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笑星叮当:扎根于土地,将作品打上“巴蜀”烙印
谐剧《麻将人生》剧照。
出生于重庆,寓居于成都,在“巴蜀笑星”叮当的成长背景中,交织着双城的色彩与魅力。无论在乡间地头还是国际舞台,叮当都深受成渝群众的喜爱,他也始终坚信,文艺从民间来,也要到父老乡亲中去。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邓涵予
深耕 巴蜀文化要扎根到土地里
叮当自幼喜欢歌唱表演。2000年前后,叮当有缘结识了著名谐剧表演艺术家沈伐和评书表演艺术家李伯清,并拜入二人门下,开始系统学习曲艺表演。
21年来,叮当几乎走遍四川省各市(州)的每一个县(市、区),参演了近千场文化惠民演出。剧场、广场、工厂、社区、学校、工地、农家书屋和田间地头都是他表演的舞台。有一次去军营慰问演出,来不及搭舞台,他直接跳上坦克就开始表演。常年参加“三下乡”演出,每次表演前,叮当都会找机会和当地农民进行交流,了解当地的俏皮话,学习当地方言,然后即兴用到当天的演出中去。这不仅增进了与农民群众的感情,还丰富了自己艺术创作的素材。
“作为一名演员,基层百姓的掌声、笑声是最让我有成就感、幸福感的事情。”叮当说,文艺工作者业务能力的提升,需要吸收很多艺术营养,“除了艺术上的老师之外,还要拜人民为师。”
曾有川渝之外的艺术团邀请叮当前去任职,他都婉拒了。“巴蜀文化在这片土地上,去外地,相当于踩到空中,相当于无源之水。包括我去很多学校办一些公益培训,我就跟他们说,巴蜀文化首先是我们的方言,它展现的是四川人独特的性格,娃娃不能连母语都丢了。”叮当认为,想要让巴蜀文化发扬光大,一定要扎根到巴蜀的土地里,送达到老百姓当中去。
在叮当看来,自己的师父李伯清之所以现在被称为“男神李贝贝”,受到很多年轻人喜欢,就在于他用四川方言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非常接地气。“我觉得他归纳总结的是生活的真谛。他没有很高的文凭,但是他拜人民为师,拜生活为师。”
由是,叮当也开始思考如何既“深耕”巴蜀文化,让自己的作品打上巴蜀烙印,同时又努力找到非巴蜀地区的群众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
在外省进行文化交流时,每当表演四川谐剧之前,叮当都会先教观众说几句四川话,比如剧中的“巴适”“洗白”等等,并解释这些话的意思。“我在表演过程中再说这些字眼,他们就很容易懂,最后一样地掌声雷动。”叮当表示,“这就需要我们去动脑筋,花心思去巧妙地传播,让外省观众感受我们四川文化。”
突破 继承传统同时大胆创新
四川谐剧是四川独有的曲种,“一人独演,独演一人”似乎是谐剧的“铁律”,近八十年来没有突破。叮当在接过师父沈伐大旗成为四川谐剧第三代掌门人后,一直致力于将谐剧发扬光大,让更多人知道并喜欢谐剧,因此他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做了很多创新。
叮当的谐剧《弱势群体》和《麻将人生》,都成功突破了谐剧呈现的艺术样式,是对谐剧艺术的极大创新和丰富。
《麻将人生》中有时空的转换,叮当通过逼真的表演,还原了一个麻将爱好者在年轻时和年老时的不同状态。在演出时,他活灵活现,把剧中人物形象刻画得恰到好处,人物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叮当也凭借《麻将人生》获得中国曲艺界最高奖项牡丹奖表演奖。
《弱势群体》则突破了“独演一人”。演员利用一块屏风换装,先后扮演四个不同的角色。每一个角色都是纯谐剧的“虚拟交流”,四个角色之间形成某种“食物链”的关系,完成了“当你把别人当成猎物时,你正在成为别人的猎物”这一主题。作为四川青年曲艺领军人物,叮当是第一个把谐剧的表演对象延伸到观众席最后一排的人,让谐剧表现力更强,现场效果更好。
今年是“重庆崽儿”叮当在成都工作生活的第16个年头。他认为,巴蜀地区一向名人辈出、佳作不断,虽然成渝行政上划分成两个区域,但双城的文化是一脉相承的。“特别是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大背景下,文化是先行的,因为文化是更能浸润人心的。”
目前,四川曲艺在惠民演出上,深入老百姓并不断创新,如组织“四川曲艺流动讲堂”,培养大批创作人才。同时,“四川曲艺流动讲堂”还邀请重庆的曲艺工作者前来一起交流探讨。叮当认为,随着成渝双城关系的密切,两地曲艺队伍将越来越大,舞台也必然会越来越多。
“作为后辈的我们,如何来挖掘保护发展四川曲艺、巴蜀文化,是摆在文艺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课题。”叮当表示,“我们的作品是不是有足够的魅力,去表达我们巴蜀的声音,展示我们巴蜀的图画,我觉得我们肩上的责任很重。”
当选四川省文联副主席之后,叮当除了自己身体力行之外,肩上还多了一副引领、带头的担子,他希望未来的“文艺川军”,不仅在全国范围内叫得响,还要让大家看得到。把巴蜀的曲艺、文化搞上去,让大家在全国平台上看到更多的巴蜀人才、巴蜀作品是他的目标。
人物简介
叮当
本名张旭东。四川谐剧表演艺术家,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省文联副主席、省曲协主席、四川广电集团十佳节目主持人。主要作品有:谐剧《麻将人生》《弱势群体》《舍不得》《超男梦》《叮当奇遇记》《我的未来不是梦》等,其中,《麻将人生》获第八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表演奖。
新闻推荐
为保障公众环境保护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依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4号),现公开下列...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