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在餐厅和医院送餐,这家公司要用机器人解决更多实际问题|界面创新家?
记者 | 佘晓晨
编辑 |
近年来,服务机器人的应用愈加普及。据咨询机构赛迪顾问统计,2019年,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为206.5亿元,占整体机器人市场规模的35.1%,较2018年进一步增长。预计到2022年,该数字将达到44.3%。
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在如今的海底捞餐厅,下列场景已经不足为奇:机器人在餐厅内送菜、服务员则专心为顾客服务,连送上生日灯牌的工作也由机器人“一手包办”。
上海擎朗智能(KEENON)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擎朗智能”)便是给海底捞提供送餐机器人的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从事智能机器人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科技企业,专注于落地普及全自主无人配送机器人,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餐饮无人配送、医院药品配送等领域。
其中,餐饮行业是擎朗智能的一个重要落地场景。以海底捞为例,2018年底,海底捞全球首家智慧餐厅开始营业,采用了擎朗智能的“花生”送餐机器人。据了解,在用餐高峰期,一个机器人能代替3到4个传菜员,而一个机器人一个月的平均成本为3000元左右,约为人工的一半。
实际上,擎朗智能的创始团队最初做的产品是教育机器人,但在2014年选择专注于服务机器人市场。擎朗智能创始人兼CEO李通告诉界面新闻,他们一开始就想做“解决实际问题的机器人”,因此公司一直以来集自主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进行发展。
“擎朗有三个定语:第一个是本地生活,第二个是无人配送,第三个就是服务商。”李通介绍道。
李通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从事机器人行业的工作已有十几年。他认为,机器人行业发生的最大变化是,从最初产品几乎没有商业化落地,到现在已逐渐成为一个主流赛道。目前,擎朗智能的B端客户超过3000家,与众多餐饮品牌达成了合作,包括海底捞、巴奴、四川香天下、七欣天、外婆家,新白鹿、云海肴、西贝等。
在产品销售上,擎朗采用以租赁为主的商业模式。据李通解释,这一方式对标的是“人的劳动力”——擎朗提供的是“机器人劳动力”。“行业最终都将走向租赁,销售只是短期和临时的行为。”李通认为,这是因为客户除了需要一个真实的稳定的产品,更需要靠谱的技术服务支持和高效运营的管理。
除了餐饮方面,今年疫情期间,擎朗智能的机器人还在医疗领域发挥了作用。
大年初二晚上,擎朗智能收到杭州市委党校的求助信息,希望擎朗能用机器人帮助他们完成隔离点中的送餐等工作。擎朗智能第一时间组建了工作小组,5名工程师技术人员连夜从全国各地赶往杭州,前后方一起协调,完成了隔离点机器人的部署。
此外,擎朗智能还在疫情期间和美团进行合作,完成了云海肴、汉堡王、峨嵋酒家等餐厅的无接触配送工作,同时深入了武汉协和医院、石牌岭方舱、党校方舱医院等近100个医院和隔离点。
基于这样的实践,擎朗智能计划在今年量产消毒机器人和医院配送机器人两款医用机器人。目前,在无人配送机器人领域,擎朗智能为出货量最大的企业。2019年,擎朗智能机器人的销售量是3000多台,2020年公司的目标是销售1万台。
李通表示,今年擎朗智能将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2020年5月,擎朗智能的机器人在日本多家餐厅落地;7月,擎朗智能的机器人落地荷兰首个机器人餐厅Oishi Fusion寿司店。截至目前,擎朗智能的产品已落地美国、德国、韩国、意大利、加拿大、西班牙等国家。
2019年,公司共完成两轮融资,总计2亿元人民币。2020年3月8日,擎朗智能宣布完成B轮融资,由源码资本领投,华登国际投资集团、上海科创中心股权投资基金跟投。
新闻推荐
荆墨《万物生灵:冯骥才给孩子的散文》冯骥才著四川文艺出版社2019年4月出版《万物生灵》是冯骥才为孩子...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