农家书屋榜上有名。

江柏村农家书屋只是遂宁市农家书屋服务农村的一个缩影。遂宁市通过梳理本土人才和引进人才、学历人才和乡土人才、待遇引才和事业聚才三对关系,充分发挥“土专家”“返乡大学生”“返乡农民工”三类人才优势,打造特色书屋,推动农家书屋实用功能延伸。

打造“红色书屋”。建立党史志愿服务宣讲员、党史辅导员、党史领读员“三员”学习机制,定期组织集中宣讲,入户开展上门学习辅导,打通党史学习教育“最后一公里”。

打造“线上书屋”。依托返乡大学生“年纪轻、学习能力强”优势,村(社区)全覆盖建立“线上书屋”微信群,将返乡大学生设置为管理员,定期推送相关信息7万余条次,让群众足不出户学习知识。

打造“振兴书屋”。组建由“土专家”组成的人才库,召开读书“坝坝会”500余场次、带书入户4000余人次,将农业生产等知识教授给农户。组建由返乡农民工组成的“振兴专家”团队,以课堂学、网络学、现场学“三学”方式授课520余场次,教授农户发展、管理、经营产业知识,带动800余户农户发展各类产业9000余亩,激发了乡村振兴活力。

强引力聚合力

让农家书屋焕发活力

截至目前,遂宁市农家书屋藏书897万余册、品种500余种,平均用房面积23平方米、藏书2600余册、品种60余种。现有管理员1800余人,基本由村两委成员兼任。书屋每天开放时间不少于6小时,每周不少于5天。

农家书屋要建好更要用好。遂宁市从书屋配备、管理、使用和建立长效机制等方面入手,进一步让农家书屋焕发活力。通过坚持建用并重,推行“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行动计划,全部行政村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实现WIFI全覆盖;推进农家书屋数字化服务升级改造,实现市县村公共图书馆、文化馆资源共享数字化图书8万余册。通过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成立文化志愿者协会30个,招募注册文化志愿者700余名,依托农家书屋实施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开展读书会、悦享交流等各类活动816场次。通过成立民间艺术团体244个,在各村持续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1100余场。积极开展特色文艺展演活动100余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聚合力。

(全媒体记者杨树林)

新闻推荐

“逐绿”而行 四川亮出能源化工产业新名片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刘慕秋自去年9月“碳达峰、碳中和”总体目标提出以来,四川积极响应,高位谋划,迅速行动。日前,省委十一届十...

大英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大英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