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脚医生:悬壶济世的温暖记忆
赤脚医生是中国卫生史上的一个特殊产物。他们活跃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乡村,走村串户治病行医。为什么要叫赤脚医生呢?那时候都是泥路,遇上下雨天,农村人一般不穿雨鞋都是光着脚走路,乡村医生也不例外,于是农村人就管乡村医生叫赤脚医生。
也正是因为路道不好,农村人生病一般都找赤脚医生,小到感冒发烧拉肚子,大到毒疮扭伤婆娘生孩子。可见当时的赤脚医生是不折不扣的全科大夫。他们活跃在我国大江南北的农村,为广大农民看病治病。但到了上世纪80年代,他们又悄然消失了。
赤脚医生“第一人”
1965年6月,卫生部部长钱信忠向毛泽东汇报工作,他说全国现有140多万名卫生技术人员,其中70%在大城市,20%在县城,只有10%在农村。毛泽东听到这组数字后指出,“应该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培养一大批‘农村也养得起\’的医生,由他们来为农民看病服务”。
这种情况下,普及农村医疗卫生的工作在全国迅速展开了,国家开始大力扶持有条件的公社迅速建立卫生院,同时卫生部着手组织对农村有点文化的青年进行医学培训。当时上海在这方面做得比较早,“赤脚医生”的叫法,最早就是在上海市川沙县江镇公社出现的,他们的医学速成培训班只学习4个月,学的也是一般的医学常识,以及常见病的简单治疗方法。
学员中,有个典型叫王桂珍,其他学员学成之后就在公社卫生院给农民看病,但王桂珍不同,她背起药箱,走村串户甚至到田间地头为农民们治病。农忙时,她也参加农业劳动。开始,农民们不相信王桂珍只学4个月就能当医生,但王桂珍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受到当地农民的欢迎。
因为当地农民多种水稻,平时在水田劳动时都是打赤脚,所以在他们眼里“赤脚”和“劳动”是一个意思,见王桂珍经常在为农民看病之余也参加一些劳动,就称她为“赤脚医生”。当时,农村走路或劳动时光脚是很常见的,“赤脚医生”大家一听就懂,也就成为了一个全国知晓的词汇。
此后,农民有个头疼脑热的病,再不用远赴公社或者到县城医院医治了,劳动中受的一般创伤也能够得到及时治疗,农民们觉得身边有医生,心中也踏实。作为“赤脚医生第一人”的王桂珍也受到了足够的重视。1974年,世界卫生会议在日内瓦召开,王桂珍作为中国赤脚医生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并在大会上作了15分钟的发言。
有赤脚医生当了部长
当时,正值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高潮,一批下到农村的初、高中生,由于文化水平较当地农民青年要高,也自然成了接受半农半医的赤脚医生培训的主体。他们学成后,大都当上了赤脚医生。这种情况,促使中国的赤脚医生队伍在短期内迅速形成,农村医疗状况迅速改观。
这些赤脚医生中,最有名的应该要算是上一任卫生部部长的陈竺了。1970年,随着上山下乡的大军,陈竺辗转来到江西省赣南地区信丰县小江公社山香大队的老圳头生产队,开始了6年的知青生活。当地农民回忆说,每天收工后,陈竺总待在家里,看父母寄来的医学书,常点着煤油灯看到深夜。
经过几年的医学知识积累,陈竺的医术已远远超过当地的很多“老江湖”。1974年,21岁的陈竺正式开始了他的“医学事业”———成为一名赤脚医生。从此,山香村的村民只要头疼发热,就会去找“陈医生”。
回顾在农村的岁月,陈竺说:农村生活让他切身体会到:“‘修地球\’光靠热情是修不好的,国家要富强,必须靠知识和文化”。
由于陈竺的表现突出,1975年,县武装部一名负责人推荐他到江西省上饶地区卫生学校学习。陈竺进入卫校后,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勤奋好学的他被同学们选为班里的学习委员。随后,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享誉国际的医学专家。
手中两件宝,终日到处跑
“千家万户留脚印,药箱伴着泥土香”。当年的赤脚医生们,生活、工作在广阔的农村,为广大农民治病,而他们的身份还是农民。
他们就生活在农村,靠挣工分生活,因此农民养得起。他们就是本村人,与当地农民血肉相连,即使是知青担任赤脚医生,也是村里的人,因而农民用得动。他们手中没有很好的医疗设备,都只背着一个装有简单医疗器具和药品的医药箱,农民们生了病,随叫随到,不分时间地点、天气状况。他们也参加农业劳动。没有病人时,他们就下地干活。“放下药箱下地,背起药箱出诊”,是赤脚医生的生动写照。
赤脚医生手中有“两件宝”,一是银针,一是草药。“治疗靠银针,药物山里寻”是当时农民形容赤脚医生工作情况的一个顺口溜。赤脚医生这两件宝,治疗一般农民疾病,还是有效的,又花不了多少钱,因此受到农民欢迎。当年的赤脚医生,就是靠着简单的医疗器具和大部分自己采来炮制的中草药,为广大农民治病。
其实,赤脚医生能够在当年成为广大农民健康的守护神,除了一定的医疗知识外,更重要的是一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农民中只要有人生了病,赤脚医生第一时间就到达病人跟前为其医治。在草原、山区,赤脚医生还经常顶风冒雪,爬山过河,到农民家里为农民治病。当年中国农村还普遍贫穷,赤脚医生手中有的只是一般的止疼、消炎针剂,以及红汞、碘酒、阿司匹林等。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农业经营单位缩小到了家庭的规模。工分计酬方式终结,赤脚医生也难以生存了。1985年初,卫生部作
出停止使用“赤脚医生”这一称呼的决定,原来的赤脚医生要进行考核,合格的将被认定为乡村医生,取得从医资格后可以继续行医。至此,“赤脚医生”成为历史名词。
工资十五元,看病三百人
今年72岁的李隆益是遂宁大英县隆盛镇人,也是当年无数活跃在乡村的赤脚医生中的一员。李隆益回忆说,王桂珍尽管被称为是“赤脚医生第一人”,但她那种走村串户的工作方式,其实在更早的时候,李隆益他们就已经这么做了。
李隆益的外公是医生,他的两个舅舅也学医,在他16岁的时候,父母觉得跟着外公和舅舅学医是一个好的选择,李隆益学了三年,后来还参加了相关的考试,他结业之后,成为他们公社诊所的一名医生,但他户口上的身份,依然还是农民。
那时,公社诊所的医生有8、9个,平时的工作,一是坐诊,一是出诊。其实出诊的时候还是很多,可以说是非常辛苦,“我们没有出诊费,一个医生一个月要看300个病人才能拿到15元的工资,相当于看一个病人5分钱。另外在生产队,一个劳力一天算10个工分,给我按一个月280个工分算,当是一点补助。”
公社诊所撤销后,医生都回到自己大队,李隆益和一个药剂员要负责他们大队1400余人的看病吃药,钱和以前还是一样。作为赤脚医生,工作是不分昼夜的,李隆益记得有一次凌晨两点队上有人来敲家里的门,那时雷电交加,走过去全身都快湿透了,病人是急性肠胃炎,脱水严重,等把病人安顿好,冒着雨走回家,天都快亮了。李隆益回忆,他的治愈率应该有90%,也就是说得病的人,绝大多数不必跑到县城、省城去医治。
虽然后来“赤脚医生”消失了,但李隆益直到现在对赤脚医生的职责记忆犹新:“一根针,一把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时至今日仍在行医,虽然辛苦,但周围十里八村的人都信任他,有病都要找他,让他觉得欣慰,“治病重在预防,那个时候,赤脚医生还要普及很多卫生知识。现在感觉大家卫生意识都好多了,比以前进步多了。”
张扬 朱慧敏 成都商报记者 蒋庆
新闻推荐
消防员用水枪喷淋“泄气”煤气罐。9月7日,遂宁市大英县110指挥中心和119红旗路消防中队纷纷接到报警:智水街54号门面内发生煤气泄漏。接到报警后,大英县太吉派出所、红旗路消防中队相继到场...
大英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大英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