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背上的求学路
“我以后要上大学!”大英县天保镇初二学生漆磊对妈妈刘付兰说。每每听到儿子这番话,刘付兰总是既激动又难过。
今年18岁的漆磊在半岁时被确诊为“先天性成骨不全症”,轻微的碰撞也会造成严重的骨折。这类病患者又被称为“玻璃娃娃”。从那时起,刘付兰和丈夫漆辉忠便带着儿子到成都、泸州、遂宁等地求医问诊。十多年来,坚强的漆磊经历了多次骨折和大大小小手术近30次。
漆磊到了上学年龄,刘付兰夫妇考虑到儿子的特殊情况,没有让他去上学。11岁时,漆磊多次表达要上学的强烈愿望。于是,刘付兰夫妇决定就是每天靠背,也要送他上学。2007年,漆磊实现了他读书的梦想。为了能让儿子好好读书,刘付兰在家照顾漆磊和小儿子漆志军,漆辉忠去了广东打工。考虑到老家离学校远,刘付兰从儿子读书第一天起,在镇上离学校一公里处的菜市边租了个不到20平米的民房住下。7年时间里,每天清早,刘付兰准时将漆磊背到学校,中午晚上将做好的饭菜送到教室,陪儿子吃饭;晚上自习下课,刘付兰会提前守在教室门口背儿子回家。一到周末,刘付兰就带着两个儿子回老家种地。长年的艰辛劳作,40岁的刘付兰已有了缕缕白发,贫血、失眠经常出现。“只要孩子想上学,不管是中学、大学,我都背他去。”
母亲的艰辛,让18岁的漆磊更加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班主任王仲学介绍,漆磊学习成绩在全年级总是名列前茅,最近一次月考,数学还考了满分。同学和老师也格外关心这个坚强的孩子,背他上厕所、喝水……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遂宁市将漆磊作为自强不息的美德少年,倡议全市学生向他学习。
“我考上大学去学医,让其他人远离病痛。”漆磊坚定地表示。
本报记者 肖雨杨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冉茂君本报记者任鸿12月2日,记者在遂宁市大英县金元乡看到,关咀村的山坡上,50岁村民李伟家常年荒弃的2亩坡土已经种上了花卉,朵朵玫瑰点缀在薰衣草中,显得格外娇艳。“以前,虽然有2亩土地,但常年荒弃,...
大英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大英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