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今日四川> 正文

四川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阿来:文旅新地标要能激发出情感共鸣

华西都市报 2020-11-19 03:19 大字

四川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阿来: 阿来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杨帆 摄影 雷远东

一江奔腾串起两座城,双城一体共创新未来。11月18日,四川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阿来在“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标”颁奖典礼上致辞时,朗诵了李白的名诗《登锦城散花楼》,其中一句“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被他解读出了新意。阿来表示,他非常高兴来参加这样一个评选活动,“前一次文旅地标评选是四川自己单干。今年成都、重庆双城站在一个风口上,这个风口是时代的风口,让曾经分开的两个城市以另外一种方式重新紧密联系起来,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评选新地标

是一种趁势而为的行为

阿来认为,打造成渝双城经济圈从评选双城文旅新地标这样一个小的切口进入,非常具有实际的意义。他说:“从世界范围来看,我们建立文旅地标的冲动和愿望一直是存在的。但这件事具体实施并不容易,一定是跟文化发展和物质繁荣紧密联系的。”他认为,中国今天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朝气蓬勃的、充满希望的时代,因此在克服了重重困难之后,评选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标也是一种趁势而为。

阿来说,中国的时代精神就是改革与创新为核心,这点毋庸置疑。“成渝文旅新地标评选背后首先是生态发展,然后是老百姓物质生活水准的提高。地标在我自己理解当中,或者是全世界对于地标的诉求当中,就是指地标所包含的文化信息跟时代精神。”

讲到这里,阿来谈到了1000多年前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成都写的一首诗,在这首名为《登锦城散花楼》的诗中,李白写道:“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阿来说,李白当年并不是在双流的感怀,而是他站在当年的散花楼上所见到的景色。在阿来眼里,散花楼就是李白那个时代成都的地标。

新地标要“新”

就必须跟公民发生情感联系

见微知著,举一反三,阿来从唐代散花楼又聊到了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埃菲尔铁塔一建造出来之后,就使巴黎这座城市有了比过去更鲜明的辨识度、认知度,同时这个城市借助于资本和技术的力量,让全球的目光都凝聚在这个塔上。”

对于文旅新地标中的这个“新”字,阿来有感而发:“所以今天要塑造符合中国自己审美,有中国今天所具有的时代精神,再融入我们文化积淀的地标。希望我们身边能出现更多有新材料、新审美的建筑,这些新涌现的地标还要能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因为新地标还必须具有另外一种性质,就是必须要跟每个公民的情感发生联系。”

如何让文旅新地标和个人的情感产生共鸣?阿来也有自己独到的理解。他说:“我突然想起美国诗人沃尔特·惠特曼,他也写过地标。在《我在路易斯安那看见一棵常绿的橡树在生长》这首诗中,他看见一棵正在生长的绿树,这株看起来孤独的大树提高了荒野的辨识度,这种突然耸立和雄起的感觉,具有很深刻的意义。”

阿来认为,惠特曼生活在埃菲尔铁塔刚出现的那个时代,那是一个充满向上精神的时代。“今天我们谈时代精神,就能发现更多的地标。也许我们能集中发掘出传统文化积淀下来的精神遗产,但是我们更期待能有充满时代精神的新地标,那些有新的审美的崭新建筑,出现在我们城市中心,出现在我们每一个城市公民视野中的城际与天际上。”

新闻推荐

馋哭几亿人的纪录片

原创南烛印客美学提到美食纪录片,大家一定第一时间想到《舌尖上的中国》。精美可口的美食加上细腻良心的制作镜头,让人隔着...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