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风俗奇书、“出圈”的余秀华诗集……中秋国庆双节好书已经备好
老北京风俗奇书、“出圈”的余秀华诗集…… 虽然“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的夏季已远,但“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的秋天,也是绝佳的读书好时节。随着中秋、国庆假期的脚步临近,选几本新书,无疑是最好的旅行或宅家必备。
一本老北京风俗奇书在国外一版再版
《旗人风华:一个老北京人的生命周期》
罗信耀著 罗进德译文津出版社
这本书是作者罗信耀,以H.Y. Lowe为名写的英文作品,最初连载于北平沦陷时期的《北平时事日报》,1940年、1941 年分别出版了第一集和第二集的单行本,当年就出现了日文译本,题名“北京的市民”。此书在国外影响很大,一版再版,被认为是外国研究北京民俗的必备书籍。《The Adventures of Wu》被评价为“国外汉学界不可须臾或离的参考书”。周作人对此书给予了很高评价:“虽是原来为西洋人而写,叙述北京岁时风俗婚丧礼节,很有趣味,自绘插图亦颇脱俗。我求得原本只有下册,原名曰《吴的阅历》,罗信耀著,可惜没有汉文本,不然倒也是好书,比古书还更有趣些。”
多年后,罗信耀儿子罗进德将《The Adventures of Wu》翻译成中文,以《旗人风华:一个老北京人的生命周期》出版。书中以20世纪一位老北京人从生到死的日常生活为主线,忠实记录了老北京多姿多彩的生活方式。尤其难得的是作者自身是旗人,他写出了一幅生动翔实的满族旗俗的风情画卷。这对我们理解北京文化的多民族形成和巨大包容性,勾勒中国乡愁的北京特色极具意义。 本书以叙述为主,不仅趣味性高,可读性极强,罗信耀先生又善于版画,本书通过大量的生动插图,对还原那些老北京消逝的绝活极有启发意义。
罗信耀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在燕京大学做英文文秘,结识了埃德加·斯诺。斯诺鼓励他用英文写作,并将他推荐给《北平时事日报》。1951年他到中科院办公厅秘书处工作后,从事科学翻译,把李四光、竺可桢等科学家的论文翻译为英文,深得好评。其子罗进德也是翻译家,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最早一批联合国职员,精通多国语言,2005年被中国翻译家协会授予“资深翻译家”称号。
“出圈”的余秀华畅销诗集又再版了
《月光落在左手上》余秀华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新经典文化
最近余秀华频频因为大胆的表达自我,登上微博热搜,造成“出圈”效应。不少此前很少读当代新诗的人,就此发现,余秀华的诗,的确写得不错。
余秀华出版的第一部诗集《月光落在左手上》2015年出版后获得了众多读者的青睐,造成“现象级”热销,在诗歌领域引发了一次小浪潮。5年后,这部诗集推出精装版,收录了诗人的140余首作品,包括十余首新作,另收入了记录诗人生活和创作环境的全彩图片。书中的诗歌呈现了诗人对爱情、亲情、日复一日的生活的感悟,带有村庄、土地的朴实气息,混合了女性丰富、敏锐的情感神经。
如果你是带着好奇去读余秀华的诗,便会被她诗中展现出来的奔放、丰盈、纯净的内心世界席卷,无从抗拒。在现实中,她被贴上“农妇”“诗人”“脑瘫患者”的标签,但在诗歌中,她可以抛开这些,尽情倾吐对自由的向往,对于爱情的渴望。就如她所说,“诗歌是什么呢,我不知道,也说不出来,不过是情绪在跳跃,或沉潜。不过是当心灵发出呼唤的时候,它以赤子的姿势到来,不过是一个人摇摇晃晃地在摇摇晃晃的人间走动的时候,它充当了一根拐杖。”
语言俭省的诗人“跨界”写起学术专著
《现代性的追寻:论1919年以来的中国新诗》
张枣著四川文艺出版社
一个语言俭省的诗人“跨界”写起学术专著——还有什么比这更奢侈的呢?张枣板起面孔一本正经谈诗歌史,你依然能瞥见背后一以贯之的诗学光芒闪现,和不经意扮起的鬼脸。《现代性的追寻:论1919年以来的中国新诗》是张枣留德博士论文首次翻译出版。一位内行人的新诗史,一个供我们反观张枣诗学理念的重要文本。张枣从一个当代诗人的写作经验出发,梳理1919年以来的中国新诗发展史。张枣对高度提炼的诗人,比如鲁迅、闻一多、卞之琳等诗人作品的评析解读,精妙见解层出不穷,显示诗人对审美现代性的卓异洞察,既拓宽我们对张枣诗学认识的边界,也为常规文学史补充一种视角。
“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镜中》被视为张枣的代表作,写于1984年,那时张枣23岁,考入重庆的四川外国语学院读研究生。张枣少年早慧,16岁就考入湖南师范大学英语系专业,20来岁就在诗坛成名。写出《镜中》之时,张枣对新诗创作及理论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解,这个理解就是围绕着“现代性”的追寻,在其后的几年时间里,张枣继续向着广度与深度不断拓展思考。1986年,张枣与川外的德国外教达格玛相恋结婚,随即去了德国。德国的生活就像一只表,昼夜不停地运转,在严谨的学院氛围里,张枣逐渐把他早期有关诗学的碎思整合化,后来就成为了《现代性的追寻》这部诗论,该书在1990年完成,中译版本隔了30年了。
像小说一样好看的文学史《好看的中国文学史》钱念孙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从小学到高中,经由语文课堂许多名篇佳句早已烙印在我们记忆深处。但我们真的明白语文老师告诉我们的“知人论世”意味着什么吗?真的理解这些被传诵的名篇在诉说些什么吗?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学习和背诵,我们是否走进了文学深处,生发出对好的文学的理解与珍惜,完成自身的精神陶冶与情感教育。理解文学,离不开我们对生活的关切和敏感,也离不开文学史。
出于提供一部兼顾学术性与可读性的文学史的考虑,作者钱念孙采用了章回体写作,来讲述中国文学史。关于这种写法,钱念孙讲道:“这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写作体裁,由宋元之际的讲史话本发展而来。这种写法比较自由,既可以叙述故事,描绘人物,又可以援引例证,插话评论,刚好适合用于生动形象地呈现文学史的演进。而且随着阅历增加,我越来越感到,大作家的文学杰作固然有很高的价值,但他们如何对待事业功名、家庭爱情,如何处理人生的悲欢离合、生死存亡等,同样能给人许多思想启迪和生活感悟。他们的人生本身也同样蕴含深厚,值得我们品味思索。所以最后我便采用了这种以人物为轴,以作品为线的方式,写作了这部中国文学史。”
疫苗开发背后的故事有点多《疫苗竞赛:人类对抗疾病的代价》
[美]梅雷迪丝·瓦德曼著译林出版社
新冠肺炎疫情的阴影笼罩全球,疫苗竞赛正分秒必争。疫苗失效、医疗事故、医学伦理等话题,长久以来牵动人心。读一读关于疫苗开发的故事吧。《疫苗竞赛:人类对抗疾病的代价》是一部文学性、可读性很强的科普作品。
《疫苗竞赛:人类对抗疾病的代价》的作者梅雷迪丝·瓦德曼毕业于斯坦福大学人类生物学专业,还拥有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硕士学位。他是《科学》期刊记者,《自然》期刊和《财富》杂志供稿作家,并为《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撰写生物学和生物医学专栏。
在20世纪中叶,脊髓灰质炎、风疹、狂犬病肆虐美国。梅雷迪丝·瓦德曼以人胎细胞系WI-38的传奇为线索,讲述三位疫苗巨人海弗利克、科普罗夫斯基、普洛特金的研发故事。他们的发明与发现大大改变了细胞学、疫苗学的景象,为全世界数亿人的生命健康提供了重要保障。书中展现的20世纪科研实景,交织着坚持、理想与英雄主义,也掺杂着权术、欺瞒与伦理争议,不乏全球医药多家巨头的利益角逐,资本的游说操作,政府的监管缺失。
封面新闻记者张杰
新闻推荐
□苟明奇(南充)我老婆是北方人。远嫁南充前,她只给我提了一个条件,不管到哪儿,跟她说话都要用普通话。于是,我们家成了双语...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