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今日四川> 正文

老年高血压 中西医防治疗效佳

家庭生活报 2020-08-18 05:46 大字

本期受访专家:熊晓玲

□ 家庭与生活报首席编辑 陈健

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老年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四川省名中医,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高血压专委会委员,中华中医药信息学会糖尿病专委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老年病分会委员,四川省中医药学会心脑血管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老年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中医药学会脑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老年医学学会中西医结合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中医药学会脑心同治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记得曾遇到一位某医院骨折的高血压病人,因久咳不止四处求医,尽管进行了长时间的消炎、止咳等对症处理,但始终效果不佳,病人一直咳嗽不止,最后病人辗转找到我,当我得知他吃的降压药里有依那普利时,我明确告诉病人,他的咳嗽可能是降压药的副作用所致,我立即给他调整降压方案,调整用药后这个病人咳嗽很快就得到改善。我们不能责怪其他专科的医生,但对于我们专业医生来说,高血压的治疗,特别是老年高血压的治疗和用药,一定要重视个体差异、用药反应及不同药物的副作用。”上周,剑哥专访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老年科主任熊晓玲时了解到,作为省重点专科的老年病科,高血压病是该科的省级重点专病,在他们多年的高血压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也存有不少经典案例。

熊晓玲表示,根据老年高血压的特点:血压波动大;收缩压高,脉压差大;昼夜节律异常;易见体位性低血压;合并症多等。降压选药的原则是:小剂量开始,长效,联合用药,依从性,个体化。

这时,熊晓玲放缓语速,用循循善诱的口气说道:“老年人记性不好,我常常给他们选择一天一次的长效降压药。我跟老年病人朋友说,每天早上起床后,你第一时间把放在床头上的降压药吃了,其他时间就不用管了。”最后熊晓玲特别强调,降压一定要个体化选药,每个病人的降压方案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有其个体差异,要根据病人的病情、年龄、伴有的合并症及用药反应来决定,不能盲目跟风,人云亦云,而必须要“量体裁衣”。

“我常跟病人说,高血压病人夏天相对好过,冬天相对不好过,因为夏天的血压会偏低一些,血压出现昼夜差。” 熊晓玲告诉剑哥,一般情况下,血压是晚上会低点,白天要高点,我们叫杓型;但夏天可能不一样,白天血压低点,晚上的血压会高点,我们叫非杓型,所以夏季和冬季的降压方案要作相应的调整。

“最近天气炎热,降压方案和药物的选择调整就显得十分重要,我今天看了一个高血压病人,长期用三联降压药血压都难以维持正常,今天就诊时病人感觉头昏乏力,少气懒言,结果测血压只有107/52mmHg,我叫他立即停药观察,根据情况再调整治疗方案,如果继续目前用药,血压继续下降,心、脑、肾等靶器官灌注严重不足,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说到这里,熊晓玲仿佛都为这位病人捏了把汗。

多年来的诊疗实践让熊晓玲对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体会颇深:“在我们科,高血压病在2014年就被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省重点专病,长期作为我们科的优势病种,我们制定了一套完整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严格进行中医辨证施治,选方用药和中医特色治疗,收到了比单纯西医西药治疗更加理想的效果。多年来,我们科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科研、教学上也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临床上我们经常看到,高血压病人通过用降压药血压下降了,自觉症状并没有明显好转,如果我们通过配合中医辨证治疗,病人的血压下降了,自觉症状也明显得到改善,所以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有其独特的疗效和优势。”

“高血压病人一定要注意调整情绪,改善睡眠,改变饮食习惯,防寒保暖,戒烟限酒,运动减肥等,这些对于高血压病的预防和治疗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熊晓玲最后补充道。

新闻推荐

重庆维持洪水防御Ⅱ级应急响应 全力应对“长江2020年第5号洪水”

新华社重庆8月17日电(记者李松柯高阳)“长江2020年第5号洪水”已经形成。为应对本轮洪水,重庆市继续维持洪水防御Ⅱ级应急响...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