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县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工作 激活“沉睡”土地 助力农业增效

遂宁日报 2020-07-11 06:23 大字

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大批转移,“如何让农村撂荒地‘变绿’”成为一大难题。为此,大英县积极探索撂荒地复耕复种模式,通过加强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大力推行“村两委+专业化服务组织+农户”“农业共营”“土地寄种”“产联式合作社”等模式,引导农户走“委托代耕”“集体代耕”“业主代耕”“合作代耕”等方式、“全程代耕”“分段代耕”等方法,向荒地要效益,切实推进撂荒地复耕和农业增产增效。

引进新产业撂荒地播下丰收希望

在大英县隆盛镇五一村,伴随着挖掘机和推土机的阵阵轰隆声,一片撂荒的旱地被摊平、翻新,原本荒芜之地变得规整有序。村民们在平整后的土地种上饲料桑树苗,原来被抛弃的撂荒地成了充满丰收希望的田野。

据隆盛镇五一村村总支书记游海介绍,针对近年该村撂荒地日益增多、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五一村瞄准当地传统饲料缺乏的市场空白,与重庆农科院合作引进饲料桑,并通过“公司+集体”的模式,由村集体统一种植、管理,公司负责加工成青储饲料在本地销售。

相比于传统桑树,游海口中的饲料桑品种是通过人工选择与杂交育种,环境适应性强,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高,其中,饲料桑叶子植物蛋白最高可达到36%,枝条植物蛋白可达到28%。因此,饲料桑的叶子和枝条都可以作为最好的植物蛋白饲料。预计今年10月五一村第一茬桑叶可以采摘100吨,明年丰产期产量将更高,还能够满足当地村民使用饲料桑发展生态、绿色养殖业需求。

助力乡村振兴让“沉睡”土地焕发活力

“2020年,大英县计划复耕撂荒地16615亩,复耕率达40%,其中,全县公路沿线撂荒地复耕率达100%。”大英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骆跃华说,推进撂荒土地复耕工作,大英县主要采取了分类处置的办法。

骆跃华介绍,大英县分三类推进撂荒地复耕工作,第一类对撂荒比较成片的,通过土地流转,由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全程机械化的种植,发展特色农业;第二类就是对中度撂荒的土地,引导农民采用换地的方法,继续土地的相对集种,大力推行“村两委+专业化服务组织+农户”模式,引导农户走“委托代耕”“集体代耕”“业主代耕”“合作代耕”“全程代耕”“分段代耕”“农业共营”“土地寄种”“产联式合作社”等方式,恢复撂荒地生产;第三类对于不愿代耕代种或零星的撂荒地,统一组织前期土地平整或除草等工作,依托高标准农田等建设项目,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引导农民自行复耕。

下一步,大英县将组织人员对全县撂荒地复耕的情况进行调研,并对复耕土地进行验收,全面推动全县撂荒地复耕工作落地落实。力争到2021年复耕11859亩,复耕率达69%以上;2022年复耕8948亩,荒地复耕率达90%以上。到2025年,全县基本解决农村大面积耕地撂荒问题,让“沉睡”土地焕发活力,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蒋亮谭自由)

新闻推荐

善意执行 让司法更有温度大英县法院在一起执行案件中充分保障被执行人正当权益

执行权是法律赋予法院捍卫法律权威和尊严的职权。但面对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和被申请人的基本生活保障这道“选择题”时...

大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大英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