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养猫等骗局是因受害者太傻太贪?媒体驳斥:站着说话不腰疼
近日,多名自称“云养牛”骗局的受害者投诉称,疫情期间出现了多个名称中有“牧业”的App,让用户在线领养回报率不同的“牛”获取收益。这些App在运营一段时间后,便以缴税或其他各种理由要求投资者追加投入大量资金,之后再无法登录。目前,海南、江西、内蒙古、四川等多地警方接到报案。
“云养牛”骗局令人心惊,可这并不是近期发生的第一起“云骗局”。
10月20日,一起“云养猫”诈骗案被曝光。福建厦门的张女士发现了一款名叫“某喵”的App,不仅可以“云养”猫咪,还可以凭此赚钱。张女士在客服的指导下加入了用户微信群,被诱导投资累计1.7万元后,张女士发现自己不仅无法登陆App,还被踢出了微信群。目前已有相似受害者6000多人报案。
这两起诈骗案涉案金额巨大、受害者众多。可随手翻看新闻下的网友讨论区,总飘着诸如此类的高赞评论:
“这智商税交的一点毛病没有。”
“被骗的人都是脑子短路的,哪里会有天上掉钱白捡的事。”
“15天利率15%也信,怪谁呢?”
居高临下,冷嘲热讽,总结起来中心思想不过两点:全怪被骗的人,太傻不会分辨骗局,太贪才会掉入陷阱。
诈骗案件屡屡发生,原因全在受害者身上吗?无稽之谈。
诈骗案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诈骗犯的存在;诈骗案之所以屡禁不止,是因为诈骗易,追查难,如此低风险高收益,才造就了滋生罪恶的温床。
部分网络言论动辄对诈骗案受害者展开批评,理由是受害者太傻太贪。可翻阅近年来的新闻,不少高校学子亦是诈骗案受害者。
受害者被骗只因天性太贪?纵观多起案件,受害者反而多是勤勤恳恳、努力工作的普通百姓,本希望通过成功投资改善生活,最后被骗走多年积蓄。
受害者如此容易被“攻破”,不能简单归咎于他们傻或者贪,要从普及防诈骗教育、加强反诈骗宣传上发力。
笔者曾听朋友讲过一段自身经历。小学四年级时,他的父亲在网上结识了一位自称有丰富投资经验的老师,在老师的指导下买入“现货白银”,一周后由于关键时刻的决策失败损失数万元。多年来,他们一家都以为当年是炒股失败。直至今夏,已经大四的他,才偶然在《今日说法》栏目看到相似案情揭露,无论投资者选择哪种方案都会被告知另一种才能获得高收益,终恍然大悟:原来当初他父亲是诈骗受害者。
有关部门积极关注网络环境,升级信息系统,弥补安全漏洞,对可疑资本、可疑转账行为主动出击、及时审查也是防范诈骗案件的关键。
和奸诈狡猾的诈骗犯作斗争,应该靠警方打击犯罪集团,提升网络安全环境;应该让媒体积极引导,做好宣传教育,为人民群众穿好防御的“铠甲”,攻守结合,方能打赢这场反诈骗战斗。
不指责诈骗犯的丑恶,还要对被骗了钱财的受害者冷嘲热讽,焉知下一个被骗的不是自己呢?
(原题为《把诈骗案归因于受害者太傻太贪?这种指责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每日快评》)(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10月31日,各地即将迎来2020年度最小满月。据湖南省天文协会理事长曾跃鹏介绍,月面视直径有大小的变化,主要是因为月球绕地球...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