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大英探路”

遂宁日报 2018-11-15 08:51 大字

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 红豆杉养生谷核心提示

近年来,大英县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以乡村五个振兴为抓手,积极探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有效改善。

11月8日,遂宁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采编实训采访团深入大英县现代农业园区、脱贫典型村庄实地采访,用精炼的文字和生动的镜头记录大英在推进乡村振兴方面的经验做法,深入报道大英在乡村振兴路上经历的探索和取得的成就,多角度展示大英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

以现代农业园探路乡村振兴

最近,经营红豆杉养生谷的秦辉,正忙活着筹备采摘节活动,600多亩成熟的“果冻橙”(爱媛38号)已经挂满了枝头。这个靠近遂宁——大英快捷通道隆盛段的养生谷,不仅能提供水果采摘,还通过开展趣味抓鸡活动,创意销售贫困户寄养在基地的高山黑鸡。

秦辉告诉记者,如今养生谷主要经营春见、“果冻橙”、红豆杉,将来规划的10余栋民俗木别墅建成后,依托养生谷优良环境和便捷交通,不仅能发展乡村旅游,周边村民农副产品销售、农家乐经营都能带动起来。

乡村振兴,产业连片是关键。紧邻养生谷的隆盛镇赵坝村,依托广茂祥农业成立了赵家坝供销合作社,抱团发展绿色种养、生态养殖、农事服务、生活服务、农旅融合五种业态,形成了生产、供销、消费、服务、信用五大合作格局。

乡村振兴,现代农业园是重要载体。早在2013年2月,大英县就启动了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涵盖蓬莱、卓筒井、河边、隆盛四个乡镇,现已入驻61家企业。园区坚持“统筹规划、集中投入、分步实施、连片推进”的总体思路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主线,以道地中药材种植、中医药康养为特色,以“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三生”(生产、生活、生态)“三产”(一产、二产、三产)深度融合为方向,把现代农业园区打造成为乡村振兴的“大英样板”。

金灵村产业漂亮的“腾空翻”

欢快的唢呐、斑斓的服装、热情的村民……11月8日下午,位于大英县河边镇金灵村的村委会院坝里,村民们用最欢乐的方式展示幸福生活。你一定想不到,四年前,金灵村还是一个连水泥路都没有的贫困村、落后村。

金灵村共391户1055人,有贫困户88户175人。缺水、缺产业、缺劳动力,在家村民多为“老弱病残少”,村集体收入多年维持“0”元。金灵村的嬗变,来自脱贫攻坚行动。

2015年以来,大英县委宣传部、县卫计局等帮扶部门和河边镇通力合作,协调争取到基础设施专项资金,让金灵村水泥路通村入户,打通了金灵村封闭多年的“致富路”。

村民最想的,是过上好日子。帮扶单位及村两委认识到,要想实现长远发展,关键要找准产业路子。

2015年,根据河边镇产业规划,金灵村在村两委成员带领下,引进企业,在全村种植柠檬650亩,改变传统土地流转模式,实行群众都是企业股东的产联式合作模式。明年,柠檬即将挂果见效益。

坡地种柠檬,水田养龙虾。“去年11月投了6块塘的苗,今年卖了40多万元。今年230亩21块塘都投满,明年3月上市肯定有不错的收入。”龙虾养殖业主唐刘双说,其中30%属于集体和农户,大家的收入都将翻番。

除了柠檬、龙虾,金灵村还发展蔬菜种植、土鸡养殖、柚子产业等,改变了过去单纯依靠种地收粮的老路,真正让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

如今的金灵村,四通八达的道路,整洁漂亮的聚居点,山上柠檬、田间水塘的新村风貌映入眼帘。全村还形成了家庭比孝顺、邻里比和睦、讲文明树新风的良好风气。4年间,金灵村从当年的“穷山沟”变成了现在的“新农村”。

新闻推荐

县委第三巡察组进驻县经信局

(全媒体记者刘佳利)11月5日,大英县委第三巡察组巡察县经信局党组工作动员会召开,即日起开展为期1个月的集中巡察。本次巡察对...

大英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大英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