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今日四川> 正文

文菊 中医护理 她为患者绘制“春天”

家庭生活报 2020-07-14 00:58 大字

作为资深急诊护理人,怎能缺席这场战疫。从事护理工作28年,她深知生命可贵,新冠疫情肆虐,她从一名管理者快速转变成一名普通战士,与队友们在那个特殊的战场与病毒厮杀,用瘦弱的肩膀扛起一个医者的大爱仁心,她就是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护理部副主任文菊。

开展中医护理

新冠肺炎疫情警报拉响时,文菊第一个报名参加医院发热门诊志愿者团队,参与春节期间的发热预检分诊工作;医院发出组建援湖北医疗队倡议书时,她又第一个报名请战。她是省第七批援湖北医疗队中年龄最大的护士。“80后、90后的年轻人都纷纷报名出征,我这个70后的老大姐当然也不能落后。”

驰援湖北期间,文菊利用自己扎实的中医知识和过硬的中医操作技能,负责牵头制定中医特色护理流程,并亲自组织实施,在病区先后开展了呼吸操、五禽戏、手指操、耳穴埋豆、穴位贴敷等中医特色项目。

但她发现,穿上防护服戴双层手套进行耳穴埋豆、穴位贴敷难度不小。“埋豆和贴敷时容易粘到手套,不容易取下来。”文菊看着手头的东西犯了难,但很快又找到了窍门,“用棉签的杆当镊子来使用,并用纸胶布裹住棉签杆的头上,这样可以避免棉签杆分叉伤及局部皮肤,操作起来就快了。”穴位贴敷和耳穴埋豆能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减轻或缓解患者不适症状,患者反响很好,深受他们的喜欢。

文菊发现病房里好多患者都比较焦虑而且休息不好,于是她采用PHQ-4评估量表对病人进行心理评估,筛选出中重度焦虑患者,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他们隔离在病房里,对外界比较向往。”文菊查阅了很多资料,发现红黄橙等暖色调能调节人的情志,有益康复。于是,她组织同事们用暖色绘上一束花、两颗爱心等图案宣传画张贴在病房墙上给患者鼓劲加油,“让他们在病房也能感受到春天的来临。”

给予患者希望

26岁的李璐(化名)病程一个多月了,每天躺在病床上,她的眼睛会一直盯着心电图屏幕上来回起伏的心电波形图。“怎么和以往的波形不一样?”“是不是病情加重了?”焦虑写在脸上,文菊看在眼里,主动上前询问,她发现李璐的CT检查显示病灶吸收出现好转,氧饱和 98%,各项指标都是好的……正在检查中,文菊发现了一个小细节,由于李璐皮肤过敏,当班护士变换了电极片的位置,影响了波形大小,虽在专业人员看来,波形还是正常的,但对已出现焦虑症状的李璐来说,这是不得了的大事,认定是病情加重了。文菊耐心地向她解释,并与病区商量撤下了心电图,同时教李璐在床上练习呼吸操、手指操等动作,让她慢慢抬腿下床活动,最终,李璐痊愈出院。

带领团队进取

能发现这种微小的细节,得益于文菊多年的习惯。刚工作那会,为了熟练输液技能,文菊会拿一段输液管,调转针头一遍遍地扎入那截最细小的软管,寻找针尖刺入静脉的那种落空感,反复练习终于能做到几乎每次输液都一针见血。

在急诊科工作时,她参与了科室的最初创建,带领急诊护理团队苦练护理操作技能和急诊急救技术,熟练掌握急救仪器的使用及保养;加入成都市120急救联网的工作,出诊次数名列成都市前茅,护理实现零投诉,她常对新来的护士们说:“急诊科不同于其他科,你们的动作快一秒,操作熟练一点,患者就可以多一分生的希望。”

作为第七批援湖北医疗队中年龄最大、资历最老的大姐,文菊不仅将自己的护理工作经验传授给年轻队员,还不忘时刻叮嘱队员做好防护措施。队员们感慨,“文老师就像妈妈一样无微不至,有她在的地方,就有家的温暖!”

家庭与生活报记者 邓弢

新闻推荐

国家邮政局:受当前汛期影响 相关地区可能出现寄递服务异常

国家邮政局网站7月13日消息,13日,中央气象台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预警和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计,7月13日20时至7月14日20时,湖...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