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今日四川> 正文

胡廷泽 儿外奠基者 他一生热忱献医学

家庭生活报 2020-07-14 00:41 大字

在无数的“第一例”中,他不断追问、探索、精进,终于让自己毕生所学在整个西南地区开花结果,正是他的努力和坚守,让西南地区的小儿外科发展史几乎与全国小儿外科发展史同步。他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小儿外科创始人、奠基人胡廷泽。

华西第一例动静脉瘘手术

1965年,华西医院还没有成为那个大师云集、名医汇萃、体量巨大的医院,但在华西坝公行道,一栋红砖砌成的“主治医生大楼里”,住着那些即将立下丰功伟绩的未来之星。

1965年6月的某一天,两个七八岁孩子站在红砖楼外,焦急地等待着。彼时,他们的父亲胡廷泽正在进行一场艰辛的手术,这是华西历史上第一例动静脉瘘手术。在当时,这场手术备受瞩目,军宣队入驻医院,全国小儿外科界举目观望,“领导当时跟我说,手术只能活不能死,这怎么可能,医生得了病,医生也要死的啊?”顶着压力,胡廷泽和三位同事在手术台边鏖战了25个小时,手术中途,后来的西南麻醉学泰斗闵龙秋找到胡廷泽,“你家儿子没带钥匙进不了门,家里锅底要烧穿了!”最终,闵龙秋帮忙灭了家里的火,这场手术也宣告成功。

时间往回退一年,1964年,面对一例先天性食道闭锁患儿隆起的巨大腹部,胡廷泽拿起电话打到了时任院长吴和光的办公室,当时,前无古人的境地和超高的风险让小儿外科注定成为一个是非之地,“因为这种手术当时仅有北京上海有几例报道,术后存活率很低。大家都说,这么多人做不活,你能做活嘛?没有人敢给我签这个字。”

“做!只要家属同意,就做!”吴和光态度坚决,还帮胡廷泽协调了麻醉医生,特制了婴儿专用的麻醉插管,胡廷泽也没有犹豫:“不做,患者是要死的啊!”

手术结束,胡廷泽搬到病房照顾患儿。七天后拆线,孩子活了。这是继北京、上海之后,西南地区首例成功实施的先天性食道闭锁手术。

再往回两年,1962年,西南地区第一例新生儿底尾部畸胎瘤手术由胡廷泽主刀完成,这个特殊部位的肿瘤在当时还无人根治过,胡廷泽凭着在学校解剖尸体的经验,在肿瘤底部找到了单独的血供,一刀斩草除根,“我在云大学习的时候,每天晚上都在教室研究大体,解剖学是西医的基础,必须把人体结构研究透。”

再倒退一年,1961年,一位先天性巨结肠的患儿由胡廷泽主刀成功手术,此前,这种病的死亡率是100%,“这种病是1948年,一个丹麦医生发现的,我看过文献。”这个活下来的孩子长大成人后进入了钢管厂,投身我国钢管生产大业。

小儿不是成人的缩影

“小儿不是成人的缩影。”1959年,在翻阅文献时,这句话打动了正值青年的胡廷泽,“当时院领导找到我,说想送我去北京卫生部主办的“小儿外科医生培训班”培训,我其实不太情愿,那时候认为小儿外科就是切包皮、切阑尾、修补疝,但是看到这句话,我才明白,小儿的病理生理特点跟成人是完全不一样的,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这里面有很大的开拓余地。”于是29岁的胡廷泽来到了北京,师从儿科泰斗张金哲,一年后,回川在华西建立了小儿外科。

顺着历史的脉络来到1937年,剧变之年,一发炮弹落在战争的大后方重镇昆明,胡廷泽所在的小学未能幸免,火光、血腥和绝望的哭喊印照在一个孩子的眼眸里,也在他心里埋下了那颗种子——当医生,救人。

如今,胡廷泽已培养出博士及硕士共24人,他们中大部分已是全国各大医院的教授、博导、硕导、院长,华西儿外科已经成为了西南地区小儿外科中心。

而90岁的胡廷泽还颤颤巍巍地在华西第一住院大楼的儿外科参与查房,在他的笔记本上,摘抄了一段鲁迅的名言,“希望能与各位青年共勉。”——“所以我时常害怕,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像萤火虫一般。”

家庭与生活报记者 宁蕖

新闻推荐

白浪 两度出征 他冲在战疫最前线

疫情发生后,他是第一批行动起来的华西医生之一。2月7日,他随四川省援助湖北医疗队出征武汉。在抗击疫情最艰难的那段时...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